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经济如何适应新形势,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只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建设粮食经济新队伍,构筑粮食经济新体系,重塑粮食经济新形象,才能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一、以置换身份为重点,建设粮食经济新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经济急需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在思想上没有“吃大锅饭”的惰性,而且在工作上具有会经营、能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的粮食经济按照市场化趋向的发展要求,改革国有粮食企业,置换职工身份,致…  相似文献   

7.
法国国土面积54.9万平方公里,共有22个经济区、96个省,耕地面积4200万亩;人口90年代初为5620万,农业人口不到300万,约占5%;总从业人口2330万,约占总人口的42%,其中农业劳动力130万,约占总从业人口的5.5%,占农业人口的40%。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许多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和出口均居欧洲首位,被誉为“欧洲的粮仓”。法国的农场以中小型为主,一家一户经营。根据1983年的统计,全国共有家庭农场113万个,耕地10公顷(150亩)以下的小农户约占40%,10-50公顷(150-750亩)的中等农户占47%,50公顷(750亩)…  相似文献   

8.
9.
机械烘干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最后一道环节,收获后及时机械干燥已提上议事日程。新年伊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再次要求:要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收获机械,粮食烘干设备,农产品精深加工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工作。由此可见,加速发展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进程?根据笔者最近几年参与粮食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国家粮食储备局和农业部起草的粮食质量国家新标准正式颁布,于2000年4月1日起实施。这是粮食生产和流通走向科学管理的一件大事。新标准对原标准作了一系列调整,注意与国际标准衔接,制定了优质专用粮标准,这将有力地促进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新品种的开发推广;有利于实行优质优价,增强生产者种植优质品种交售高质量粮食的质量意识;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加人WTO后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积极推动新标准的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修订标准的宏观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取消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实行粮食流通“双轨制”。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现行粮食流通“双轨制”,既不是完美无缺,也不是一无是处。其最大缺陷是计划内的粮食未能解决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但也有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今年以来各国粮食生产状况,世界粮农组织在假设今后天气正常的条件下,首次对1998年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其主要结果如下。 生产和需求 (一)全球粮食生产 预计1998年世界粮食产量为18.95亿吨,略低于去年19.08亿吨的水平。尽管非洲和欧洲的小麦产量将有所增加,但仍难以弥补亚洲、北美和独联体产量的下降,再加之南半球最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19.
茅于轼 《大经贸》2002,(2):18-19
入世了,冲击最大的当然是农产品,农民们的日子今后会受怎样的冲击,外面的粮食比中国好比中国便宜,中国的粮食怎么卖出去?我国的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后,进出口都将有很大的增加。这将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李建平 《商业会计》2002,(10):35-36
按照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各地已经全面展开以“取消定购,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而粮食企业在“一取消三放开”前按国家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高价位的库存老粮,已成为全面推进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沉重负担,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让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根据国务院的粮改精神和实际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粮食购销企业高价位库存粮食的销售办法(一)粮食购销企业的高价位库存粮食是指“三放开”前按国家定购价和保护价本地收购(含代征公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