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航运"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物流方式,然而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放缓、贸易增速下滑等影响,全球航运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其国际表现为运力过剩、成本增加、风险虚高。而国内市场主要体现在"船舶代理"领域,存在市场混乱、管理不足、业务雷同、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弊端。"十三五",依赖中国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海外贸易开始重新复苏。同时,船舶代理行业通过完善治理,竞争力有所提升,但船舶代理企业仍然要进一步进行转型。本文研究立足当前我国经济形态下船舶代理企业特征,提出实施转型战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悟移  江雨 《特区经济》2022,(11):110-114
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或加大境外工厂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由点到面的迹象,影响到了企业供应链的安全。在此背景下,如何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选取战略产业——船舶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船舶企业将供应链外移至菲律宾时所需关注的风险。针对中国船舶企业供应链外移的复杂性、风险评价中指标概念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共存的特点,将云模型引入安全风险评价。从供应链安全视角,筛选对企业供应链外移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构建了企业供应链外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云发生器对评价指标进行云转化,对风险进行了总体评估,提出应对船舶企业供应链外移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包是船舶建造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形式,但存有风险。分包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已成为中小船厂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无锡红旗船厂有限公司利用工作分解结构法与专家调查法,对生产出口拖轮建造项目的分包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帕累托二八原理,制定了规避主要风险的应对措施,效果良好。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表述。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船舶工业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基础雄厚,素有中国船舶工业半壁江山之称。而在这一领域当中,也涌现出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大连鸿运船舶重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运庆,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用短短10年时间,将一支只有二三十人的施工队,发展成为拥有2200多员工的大型船舶重工企业,并成功跻身中国北方船舶修理、船舶建造骨干企业行列;他用短短10年时间,打造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人才团队,并因承建世界上最大的浮船坞之一——韩国三星12万吨举力、40万吨浮船坞而为中国船舶重工行业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而当金融危机袭来时,这位功成名就的船舶重工骄子又以一种创业状态,开始演绎自己新的创业传奇。  相似文献   

5.
船舶市场长周期波动的特点严重影响到船舶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船舶市场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很难对船舶制造企业的风险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文章从船舶制造企业投入产出的角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企业不同投入产出部门的效率,从而确定船舶制造企业的风险等级和来源,有利于船舶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力 《港口经济》2014,(7):25-25
正今年6月28日,中集集团与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浙江华祥海运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内首制14000立方米的LNG运输船舶造船及租赁合约。此次签署的合约中,中集集团采用了"融资租赁+设计一体"的方案,并希望以此方式进一步助推中国造船行业的转型,使更多的海工产品走向世界。自2008年以来,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已仅次于银行贷款,成为船舶融资的第二大渠道。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过去几年间中国海工装备业的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综合整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构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即将风险按照来源划分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3个主因素,并细分为12个子因素,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涵盖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1年,全球船舶融资市场乍暖还寒,中国造船行业在行业低谷期中,是主动参与"船东侧"的融资事宜还是尽可能抽身远离?采取不同的竞争性策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造船企业的经营成败。  相似文献   

9.
林宓 《中国经贸》2014,(10):247-248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船舶制造业持续低迷,在资金链断裂、产能过剩、订单锐减和人民币快速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造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财务风险加剧,引发了一场船企破产潮。本文基于造船企业的财务特点和管理现状,对造船企业主要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港口贸易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同时也为我国带了环境挑战。港口船舶停靠量多,装卸作业量大,在船舶停靠和装卸作业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溢油现象,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因此,为了加强社会安全保障工作,目前强化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本文根据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制糖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比国际制糖业竞争对手情况,分析中国制糖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确定中国制糖业的发展战略;通过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判断中国制糖行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在应用波特五因素理论对中国制糖业竞争态势进行深入分析后,找出影响中国制糖业发展战略的薄弱环节,进而确定其相关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具体发展目标,为其相关产业的项目投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美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2009年,中国三次产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美国一、二产业综合竞争力减弱,美国第三产业综合竞争力变化不大。中美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变化主要由规模竞争力变化引起。中国第一产业综合竞争力超过美国,第二产业综合竞争力低于美国,第三产业综合竞争力与美国的差距很大。中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已经超过美国,但效益竞争力大幅度低于美国。中国服务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都低于美国。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提升产业效益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加强自主创新,用15年时间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号召。国家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大力强调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文章对正确理解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内涵,自主创新对加速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9年我国35个大中型城市房地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偏低,纯技术效率较为理想;GDP总值等外部环境对其技术效率影响较大;规模问题是制约我国房地产业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本研究认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保持当前高纯技术效率的同时提升房地产业的规模效率,发挥出规模效应,以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丹 《改革与战略》2014,(1):101-104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满足了大众的文化精神需要,是一国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动漫产业对能源和环境的依赖极低,产业和就业带动作用较强,逐步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章考察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潜力,揭示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鼓励创新创意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动漫人才、构建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改进政策扶持方式等动漫产业发展对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16.
耿凤英 《特区经济》2011,(6):262-264
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而近年来频频爆发的"质量门"事件和全球贸易摩擦却使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效率、效益、技术、品牌、成本等方面面临严重的发展瓶颈,离真正的"世界工厂"还相距甚远。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为契机,加速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1995~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有显著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呈现负相关,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和消费市场的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着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未来,我国将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生产环节将由"低端的加工"向"研发和市场两端"外移,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根据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  相似文献   

18.
叶莉  陈立文  张惠茹 《改革与战略》2008,24(1):50-51,75
文章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银行体系的高风险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面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要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注重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从银行业改革和完善的角度寻找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又要重视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支持作用明显,但是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而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明显;不同地区要根据其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承红 《改革》2007,(11):55-60
产业集群在国内的发展有诸多模式。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借鉴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经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可采用垂直型、水平型、生态型三种模式,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区域文化,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