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救荒防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处于社会形态的更替变动阶段,当时的统治者已对灾荒防治问题很重视。《周礼》把国家的救灾备荒工作概括为“荒政”范畴,后世救灾备荒一直沿用荒政概念。先秦荒政包容了广泛的政策思想,许多被后世奉为理论依据的救荒思想和政策,在先秦时已陆续提出和运用。在关荒政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救荒防灾工作仍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古代仁人志士的著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救荒思想,《礼记》、《管子》、《救荒活民书》、《荒政辑要》、《康济录》等著述以及朱熹、王安石、林希元、包世臣、林则徐、左宗棠、陈炽、经元善及沈葆桢的著书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救荒思想,其均在当时荒政实践的基础上,对当时的荒政制度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其救荒思想。总之,中国救荒思想起源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根源于儒释道及仁政思想,救荒思想的根本是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南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文献资料对此有较多记载.这一时期灾害意识、减灾救荒思想也得到发展,并应用到实践中,指导救灾的工作,而这些措施的实行,也减轻了灾害发生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阅读先秦诗文时,对内容的理解有出入在所难免,将<劝学>中"参省"译注为"多次检查反省",应该比译注为"检查反省"理由更充分,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农产品协议>有关内容和我国财政支农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利用财政措施支持农业因受<农产品协议>约束而保护空间变小.因此,入世后在较长时期内,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应重点支持与保护"绿色"政策范畴中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一个对照,明确二者的共同之处.同时着眼于历史,立足于现实,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又有别于<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理论精髓.我们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的同时,也应正确理解"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联系与区别,要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以清醒的姿态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斯的要求.学校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工会法>为依据,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规律和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密切工会与广大教职工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工会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救灾成效,宋代有识之士提出及时与就地赈济的减灾思想,其中苏轼救灾恤患,尤当在早的观点和曾巩以借贷方式原地安置灾民的思路较有代表性。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范仲淹等积极探索运用价格杠杆调剂丰歉与平抑粮价的新方法,南宋时期形成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商人参与赈灾的新理念;在传统劝分思想的根基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董煟提出以不劝劝之的新理论;为保障救灾物资的顺利募集与调运,李觏、汪刚中以制度化力量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思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然而,宋代资源的匮乏与政府支付能力的局限,制约了荒政思想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经济管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研究和发掘这一时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当今四化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先秦时期的经济管理思想,大体可概括为观时待乏、贵贱极反的经营预测方略;薄利多销、农末俱利的经营方针;讲求质量、加速周转的经营原则;"知所取与"的经营之道;智勇仁强的经营者素质.  相似文献   

10.
<论语>作为儒家基本经典,它涉及到许多教育思想.本文力图以它对"教"与"学"问题的阐述为突破口,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其对我们今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代已有"秦学",战国"秦学"即是秦地反对法家改革的关中儒家、道家和杂家等组成的政治-学术联盟。它虽处于地下状态却是战国诸子百家中很有特色的一家。它力求挑动秦地改革中出现的隶农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以同情隶农的"为民请命"的面目出现,高举周公"仁道"旗帜的斗争策略,是秦国法家高压政策的伴生物。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佚名的《周礼》。作为地下"秦学"中儒家的作品《周礼》,除利用隶农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外,还因地制宜地针对秦国法家强力抑制市场经济的政策,力主发展有严格管理的市场经济,多少突破了儒家轻商的戒条,且为中国市场经济在尔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齐北周租调征收,在沿袭北魏均田制基础上,各自具有一定的朝代特色。北齐注重户等差别,而北周重视丰荒调剂。北齐、北周俸禄各以食干制和食邑制为特色。北齐、北周均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弥补财政亏空,结果造成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  相似文献   

13.
相对货币收入即干部的工资外待遇收入。超出规定的相对货币收入就是特殊化,特殊化是腐败的表现。限制相对货币收入扩大化、反对干部特殊化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之举,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尤以光绪年间为重。张之洞为官时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其出任山西巡抚时期,还是督任两广、湖广时期,其辖区灾荒都极为严重。从人口方面讲,灾荒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哀鸿遍野、走死流亡。从农业生产而言,灾荒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灾荒导致被灾地区土地大量荒芜;二是老百姓的物质财富因之而遭到严重破坏;三是有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本身就是对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摧残。所有这些均给农业生产的恢复造成一定困难。传统工商业也遭到致命打击而一蹶不振。此外,灾荒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等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考古学的视角切入,在回顾早期秦文化发现史的基础上,从“秦人族源问题”、“早期秦墓的特点”和“早期秦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三个专题出发,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早期秦文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与探讨。文章认为,独特的墓葬仪轨与器物组合反映了早期秦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东方商文化、东夷文化与西方周文化以及西戎文化互动、融合的结果,进而揭示了三代以来关中及中原地区以“东西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6.
先秦诸子消费观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之一。中国以后的政治、伦理、经济、消费等思想理论均发韧于此,本文拟就先秦诸子中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墨子、管子、荀子的消费思想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丁戊奇荒”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给李提摩太顺利传教提供了契机,他素怀匡时济世的仁爱之心,积极参与救灾,募集赈银,献计献策,为自己和来华传教士群体赢得了信任和认可。李提摩太灾后更是与清政府互动博弈,圣俗协商,参与各种社会政治事务,寻求“救国良策”,促进了晚清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继承原西周文字传统的基础上,对各国文字进行了改革,废汰六国异体,正订小篆,提倡隶书,使中国文字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奠定了汉字独特的文字体系。"书同文字"是对数千年自然发展状态的中国文字的一次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的整理规范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文字改革,为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也为当今的文字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socio-economic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al, and ideological causes of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1961. The main hypo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radical policies implemented as part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resulted in agricultural output decline (i.e., availability issues), an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effective food distribution policy affecting rural populations (i.e., accessibility issue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the 1954–1966 period, stresses the effect of ill-advised economic policies in handling the famine. This analysis also confirms that the increase in mortality rates during the famine was caused by the simultaneous collapse in food availability and food accessibility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20.
中衍“鸟身人言”是巫术文化残留下来的印迹。赢秦的先祖在商王朝时可能从事巫术活动,在行巫术时有特别的行为和装束。赢秦历史上经历过一个巫术兴盛的时期,受西周文化的影响,秦发生了文化转型,巫术文化的主导地位逐步被史官文化所取代,这大大增强了秦的政治理性和历史意识,推动了秦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在秦文化中还残留了比较多的巫术文化因素,这是秦文化体现出更多的神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