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语负迁移是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尤其表现在英语句子写作中。汉语重意合、话题突出、多主动语态等特征对高职学生英语的句子写作都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写出众多流水句、无主句或主动句。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对待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比较教学,并引入文化因素,使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英汉语句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宏、微观分析,发现“形合”形态型的英语句子结构与“意合”形态型的汉语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从各自句子形态的宏观和微观特征中凸显出来。结合翻译实践,基于两种不同语言句子的形态特征以及对原文充分理解之上进行翻译,才是忠实而通顺的。  相似文献   

3.
沈妍斌 《经济师》2009,(6):100-101
文章以浅析英语形合、汉语意合在商务翻译中的运用为选题角度。通过列举大量的商务实例来详细分析形合与意合的体现与应用。着重分析商务翻译中,特别是在英译汉中以意舍为特点的汉语可以采用形合法的优势,突出源语言的清晰逻辑关系、强调意味等。归纳出形合与意合的一定的翻译方法与技巧,旨在为商务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句的组织结构不同,比较而言,英语句子繁复,汉语句子简短。根据这个特点,英译汉时,常需要破句重组,化繁为简。汉语逻辑律是英译汉中化繁为简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形合和意合看英汉语言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英语以形制意,而汉语以意驭形。通过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研究,掌握英汉语不同的表达特点,有助于英语学习者预防和排除母语的干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程雪连 《经济师》2011,(8):124-125
语言学家采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英汉语的被动句。而石毓智采用矢量概念研究动词的概念结构差别,进而研究其对英汉语被动句式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付强 《大陆桥视野》2013,(20):125-126
语句的本质,是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确定语句深层的内在含义。所谓语言链条,即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稿件文字句、段、层次构成了全篇整体。不能以就句论句的方式来确定内在语,而应当从主题思想、播出目的、语言环境和整体基调来分析内在语。我们要正确认识、掌握内在语内部技巧。  相似文献   

8.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英汉两语最基本的差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英汉互泽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别V了"是汉语中常用的否定式祈使句,表示"劝诫"、"提醒"、"揣测"、"劝阻"、"禁止"等意义。从形式上看,句式是由否定副词"别"、动词V及"了"字组成。然而,该句式所表示的意义却不能简单地叠加和解释。我们要从句式所表现出来的句法特征入手,深入探讨和该句式相关的一些语义问题,力求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对"别V了"句式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分析《士兵之家》的译文,对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爱化零为整,汉语喜化整为零;英语倾向静态,汉语倾向动态;英语多被动,汉语常用主动;英语汉语语序中各成分的放置各有其规律。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有助于提高英语语言教学和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跨国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间的转换成了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汉译英逐渐为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所关注。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语和英语的本质区别,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一差异使得由汉向英转换具有独特的方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成功地交流,掌握汉译英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对口译研究及口译人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财富创造是创业过程开展的目的,也是创业研究的焦点。为了洞悉影响财富创造的内在机理,揭示影响财富创造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本文围绕创业过程中作用于财富创造的机会、资源与战略,梳理和评述其对财富创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化财富创造与三因素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构建出财富创造与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3.
带чтоб和как的时间状语从属句在结构上和语义关系上都非常具有特点。这种句式哪部分是主要的,哪一部分是从属的是按固定的型式构成的。这些结构已失去构造上的伸缩性、灵活性,但就它们的形式特征来说仍然是主从关系的。这种结构两部分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句型的构造公式,这种公式也就成为表达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林晓露 《经济研究导刊》2011,(7):264-265,315
"品"字有多种含义,其中王力(1958)曾在其著作中指出",物品"意的"品"字源于日语。梳理汉语"品"字的发展可以发现,汉语"品"字曾经表示过"物品"意,且对日语"品"字的意义、读音、词性等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日语"品"字的"物品"意与词尾用法也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过来。后来,在日本翻译西洋语言时,日语"品"字被选用为"某一种类物品"的最佳译语,然后重新回归到汉语中影响汉语"品"字。可见",品"字在汉日两国语言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中日词汇相互渗透的重要一例。  相似文献   

15.
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互动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成云 《生产力研究》2006,(12):208-210
产业发展与产业内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此为起点,在简要阐述产业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基础上,着重分析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互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国外学术论著片断作为翻译实践的对象,反思翻译实践过程中使用的理论、涉及的技巧以及产生的效果。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按照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分类,文章选取的翻译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它强调信息的传达,重内容轻形式;其次,由翻译文本的文本类型决定,此次翻译实践中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比较恰当。在词汇层面,交际翻译法通过增词法、减词法和词类转换法使译文更通顺、简朴、清晰、直接、更合乎译语习惯;在语篇层面上,通过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为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交际翻译法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第三,在被动语态的处理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这样才能使译文既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起到服务读者的目的;第四,鉴于英语与汉语定语结构之间的差异,要根据定语从句的长短、难易选择合理的译法。避免把所有的定语从句都译成前置定语,要根据上下文,适应原文风格,把它译成并列分句或是独立句,有时还应善于从原文的字里行间找出主从句的逻辑关系并译成汉语各种相应的偏正复句。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日语的语法体系中都存在被动句,但是各自的表达特点不尽相同。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发现日汉被动句并不完全对应,初学日语被动句的中国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运用日语被动句,尤其是在日语间接被动句的学习中出现很多偏误。本文从文化背景和语言心理出发,对比中日被动句的表达特点,通过大量典型例句分析了汉语母语学生常见误用的原因,探讨如何养成正确的日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声调语言,同样的音节不同的声调有不同的语义.因此,为了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不断改善发音上洋腔洋调的现状,提高辨音的准确率,国内的学者们对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的研究热情很高.学者们多从学习者母语特点出发,和汉语进行比较,通过声学分析、感知实验等了解学习者对汉语的感知情况和声调范畴化知觉.再根据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分析其偏误出现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与汉语被动句在表达形式、语法规则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本文从日译汉的角度出发,探究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在上述各方面的对应关系,并据此提出针对日语被动句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丹宇 《经济地理》2007,27(3):370-374
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上,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非同质化实质和三个创新群的外溢效率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基于效率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内在机理的理论研究框架。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效率不仅限于“点”与“点”之间的外溢效应,而主要体现于更高层次“群”与“群”之间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