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找出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采取违法征地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农户的维权成本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农户维权后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呈反向关系;(2)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收益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3)农户维权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时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并与农户维权成本、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对其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研究结论:降低中央稽查和农户维权成本以及地方政府的违规收益,同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大对违法征地的惩罚力度,使利益主体博弈行为趋于合理,可以避免或减少征地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地征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路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地征用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其实质是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过程。征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利益行动相关主体利用当前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争相竞逐土地高额利润,从而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多方参与主体反复博弈的局面,结果是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地方政府容易形成一个共同利益集团,在博弈过程中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征占大量农用地获取利益,使得中央政府调控失灵,而被征地农民只能被动接受集体土地被征占的失地补偿。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分析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上的三层博弈关系,探讨土地征收博弈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以及几者能否取得多赢的可能性,为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图示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使博弈主体在各自行为上非理性选择.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该使得地方政府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少;地方政府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大;违法征地引起冲突的惩罚成本于地方政府变大,于农民变少;合法征地因被征地农民抵制引发强制执行的成本于政府变少,于农民变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层面建立双层多方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县乡政府、农民组织化、第三方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机制进行研究,并依据湘、鄂、赣、贵、粤5省93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对多方动态博弈模型的策略选择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博弈中,中央政府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县乡政府在合作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农民和第三方的策略选择主要依据县乡政府的行为而确定。农民谨慎欢迎第三方投资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第三方选择有利可图的项目投资农村公共产品,并有与基层政府"合谋"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战略最终只是国家层次的目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目标的不一致导致粮食安全行动策略的差异,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往往在征地行为中未顾及到粮食安全计划,本文从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的角度构建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征地策略选择概率的限制因素,提出地方政府策略选择区间受机会成本条件约束和替代弹性约束的限制。对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分析,有助于促进土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强对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监管与约束,协调现阶段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海洋渔业开发中的三个行为主体进行界定,然后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各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我们运用"公地悲剧"理论来解释渔民之间、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渔业中介组织与政府和渔民间的关系;对渔民和政府两个主体来说,渔民和政府之间是一种监督博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则是一种动态的博弈。最后通过对三个主体关系的分析提出利益冲突时的协调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大学城征地过程为个案,从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间的三层博弈关系出发,探讨博弈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以及几者能否取得多赢的可能性,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等模型分析我国土地征收的博弈模式,指出了从纳什均衡角度来优化现行征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特征,即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耕地流转“趋粮化”和“非粮化”选择的本质。因此,无论对各级政府还是对种粮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实施“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又“辅之以法”的“三辅”并治机制才是防治耕地流转“非粮化”的良策。研究结论:为有效防治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在“三辅”并治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防的策略来遏制耕地流转“非粮化”的不良趋势,即以“中央政府的奖惩、地方政府的规制、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种粮主体的抵抗”这4道防线来筑牢粮食安全的“堤坝”。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博弈失衡是征地冲突的根源。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征地权力滥用、村集体组织违规执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虚置,以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基于此,建议从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平衡利益主体博弈力量格局以及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收益和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优化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地征收利益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0.
围绕着农地转用和征地补偿,中央和地方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目标冲突,进行着广泛的利益博弈。从土地政策目标的取向来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中央政府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的是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其次是维护农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然后是适当增加建设用地,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三个目标既有一致之处,也存在着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以博弈理论为基础,将海洋渔业资源的特性纳入考虑,以渔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三个利益主体为代表构建了渔民之间、渔民与政府之间、同级政府之间和上下级政府之间四个不同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博弈分析表明,因渔业资源变化、政策变动、渔民劳动力变化等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会引发渔民的短视行为,导致其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由于渔民与政府的最优捕捞规模不一致,因此渔民可能不会服从政府政策,需由地方政府施加监管并依靠高额罚金等手段进行有效规范;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政策比地方政府分而治之能更好地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但地方政府有背离中央政府选择较宽松罚金制度的激励。  相似文献   

12.
征地制度改革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剖析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静态分析的缺陷,厘清征地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把握征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演绎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益—成本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要得以推进,改革所产生的收益—成本要具体化为参与方利益集团的收益与成本之比较。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三方各自追求效用收益极大、成本极小的互为因果的博弈行动驱动着征地制度改革的演进,演进方向应是创建Pareto改进的非零和博弈的规则。而参与改革三方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决定了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明晰农地产权法律制度,明确农地所有权权利主体,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构建以“城镇开发建设小组———村委会+城市开发建设小组———开发商”为征地参与主体,以三方投入资金为推动力,以“三控”为管理机制的新型征地模式,有效地保障征地过程中的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揭示标准控制、信息公开、事后惩罚等上级政府干预手段对农民—地方政府征地博弈及交易成本的影响,为科学设计征地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博弈实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强势政府模式下,农民违建、政府强征、农民维权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60.8%、42.3%和39.2%,交易成本约相当于土地总价值的15.7%,土地增值收益的17.4%;(2)单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或内部的地方政府最低补偿报价、单一加大对地方政府强制征地行为的事后惩罚将显著增加征地交易成本;(3)将农民与政府价格谈判空间控制在较小区间可以减少交易成本;(4)要求地方政府事前了解农民补偿意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研究结论:从减少征地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出发,不能单方面"声援"农民或对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实施高压;制度设计应着眼于提高征地信息透明化,增进不同主体对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分配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江苏省镇江市7个区(市)40个村共1703户被征地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户的受偿满意程度间接衡量中央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效应,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被征地农户受偿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颁布的征地补偿政策,在时间和内容上均出现滞后或偏离,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执行滞后偏离程度越大,被征地农户受偿满意程度越低,中央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效应就越低。②被征地农户家庭特征、被征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块的特征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征地农户的受偿满意程度。对此,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执行征地补偿政策的监督,构建包括征地补偿方案编制、实施、监管全过程的被征地农户补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池塘"类资源,公共性是其体制构建的本质要求。文章从公共价值视角出发,以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迪庆州旅游投资公司(旅游企业)为例,研究双方在国家公园构建过程中的演化博弈,并引入中央政府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二者在演化博弈过程中实现国家公园公共价值。此外,实证测算出普达措国家公园实现公共价值的约束条件,为未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仅依靠自身演化难以实现国家公园公共价值,即无法达到(有效监管,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最优策略;引进中央政府激励约束机制需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才能使政企演化博弈实现唯一最优策略,且中央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惩罚力度越大越容易实现最优均衡;为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公共价值,需满足激励约束机制至少为旅游企业环境保护机会成本的2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实施30年来,竞选激烈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有大量集体经济资源的村庄,甚至出现了大规模贿选的现象。为探究贿选的发生机制,本文以Y村城中村改造征地纠纷下的村委会选举为案例,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的角度,对Y村政治域、共用资源域和社会交换域中村民、竞选者和基层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不同主体利益博弈是选举纠纷的本质,村民、竞选者和基层政府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违法贿选,接受贿选,默认贿选)成为这三方利益博弈的均衡。即便放松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由于村民相信贿选者和基层政府在未来会合谋侵犯集体利益,他们还是会做出接受贿选的短视选择。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提供分析现实中征地活动的一个视角,并为实现征地社会最优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征地博弈中,地方政府的强势、农民的弱势及农民维权成本的高昂是使得征地博弈均衡结果偏离社会最优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为优化现实中的征地活动,需要通过调整征地博弈的收益矩阵、降低农民维权成本等措施来从地方政府和农民两个角度增加对征地活动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构建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的博弈模型,找出促使均衡结果合理化的因素变化关系。研究方法:博弈论。研究结果:减小失地农民的维权成本,增加失地农民的征地收益,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惩罚力度,可以促使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博弈均衡更合理化,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冲动,减少失地农民上访维权的现象,避免征地冲突的发生,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古典博弈模型,分析土地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为土地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古典博弈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分两步进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过利益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政府因制度改革受损的利益进行补偿。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在推进土地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