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今耕地问题(不合理占用耕地的问题)之所以得不到根本解决,是因为对问题的症结缺乏认识,因而相应的政策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症结是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没有掌握主动权,所以虽然采取“世界上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农地却最容易被征用。产权不明晰又必然导致土地市场化不充分,地方政府很容易滥用征地权,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土资源掊“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工作会议部署“对基层村干部进行土地政策宣传”的要求,4月18日,上海市举办全市农村干部土地政策宣讲动员暨奉贤区宣讲大会,市记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常委书记、局长冯经明作全市宣讲动员讲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运用土地政策调控稳定房价的覆盖面很广。国务院关于稳定住房价格的指示中,明确要求“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并在多方面涉及土地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数量的41.48%,农民最实在的资本便是土地,把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逐步发展,但现代农业需要高投入,解决农民融资“门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为此,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推行的基本步骤为政策先行—部分试点—最后立法。2018年最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分别成权,这一改变为土地进行流转抵押带来了更多法律上的支持。但是在土地抵押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相关问题,文章以西安高陵区为例,分析土地在抵押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波  周秀彦 《活力》2008,(10):49-49
中央对农村的“一免两补”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种地得到了实惠,带动了耕地流转价格的空前上涨,导致一些签订长期转包土地合同的农民见利毁约.有的甚至抢种耕地发生群殴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同时,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案件也大量激增,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严德友支持、推动土地流转已有十余年。严德友的父亲严俊昌是30年前掀起中国农村“分田到户”的带头人之一。10多年的试验中,严德友发现由分到合的流转之路并不好走,尤其是在率先“分田”的小岗村,他还担心这样的做法游走在政策边缘。直到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承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德友才安下心来。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也是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期和资源利益冲突、诉求的高发期。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强调要充分发挥土地“闸门”的作用,管住管好“地根”,运用土地政策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上海房地资源系统从2006年2月起,历时半年组织10000多人,对全市范围内的土地情况进行了清查,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仁政思想.没有具体涉及农民使用土地的恒产问题,但他讲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应当包括周代将共耕制改为井田制的内容。孟子把孔子的仁政思想提高到了“民为贵,……君为轻”的高度,而且把解决农民使用土地的恒产问题,作为实施仁政的根本问题.这是孟子对孔子仁政思想的重大发展。因而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应是解决农民土地的恒产问题。孟子到了滕国,  相似文献   

9.
方英 《科技与企业》2014,(5):146-146
前言由于农民种地收益低,在农业税取消之前,农村曾一度出现土地撂荒现象,一部分思想活跃的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外出打工,涌入城市谋生计,谋取更大收益,自从取消农业税,再加上国家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之后,农民对土地看的就比较重要,越来越不愿意放弃土地,因为即使自己种的不是太好,也可同样享受国家补贴。大部分农户仍牢牢把守着自己的那份承包地,不愿让别人承包,这已成为“三农”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此种现象的存在,不利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第三次土地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三个月过去了,这枚炸弹在浙江的田野上又引发了一系列的爆炸:不愿种地的农民把自家的土地存进了“土地银行”;企业、村民、村集体把农民的一亩三分地集中起来变成了“股票田”,一条条的田畦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成片的各色大棚迅速在田野上蔓延……有人甚至断言:“第三次土地革命”,首先从浙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正农民财产权利,是指其对土地的权利以及由此衍生的权利,主要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与当前土地政策变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大多数议题紧密相关。清晰界定和赋予农民合理的财产权利,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收入。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意  相似文献   

12.
罗义翀 《乡镇论坛》2010,(10):23-23
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许多城镇周边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这些人由于失去土地而成为新一代的“下岗农民”。  相似文献   

13.
樊好 《上海房地》2009,(10):9-12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 (一)土地改革阶段: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改变为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有步骤地将半殖民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土地政策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合理、有效调控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系统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区域非均质”特征,同时构建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土地政策空间调控模型,揭示土地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为不同区域内差异性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已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国家土地管理机构级别已上升到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一个部,可见,党和国家对土地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土地管理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保护和节约了大量耕地。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差异的逐渐缩小,土地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表现在:1.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加速了农地的非农化转变。2.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用地锐减。3.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兴起“建房热潮”,将吞噬大量耕地与优质农田。4.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抛荒弃潮”的现象进一步蔓延趋势,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涉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就产业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而言还是土地问题。所以,笔认为,当前土地地管理的重点是把握农村土地问题,难点是解决形成农村土地问题的本质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被越来越多的大量征用,城市越来越多的“少地”或“失地”农民,将随着征地量的增大而增加,许多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成了“下岗”农民,仅有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被分光吃光后,没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给农村,给城市乃至给整个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深度     
2006年6月25日,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这个被称为“1+7”的政府文件,被专家们视为各地比较系统、也是迄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甚至有专家认为,“1+7”是深圳对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其意义丝毫不亚于1987年在深圳敲响的全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  相似文献   

18.
何王  蔡姜 《审计月刊》2006,(12):27-28
在被征地农民进行合理、有效的补偿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对土地政策执行及国土资金征管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当前农村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圈占土地、截留、挪用和克扣补偿费用及补偿形式单一等突出问题,既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又导致了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规范农村征地补偿管理,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评估》2004,(2):2-7,11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20.
运用波特价值链分析法和Williamson理论搭建分析框架,基于土地政策“支撑链”与城市更新“价值链”耦合思维,系统解构土地政策支持城市更新的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配置三层面政策体系架构与要点。结果表明,应通过优化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设空间—权籍—效益统一的土地信息系统、建立土地资产成本—收益搭配置换机制三方面搭建“驱动+支撑+保障”一体化制度环境;城市更新规划核心是统筹全口径空间资源供应,并在更新单元层面做好成本—收益资产搭配。土地二级市场权能是划分权利边界的依据,衍生出适配不同更新场景的治理结构。更新项目落地需要土地供应和利用的弹性管理和土地配置方式创新以降低要素和交易成本,还需贯通后续经营规章和激励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