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香港扫货买几件奢侈品,out了,不如买奢侈股才能真正从持有变为拥有。"这是投行间流行的最新段子。5月23日,名牌二手手袋零售商米兰站(01150.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虽然当天港股大跌近500点,但米兰站逆市大涨近65.87%,加上之前获得了近2200倍的超额认购,以580亿港元冻结资金成为了港股市场今年的"冻资王",也由此揭开奢侈品赴港上市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到香港扫货买几件奢侈品,out了,不如买奢侈股才能真正从持有变为拥有。"这是投行间流行的最新段子。5月23日,名牌二手手袋零售商米兰站(01150.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虽然当天港股大跌近500点,但米兰站逆市大涨近65.87%,加上之前获得了近2200倍的超额认购,以580亿港元冻结资金成为了港股市场今年的"冻资王",也由此揭开奢侈品赴港上市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王晓慧 《新财经》2007,(12):86-87
SOHO中国上市了,面对媒体,潘石屹回答了对SOHO中国上市前后的众多质疑10月8日,"十·一"黄金周结束的第一天,SOHO中国(0410.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首个交易日收盘报收9.55港元,比上市价8.3港元上涨了15.06%。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上市仪式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举行,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先生敲锣开市。这是首家在内地与香港同步上市的内地企业,股票简称“工商银行”,股票代码分别为601398和1398。当日,该股A股以3.4元开盘后,全日高开低走,为后市留下上涨伏笔;H股开盘价3.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7.26%。依照惯例,工商银行捐赠港币100万元的公益金,这也是所谓的“选号费用”。工商银行A+H两地上市,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发行纪录(A股发行规模3466.44亿元);同时,工行成为历史上首只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同步同价上市的股…  相似文献   

5.
H股壮大了香港股市的规模 今年对在香港上市的H股来说是个值得一提的年头——H股在香港已经满“10岁”了。 自1993年第一只H股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挂牌,10年来红筹国企陆续“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香港股市的数量、成交量、集资额等,均迅速上升.已形成举足轻重的“中资力量”。有关专家称,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有力地壮大了港股的规模和实力。  相似文献   

6.
李赟 《新财经》2011,(12):86-88
中信证券在香港上市的真正目的并非融资,拓展国际业务、打开出海之门才是正道。尽管中国投行的海外之路并非坦途,但中信证券毕竟迈出了第一步。10月6日,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开盘价为13.28港元,收盘价为13.3港元(约合10.9元),与招股价持平,与公司A股9月30日收盘价11.25元相比,H股约折价3%。尽管如此,H股的挂牌上市,对于中信证券这家国内第一大券商而言,虽是其国际化进程的一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H”股 国企股是经中国证监会审核后,获准于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国企股以港元进行交易,又名“H”股,其中的“H”是取材于香港的英文名称Hong Kong的前缀,世界各地亦有沿习类似的做法,例如在新加坡上市的股票称为“S”股,在美国纽约上市的股票称为“N”股等等。首只国企股青岛啤酒(168)在1993年7月15日于香港挂牌  相似文献   

8.
打破IPO魔咒     
2005年10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公开招股,公开发售12%股份,筹集资金92亿美元,并于10月27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006年5月18日,中国银行启动IPO程序,并最终以每股2.95港元定价发行,融资总额达到112亿美元之巨,同年7月5日,中国银行又成功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实现A+H同步上市,全球筹资额达到191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近20年来全球IPO最活跃的一年,共有238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4533亿美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升64%和67%。相比之下,港股市场的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Wind数据显示,2021年,香港市场共有97只新股上市,上市数量比2020年减少34%。上市筹资额方面,虽然新经济企业和中概股回归上市活跃,但是IPO筹资额比上一年下降17%,筹资总额为3314亿港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大IPO中国建设银行,在10月14日在香港股票市场展开招股活动。发售2649亿H股,占总股本12%,20日确定发行价格235元。市盈率(P/E)13倍左右。市净率(P/B)2.05倍,A股银行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为15倍左右,市净率(P/B)25倍,再经过对价后市盈率可能降到10至13倍。因此建行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以每股2.35港元计算。将募集6224亿港元。若行使15%的超额配股权。募集资金达7158亿港元,并于28日上市,其上市后全流通股本为2207.5亿股,成为H股市场第一重磅股票,一旦入选H股成分股指数,其比重将达35%。  相似文献   

11.
元月6日,新年首批登陆A股市场的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650.SZ,下称"加加食品"),甫一上市就"栽"了个"大跟头",开盘即"破发",至收盘,较发行价下跌26.33%,创下A股20年来新股上市首日最大跌幅。  相似文献   

12.
国内保险公司中首家以H股形式上市的中国人保于11月6日在香港股市登场,在大市回软的情况下,逆市大涨了50%。这一天香港股市的大量资金集中流向当天新挂牌的中国人保,该股曾一度上摸2.725港元,最终收于2.7港元,较招股价上升50%,成交金额高迭42.13亿港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工国际挂牌上市,全流通IPO已经尘埃落地。中行在7月5日也作为第一只具有A+H意义的大盘蓝筹股票继6月1日香港上市后,再A股市场上市。市场都很关心中行上市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特别是中工国际上市第一天大幅上涨.使市场对中行上市的影响更是格外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王轩 《沪港经济》2013,(6):30-31
5月6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386.HK)(下称"中石化炼化")和银河证券(06881.HK)同时启动H股招股,为香港今年迄今最大的两宗IPO,两家公司有望募集资金合计约280亿港元。两大型IPO启动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中石化炼化拟以9.8港元~13.1港元/股,发行13.28亿股H股新股,募集130.1亿~174亿港元,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公开发售。此外还有15%超额配售权,最高集资额可  相似文献   

15.
一周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0,(35):13-13
广汽集团在港整体上市8月30日,广汽集团股票正式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交易,每股开盘价为9港元,以9.19港元报收。广汽集团是继东风集团之后第二家在H股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也因此成为中国六大汽车集团最早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之一。广汽集团酝酿上市已达8年之久,  相似文献   

16.
一周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2010,(35):13-13
广汽集团在港整体上市8月30日,广汽集团股票正式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交易,每股开盘价为9港元,以9.19港元报收。广汽集团是继东风集团之后第二家在H股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也因此成为中国六大汽车集团最早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之一。广汽集团酝酿上市已达8年之久,  相似文献   

17.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43):33-33
恒大地产赴港上市,恒大地产(3333.HK)将于11月5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保荐人为美银、美林及高盛。据悉,恒大地产发行价每股3.5港元,公开发售16.149亿股,占公司股本的10.8%,集资额近60亿港元。按招股定价计算,  相似文献   

18.
媒体发布的一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拨动了陕西企业家的心弦:2003年7月3日,"陕西西北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简称"西北实业"),在香港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配售价每股0.25港元,共发行2.3亿股,募集资金5750万港元.  相似文献   

19.
李亦 《沪港经济》2012,(1):42-43
2011年A股市场疲软不堪,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大盘股的接连发行。而最近,香港亦出现一股IPO热潮,多间公司计划招股,预计集资额逾800亿港元,全年埋单计数接近3000亿港元。业内质疑.香港股市是否会像A股市场犯上“新股恐惧症”呢?  相似文献   

20.
黄湘源 《浦东开发》2002,(10):26-27
最近,张江高科参股企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张江)以配售方 式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市场发行19800万股H股,融资约1.58亿港元。本次新 股发行后,该公司随即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香港创业板似乎正在成为国内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福地。据香港方面的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民企,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国内民企至少有50家;而目前处于辅导期,预计将于明后两年上市的则有300多家。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有可能成为未来香港资本市场的主流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