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势激烈,某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指使会计从业人员造假帐、假报表向会计信息使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了招揽业务以求得生存也不惜挺而走险协助或应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向社会发布虚假会计信息。本从会计信息造假的几个根源出发论述了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手段以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不实是目前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安然、银广夏事件等,涉及的都是会计造和审计违规等问题。本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了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造假行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乏力等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分析了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是会计工作有效的根本要求,然而目前被披露的众多中外企业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使得整个会计行业陷入诚信危机之中。因此说,会计的造假问题已经严重危及会计工作的本源,已趋向会计核算职能无法令广大公众认同。本文就会计造假的现状、成因及预防等做一简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对会计造假主体惩罚不严是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设计一种有效的惩罚制度。会计造假是各企业经理人员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治理会计造假应寻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有会计模式弊端具备会计造假的必然机制。会计模式创新应从利用网络技术革除现有会计模式弊端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同城银企会计互联网络,使全城企业会计记账、编报和审计汇聚于该网络中心集中完成,从而替代企业自编报表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但是,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盲目乐观.观,证券市场中尚有一些公司利用各种舞弊手段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其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可信度。会计造假严重地扰乱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会计造假行为之所以存在,主要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为造假留有机会与可能.加之企业道德与道德责任弱化。  相似文献   

8.
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会计造假有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会计与会计造假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会计造假的人为因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是构成会计造假的制度因素。以上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致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而治理会计造假,既要改革制度也要提高人为素质。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总有一些惯用手法,这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市场缺陷,会计收益大于造假成一,外部审计乏力以及会计理论局限性等方面所致,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规避会计造假带来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主要途径是会计信息操纵和会计造假,其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监管不力和会计政策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备,应采取相应对策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是会计工作有效的根本要求,然而目前被披露的众多中外企业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使得整个会计行业陷入诚信危机之中。因此说,会计的造假问题已经严重危及会计工作的本源,已趋向会计核算职能无法令广大公众认同。本文就会计造假的现状、成因及预防等做一简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现代社会会计信息日益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的依据,而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也在日趋加剧。  相似文献   

13.
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反映的是经济活动的经济实质而不只是其表面现象,会计信息反映的客观内容中带有主观的色彩。因此,不仅要从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机制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要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及会计信息使用的相关能力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池玉莲 《新智慧》2006,(7):48-49
一、我国产生审计判断偏误的原因 1.形成审计偏误的客观因素。(1)信息不对称。审计人员审计的过程,实质上是证实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与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经营经所有授权经营所有资产,经营通过完成所有指定的活动而获得应有的报酬,所有对经营经营业绩的判断和资金运作的决策主要取决于经营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见经营的利益是与被审计单位的盈利情况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经营是会计信息的提供,其在会计信息上占有绝对优势,控制着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和披露上的主动权,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会带有明显的自身利益导向性,如利用会计政策等操纵利润甚至虚构利润。显然,所有与经营之间存在着会计信息不对称。审计人员受托于所有,证实经营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审计人员总希望能够获取被审计单位全部、真实的会计信息,以此证实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状况,为所有提供可靠信息。然而,受时间与成本的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会计信息,受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审计人员只能依赖于审计判断,信息越不对称,审计判断产生偏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则会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本文将全面分析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及其危害,并为我国企业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丽萍 《新智慧》2004,(12B):71-71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造假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还会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甚至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失真的会计信息在不断地困扰着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的制度层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银广夏“造假工程”的案例出发,从会计自主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内部人控制”以及社会审计不独立等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会计委托制”的构想,认为“会计委托制”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本针对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会计造假主体、会计造假动机。会计造假主体可分决策指挥和具体操作,主体不同,处于遣假地位不同。会计造假动机,概括说。就是“利益驱动”,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政治利益驱动和名誉利益驱动。本深入地阐述了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会计造假的根治作用。就《会计法》在明确规定单位责任人为会计责任主体的同时。加大了对造假单位、主要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强化了会计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会计造假的原因从经济体制层面、会计监管体制与监管力量、会计造假和反造假的利益代价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提出了扼制会计造假的措施:1、弘扬会计职业道德;2、建立独立科学的、有足够权力的内外审计机构;3、强化行政监管和司法惩治;4、讲诚信和硬措施并重等方面采取措施,将会计造假现象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效扼制会计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会计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产生企业会计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温床.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防止会计造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