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内涵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因亲属关系等因素,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作出一定的限制性规定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佘俊凯 《魅力中国》2009,(16):41-42
作为内部管理手段的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违反纪律的国家公务员的一种法律制裁措施。公务员惩戒处分应有充分适当的救济途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法国,公务员不服惩戒处分可以采取行政上的救济手段和审判上的救济手段。美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方式有行政系统内部救济,也有司法救济,还有程序性权利保障。在我国,受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罗承勇  李勇 《重庆改革》2000,(11):39-40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下简称“推公”),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运用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结合我国当前行政体制现状作出的英明决策,也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1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办法》以来,各地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单项法规,“推公”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相关行政法律制度的颁布实施和普法教育工作的常态开展,公民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加快。公务员作为依法治国的行为主体,依法行政成为公务员进行行政执法的关键,在行政执法中对有关法律的适用和自由栽量权的把握成为公务员执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是广大公民对政府信任度的一个缩影,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减少行政诉讼案件发生,节约行政成本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某地区一起税务处罚案件的剖析,针对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与10年前相比,税收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逐渐深入老百姓的心中。但是社会上确实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认为税收只是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事情,就连一些在政府部门中任职的国家公务员也认为税收与他们无关。这一习惯性认识是对税收的一种肤浅、狭义的的理解,至少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徐伟 《魅力中国》2011,(14):76-77
官任回避制度是指古代官员在任职过程中应采取的回避制度,包括避亲属、避地区两大类。官任回避制度萌芽于两汉,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宋代官任回避制度较前代而言:回避内容增添荐举回避和产业回避;回避制度法令完备,对亲等、官职、嫌疑作出明确规定;回避执行措施分“对移”、调官出京和罢官,执行力度更加强劲。其在发挥积极辅助作用的同时,作为人治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施政工具,弊端也展露端倪:实行与否取决于君主;执行过程出现松动;某些规定脱离实际产生负面影响。官任回避制度表面上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结党营私带来的危害,实则是统治阶级在封建人治社会环境下采取的一种预防人际关系弊端危害统治秩序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史东辉 《上海改革》1994,(1):46-47,45
公务员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府行政人事制度,它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民 《发展》1995,(10)
我们知道,在中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执行职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一日正式施行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体系的“入口”——录用”作了严格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无疑这对人事管理制度的改进具有非凡的影响。尤其是规定了以公开考试的形式把好“入口”这个关,对于广泛吸收社会上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当然,考试并不是万能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了国民年金制度、公务员共济年金制度和公务员退休津贴制度.日本针对不同的职业群体建立了不同的年金制度,公务员的养老待遇要相对高于私人部门.二战以后,日本的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建立了基于国民年金基础上的国家公务员共济年金制度,并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影响日本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的曲折发展、行政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叶昕 《开放潮》2003,(3):18-19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开始施行,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机关新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确立。 今年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正在形成,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在全国528.6万公务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62%。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之中,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着较大差别。产生的背景不同,用人标准不同,服务宗旨不同,职位划分不同,考核的标准程序等方面也不同。因此,我们要从公务员的选用、培训、工资标准、考核体系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增强公务员的积极性,促使行政整体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直接执行者,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国家事务,保障国家各方面机构组织有效运行并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使命.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公务员权利的保障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随着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公务员权利保障体制,但仍存在缺陷.健全我国的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一方面需要完善行政内部救济,另一方面要建立司法最终审查制度,以实现对公务员权利的全面、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9月上旬.上海市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上海将取消市管国企和国企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从党政机关交流到国企任职的干部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到龄免职后在企业办理退休手续,且不得在本企业、下属企业或关联企业任职或兼职。这一新政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国企、尤其地方性国企的去行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日本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远远满足不了新的形势,需要大幅度的调整.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内行政事务变得格外复杂,需要应对的事务越来越多,公务员的素质急需提高.为此,日本在上个世纪后半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务员培训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及地方公务员的实际行政活动能力及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事制度,为行政之基础;人事问题,乃行政之核心,公务员制度与一国政治及行政,具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公务员制度营运的成败,足以左右一国政治与行政。无论行政组织如何健全精致,预算制度如何确实巧妙,法律体系如何稠密合理,如果缺乏公务员制度营运的合理性,则所有措施,均将尽付东流。故政体行政的成果,委实与公务员制度的成败息息相关。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有着不小的启迪,同时日本国内制度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也是一种警示。  相似文献   

16.
回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民主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一定的研究空间。随着行政程序法的研究和发展,行政程序与诉讼程序在价值上的某些契合,使回避制度移植于行政程序法中有了合理的依据。分析行政程序法治化前提下的回避制度,结合我国的现状与实际,认清行政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活力,必须发挥所有行政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是最根本的。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要完成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  相似文献   

18.
提升公务员队伍行政执行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亨钰 《开放潮》2006,(3):18-20
公务员队伍是行政管理的运作者,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行政效率的力量源泉,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宏伟蓝图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人,关键在公务员队伍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公务员队伍的行政执行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执行力建设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郑玉善 《发展》2005,(8):32-33
公务员培训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建立优化、精干、廉洁、稳定、高效的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措施,也是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人才的必要保证.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公务员培训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如何走出误区,对培训机制进行改进,逐步建立一个目标明确、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公务员培训教育体系,这对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公务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组织经济建设的重任。公务员的收入分配注重公平,对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