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电影产业多浮沉 2015年4月19日,第34届香港金像奖落下帷幕.此次共有22部香港本土电影以及五部两岸合拍作品入围.今年提名最佳电影的五部港产片,其中有四部电影背后都有内地资金注入,《黄金时代》、《亲爱的》故事发生在内地,《窃听风云3》由博纳影业和优酷土豆等内地公司投资,甚至描述香港本土故事的《香港仔》(内地片名《人间-小团圆》)都有华谊兄弟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张顶 《沪港经济》2003,(3):52-53
已经成为历史的2002年,对香港娱乐界来说是充满风雨的一年,是悲欢离合的一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一年。香港的娱乐圈本来就不甘寂寞,而2002年却“热闹”得出奇。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香港的娱乐圈都被是非与愁云笼罩,但临近年底,却又“曙光初现”。港产电影呈现一派生机,特别 圣诞档期的《无间道》、《金鸡》等片票房大收,戏院又出现排队购票的人龙。因此有人说、香港的娱乐圈因出奇而热,因热闹而变得更加娱乐。  相似文献   

3.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3,(3):101-103
如果《泰囧》只拿2个亿票房,我倒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可能会显得更良性一些正当人们还在讨论《泰囧》的12亿元票房是否成为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之时,《西游·降魔篇》超过11亿元的票房很快就要把《泰囧》从刚刚坐热的第一卖座华语片宝座上拉下来了。缘何岁末年初之间接连出现两部票房过10亿元的国产电影?是否可以说,国产电影就此迎来"10亿元时代"?《上海国资》专访了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范志忠教授。天时地利人和《上海国资》:大家都关心,为什么是这两部电影,尤其是投资不超过3000万的《泰囧》取得了如此之高的票房,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2005,(2):16-17
中国电影 "芝麻开花节节高"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确实走 过一段很长的迷途,原因是多方面的。 过去由于电影垄断经营,发行公司 一般都拿票房收入的"大头"。例如:1992 年全国票房总收入是20多个亿,其中,发 行公司拿了11个亿,全国各个制片厂总 共拍了150部片子,却只拿到1.7亿,电 影院得到的提成就更少了。 各个电影制片厂虽然做了很大的投 入,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仅仅拿到  相似文献   

5.
正对一部电影进行大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大产出、大回报,却意味着大风险今年的贺岁档,忙活多年的冯小刚意外离席,办起了个人电影音乐会。如果从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始算起,中国贺岁电影已走过15个春秋。但其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典型"贺岁片",而更倾向于"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不过,无论贺岁片的概念如何变化,对于"靠大片撑票房"的内地电影产业来说,贺岁档仍是电影市场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时段。从贺岁片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中。  相似文献   

6.
宾根木匠 《中国西部》2013,(20):154-155
影片上映前几天,导演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除了票房,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另外的标准更适合衡量一部电影。"照此来看,陈可辛的确成功了,《中国合伙人》的火爆票房表明了他对内地影市的精准拿捏。对一位香港导演来说,拍《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风险其实不小,这是一个本土性极强的故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初夏,台湾电影人享受着期待已久的"翻身"滋味。说来令人心酸,台湾电影产业衰落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这些年钱投入了不少,但本土片每年的票房收入全部加起来,还远远赶不上制造业"千大排行榜"最后一名的企业年营收。很多电影人坚守着这份职业的热爱,有人为筹钱拍片把房子卖了,还有人把家里值钱的珠宝当了,更有人因此妻离子散……。著名电影制片人李烈感伤地说:"你去问每一位导演,有哪一个人没有拿他们的房子贷过款?有哪一个人没有借钱过日子?有些人真的穷得再差一点就变乞丐了!"  相似文献   

8.
3D总动员     
尽管3D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但真正的3D电影时代才刚刚到来。有人将2010年比喻为"3D元年",就如同从黑白电影到彩色大片、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那样,成为电影史上的又一次革命。那么,国内的电影产业是否做好了迎接变革的准备?热闹非凡的建设潮背后,投资商们是否被高票房冲昏了头脑?3D电影又将成为谁的盘中餐?  相似文献   

9.
黄迪 《中国西部》2013,(4):98-103
《危险关系》《铜雀台》《大上海》《血滴子》《王的盛宴》《一九四二》《十二生肖》,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不乏大片身影.《老人院》的天真,《亨特张》的幽默,《人山人海》的冷峻,《浮城谜事》的批判,《万箭穿心》的纠结,《泰囿》的搞笑,2012年小成本电影同样精彩。2012年,徐峥凭借一部《泰囿》一跃成为中国单片最高的票房导演,或直接坐拥5000万;2012年,票房、植入广告、3D、工作室这些名词依然火热,中国电影无论从概念、技术、设备、运营模式还是产业链上,都取得了值得称赞的突破和发展;2012年,国产片票房惜败进口片,八成电影处于亏损状态,审查、分级制度、技术、模式、人才依然是中国电影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电影是故事,是传奇,电影演绎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电影发生在古代今朝,描摹王公走卒,电影在两个小时或者更短的时间里掌控我们的欢笑或泪水。电影是我们的文化,电影反映我们的生活。在消逝的2012年里,世界末日终于还是没有到来。在新的2013年里,我们还是要爱电影、爱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香港的电影产业岌岌可危,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问一下,香港还需要电影业吗? 根据简单的国际分工,香港如果拍不成电影也便算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开开心心做一个转口港,透过赚取外国品牌在港销售的差价生存,这种营利模式只需流利外语,再加上简易报关制度及低进出口成本。问题是,一旦真的沦落至此,世界就再也不需要香港电影了!  相似文献   

11.
别样香港     
王欣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12,(14):90-93
最初,香港给我的感觉,像个被拧得乱糟糟的魔方,五彩斑斓却无绪迷茫。想来,那是港产电影日积月累留下的视觉印象把眼前的真实混淆了。穿行在香港,感觉熟悉又陌生,这里的街巷或者建筑,总让我无意识地将他们与电影画面联想在一起,一遍一遍的,在记忆里重组那些色块,却忽略了真实的香港。  相似文献   

12.
孔江 《魅力中国》2014,(9):83-83
随着香港电影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且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和他本人对香港电影事业的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他导演的影像世界里很少有电影影评专业人士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命运悲剧色彩作出专业深度的分析与研究。因此,本文以王家卫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命运悲剧为立足点,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姜文在《让子弹飞》中曾赤裸裸地说出电影人的心声:"我要站着就把钱挣了!"的确,中国电影产业是一块鲜美诱人甜蜜可口的大蛋糕。有媒体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超过134亿,同比增长21.8%,这一数字甚至比2011年全年票房总和还要高出2.85亿。预计2014年全年,国内票房将达到280亿人民币,将会比2013年同期增长30%以上,占全球票房比重将超过10%,进一步缩小与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美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张珂 《魅力中国》2014,(25):92-92
贺岁档是国内电影市场培育最成熟的档期和最具市场价值的档期。同时,贺岁档期也是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出产较高、影片投放密集的重要电影档期。随着中国银幕数量以及主流院线票房的快速增长,贺岁档票房不断冲高,其中单片票房过亿的影片数量和类型种类也持续增加。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电影贺岁档已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黄金档期。  相似文献   

15.
吕佳 《理论观察》2014,(4):126-127
上世纪90年代凭借警匪题材电影声名鹊起的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回归其擅长的警匪动作片,在2013年的岁尾带给我们一部充满着枪战、追车、爆破,颇有视觉冲击力的具有鲜明的港式情怀色彩的影片《扫毒》,影片残酷、温情却又充满血腥,暴力英雄们在担当社会英雄的同时又增加了道德伦理意味,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便是男儿间的铁血情义,江湖道义和家庭观念。这部跨越香港和泰国两地拍摄的大制作港片,有着不一样的震撼之感,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电影的崛起和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第十一年,在过去的十一年里,整个电影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至2012年底,全国电影总票房超过170亿元,全国银幕数增至13118块,越来越多的热线都涌入这个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正>《阿凡达》上映12天就狂吸6亿美元,票房背后其实是一股更庞大的3D商机,从电影、电视、户外广告看板,3D技术正在打破虚实之间的隔阂。一部磨了十四年的电影,带动一场视觉新革命,宣告立体时代正式来临。  相似文献   

18.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4,(2):98-100
把潜在的宝库,变成能管理和变现的宝藏这个春节最热门的电影当属魔幻IMAX-3D神话巨制《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自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节节攀升,截至2月6日,上映一周的时间,票房已突破6亿,连续数日破中国影史多项纪录。对于其一路飙升的票房,业内人士分析说,除了真人版3D电影的震撼效果和特技等因素外,  相似文献   

19.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4,(2):98-100
把潜在的宝库,变成能管理和变现的宝藏这个春节最热门的电影当属魔幻IMAX-3D神话巨制《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自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节节攀升,截至2月6日,上映一周的时间,票房已突破6亿,连续数日破中国影史多项纪录。对于其一路飙升的票房,业内人士分析说,除了真人版3D电影的震撼效果和特技等因素外,  相似文献   

20.
史兴庆 《魅力中国》2014,(17):85-85
近几年,在合拍片风光的背后,是香港电影引以为傲的各种类型片仍然没有走出低谷;2000年之后,虽然也有《无间道》《功夫》《叶问》等不断地注入强心针,但只能让港产片雄起一时,而难掩颓势。而香港电影和大陆还不同,大陆非常明显地分出了商业片和文艺片阵营,你方唱罢我登场,东方不亮西方亮,而香港电影的坠落是整体性的,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