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过去两三年里,香港的百万富翁人数增长明显,很大程度归功于香港的楼市、股市双繁荣。为了控制楼市暴涨带来的风险,从2012年至今,香港政府出台多项辣招,楼市热度稍减。有专家预计,2014年房地产带给香港家庭财富的增长,将低于2013年的8%。楼市交易量下滑日前,瑞信研究院发表的第四  相似文献   

2.
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其整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被称为香港经济表现的"晴雨表"。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步,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消费性行业欠发达,香港人的年均收益较低,形成香港房地产市场市道冷落;进入7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开始转型,消费性行业崛起,并初步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积聚了厚实的基础;自8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的工业制造工序不断北移中国大陆,转口贸易强劲增长,消费性行业繁荣,社会财富也自然随之增长,这就刺激了香港的楼市,至1994年香港楼市已有整整10年的  相似文献   

3.
《沪港经济》2005,(5):7-7
陶冬近日预测,香港的实际按揭利率在今年底可能达到4.5—5%水平,而今年初为2.25%。如果美国经济如格林斯潘所言,处于坚实增长(Solid growth),而非温和增长(Moderate growth),那么,今后几个月的通胀压力会明显加大,美国长期国债利息进一步上升,则香港的实际按揭利率水平年内可能介乎5-5.5%。同时他认为,香港如今的炒楼风气总体而言并不盛,多数买楼人士的财务杠杆并不过重,因此楼市短期调整幅度可能有限。至于楼市远景,则取决于本港经济的结构性转型。  相似文献   

4.
楼市是香港一个不死的话题,每年每月翻来覆去地说,依然说之不尽。楼市的高低起伏,就如香港这座城市的心律颤动一样,影响着港人的情绪变化。近月,香港楼市的热门话题就是——天汇事件。去年底,恒基地产推出旗下的西半山天汇楼盘,  相似文献   

5.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12,(10):50-50
当前香港住房市场的问题,就是对其发展模式缺少反思,就是没有考虑香港楼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是不想触动既有的楼市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6.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09,(12):10-11
香港近期楼股皆旺,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已逐渐减低。在这当中,香港楼市又被搅起,显得动荡不安。今年以来,由于内地热钱的不断涌入,香港的普通住宅楼价累计已经上升28%,目前香港的楼价已回复到去年中的水平,其中豪宅价格更高于1997年的高峰水平。另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9月底,今年2000万元以上住宅成交宗数达1656宗,约占整体物业成交的2%;成交564.3亿港元,超越2008年全年,为近5年次高水平;成交量仅低于2007年楼市高峰期的全年2398宗。  相似文献   

7.
香港楼市今年升幅可达两成香港私人住宅楼宇市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于今年初开始逐步好转。在市场供不应求及利率下降等因素的刺激下,会促使楼市转向繁荣,预计今年全年的增幅可达两成以上。香港住宅楼市在最近的发展有两个特点:①置业家用以及投机商炒楼焦点已开始...  相似文献   

8.
跌!跌!跌!这是香港楼市过去五年的真实写照,由5年前的最高峰期算起,至今楼价的累计跌幅已达六成半左右。搂市的下跌使得好多香港人都跌成了“负资产”,楼市的下跌也把香港人的心态跌得“失去了平衡”。 对此,香港特首董建华和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日前先后提出要稳定楼市,希望楼价能稍为上升一点,并极有可能会出台一系列利好楼市的新措施。特首和财爷的表态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都纷纷算计着政府会出台什么样的稳定楼市措施,而这些稳定措施又会给香港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记者日前访问了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胡法光先生,就有关香港的楼市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资看好香港楼市大量购入香港房地产市场人士表示,香港中资及国内机构在港地产市场交易活跃,购置物业显著增加.据有关方面统计,从去年底到今年6月,中资及国企在港有关物业交易超过100亿元。香港地产界认为,中资、国企积极人市,对香港楼市有利。同时,显示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为低迷的香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回归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香港经济发展屡遭冲击,先是亚洲金融危机,接着是美国“9·11”事件,再就是最近的SARS,从而使香港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股市和楼市低迷,通货紧缩,财政赤字增加,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为扭转  相似文献   

11.
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以青苹果为封面,充满生机,一如香港经济走出阴霾。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近日发表预算案时表示,香港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起复苏,其中股市楼市交投畅旺,令印花税收入大增,因此预计2009至2010年度库房将录得190亿元的经营盈余。  相似文献   

12.
上海楼市"香港化" 上海楼市存在"香港化"趋势吗? L:我认为,上海楼市确实存在"香港化"趋势一香港开发商在上海扮演的是启蒙者、先行者角色.众所周知,内地的土地批租制度源于香港,搞到"面粉比面包贵",土地价格一步步淹到脖颈,上海最新采用的勾地模式也学自香港.到目前为止,两地开发商捂盘、惜售,囤地居奇,如出一辙……在这些因素作用下,上海楼市除了"香港化",也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相似文献   

13.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10,(10):10-11
今年以来,香港楼市的调控政策相比以往堪称密集,却并未抑制住香港楼市的持续升温。在经历"九招十二式"的短暂调整后,楼价自6月份起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港岛豪宅,炒风更是炙热。在7月底创下山顶新地王后,豪宅随即掀起加价风,而后楼价走高效应席卷全港。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房地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特殊地位,香港楼市的起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香港发展前景信心的增减。同时,楼市的状况,也是香港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香港政府土地房屋政策的变化,对香港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前后的这一段时间里,香港楼市经历了大幅攀升,香港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二手房成交量大幅缩水 与陷入低迷的内地楼市不同,近几年香港楼市一片繁荣景象,2014年整体房价累计上升13.3%,高于2013年7.7%的涨幅,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自2009年以来,香港房价六连升,累计涨幅已达1.65倍.为抑制楼市上行,香港政府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自2009年10月以来,多次推出调控措施,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先后出台了加强版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及双重印花税的措施,之后的楼市成交量一度缩减,但房价未见大跌.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1):18-20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就在两年前,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时,受到全球经济低迷、非典危机、政治因素以及银行大量呆帐的影响,亚洲房地产市场状况不佳。香港楼市下滑造就了大量的负资产业主,新加坡楼市暴跌,日本则陷入了近10年的第三次衰退。  相似文献   

17.
香港长达20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改善了民生,收入盈余衍生了理财的需要。虽然其间曾出现过多次的危机,但每次危机都让香港的金融体制更完善,让市民的财商更进步,心态更为淡定。相比之下,上海家庭财富聚集虽同样起步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自全民从股市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加之近十年的楼市大行情,养成了长盛不衰的"暴发思维"。当前,市民的分散投资是被楼市管制政策逼出来的,并非自愿自觉。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主权回归之初,即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经济泡沫破灭,周边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凸显服务成本偏高,使香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衰退:股市楼市暴跌、财政赤字严重、失业率高企(2003年曾高达8.7%)……针对香港经济和民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中央及时在2004年1月1日启动实施了《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安排》(CEPA),  相似文献   

19.
观点集萃     
2010年中国楼市将呈现震荡性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规模将出现高峰,城市化区域增长相对均衡。所以,中国楼市2010年将  相似文献   

20.
楼市成市场焦点 香港经济虽未脱离衰退困境,住宅价格却已经飙升。房价自2008年12月的谷底反弹近25%,已全面收复金融危机失地。其中,大型公寓升幅较为显著,某些公寓更已超越1997年高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