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产出情况看.到2002年底.郑州市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总产出达到15.01亿元,比2000年增长24.8%,。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总产出增长速度分别比同期全市全社会和第三产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快0.7和1.2个百分点。再从创造的GDP看,2002年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7.2亿元.比2000年增长35.6%。同期全市GDP增长25.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8.5%。科学研究与综  相似文献   

2.
《北京商业》2004,(1):4-5
经济增长速度为近年来最快,上升趋势明显,全年GDP为116694亿元,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  相似文献   

3.
邸岚 《中国市场》2006,(10):60-6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发展速度较快.改革开放至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3%上升到33%,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1978年-2003年,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2%上升到29%,1985年-1995年,我国服务贸易收入年均增长17.7%,大大超过同期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尽管如此,与国际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今年9%的GDP增长速度不能动摇。从我省经济结构上分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增长是保证GDP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工业的增长速度也不能动摇。据测算,只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11.5%、总产值增长速度达14%,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12.5%,增加值增速达10.5%,才能确保GDP增长9%。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79~1998年,第三产业每年平均增长10.5%,以1978年为100,1998年第三产业产值指数达到732.8。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六五”时期上升8.4个百分点,比“七五”时期上升2.2个百分点,比“八五”时期上升0.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上升0.7个百分点。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91~199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共…  相似文献   

6.
田员 《上海工商》2003,(1):11-14
新世纪的上海房地产业以平均1天卖掉5套新房的速度与时俱进,上海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4%上升至2001年的6.4%,10年间增加了5个百分点,2002年年底达7%,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上海房地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加速器,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1978年至2008年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能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拉动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论坛》2007,(2):23-23
据初步估计,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是24700亿元,增长5.0%,占GDP的比重11.8%;第二产业增加值是102004亿元,增长12.5%,占GDPI~比重48.7%;第三产业增加值是82703亿元,增长10.3%,占GDP的比重39.5%。  相似文献   

9.
<正>近20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3年至202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42%上升到52.8%,对GDP的贡献率从39%上升到41.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29.3%上升到47.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从62.5%上升到66.2%。2010年至2022年,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从5943341个发展至27373406个,三产法人单位占比从67.9%上升至73.6%。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重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2013年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初步核算,2013年中国GDP为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分别比第一、二产业增速快4.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1.
傅吉青 《浙商》2008,(9):29-29
从GDP增长结构看,浙江工业中传统加工业仍居主体,增加值率居全国最低。而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虽具有比较优势,但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缓慢,表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一、总体结构定位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变动预测分析,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定位为: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处于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20、2%降至14%左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一定上升,由1998年的47.3%上升至50%左右,第三产业由1998年的32.5%上升至36%左右.  相似文献   

13.
2010年GDP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GDP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对建设用地面积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总人口,其次为城镇户籍人口、地方财政收入值,再次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城镇户籍人口、总人口、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交通用地面积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总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户籍人口。海南省建设用地的效益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海南省土地利用未来需求变化及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总人口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和非农人口增长加快,对建设用地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加,增长速度近三年呈现上升趋势,建设用地需求强劲;第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提高,建设用地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16.
《国际商务财会》2009,(8):77-77
■GDP: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经贸财会》2009,(8):77-77
■GDP: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相似文献   

18.
赵鑫 《中国市场》2014,(51):21-22
近年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对第三产业经济的研究还要继续,还要拓展。  相似文献   

19.
<正>国内DOMESTIC NEWS Digital数字GDP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速创两年多来新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22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49622亿元,增长7.5%。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相似文献   

20.
<正>一、通化市服务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通化市社会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的通道。随着地区生产总值(GDP)平稳快速地增长,服务业的规模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16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434.6亿元,相对2012年的327.03亿元,增长幅度为32.89%,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近10个百分点,2016年增长速度为10.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