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4.
李瑞伯: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维吉妮亚大学历史学学士和数学硕士、197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1973年7月至1999年5月在美联储工作,从事政府融资、利率影响、利率调控以及宏观经济研究和美联储货币供给数据库的组建等工作。[编按] 相似文献
5.
6.
7.
8.
近年来,在日本国内围绕着应否采用“通胀目标法”一直展开着激烈的争议,研究和分析日本型“通胀目标法”的内容及实质,可期为我国在对“通胀目标法”这一新事物的研讨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日,国际市场的风云人物——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离任,伯南克接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4位美联储主席。此时,恰值美国经济调整关键时期,其核心点在于人们对美元利率前景的关注与争论。市场更为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延续性,最直接的关注则在于美联储对利率政策的把握。从目前趋势看美联储延续加息政策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通胀之声甚嚣尘上。一些人高喊"通胀"而实际是想说,中国货币政策应当开始转向了。幸好中央高层头脑清醒,通过多次喊话才保持了货币政策基调的正确方向。中国是不是确实存在通胀压力?肯定地讲,确实存在。但这个通胀是不是可以被人民币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否认,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岁月. 年初雪灾的阴影尚未消除,5月12日,8.0级特大地震又袭击了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目前并无明确的官方数字予以公布,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我省虹说,这一损失将数倍于雪灾. 相似文献
14.
试论目前美国货币政策的特点、难点及其未来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在90年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图从美国货币政策的角度论述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并对美国目前货币政策选择的难点问题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此次政策调整不应被视为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向,而恰是“适度宽松”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危机之后政策回归正常的必然选择。而且中国经济“保增长”的使命早已不再紧迫,那么货币政策的重心自然地就转到了“防通胀”上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要来了吗?有人说,听见了它的脚步声。但是,从国家统计局6月10日公布的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两项数据指标同比呈现双下降的局势,看不出通货膨胀要来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18.
美联储在5月10日例会上宣布继续加息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暂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以评估连续16次加息后的效果,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货币政策的方向。然而,最近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加大,美联储在下一次例会继续加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正辅佐过4位美国总统,任美联储主席长达18年半的艾伦·格林斯潘,曾广受赞誉,人们称他为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预言家、魔术师、经济沙皇、美元总统......甚至有人说,只要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谁当美国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就可以了。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片片挞伐甚至责骂之声倾泻而下,他也被拉下圣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甚至直言不讳地称他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前央行行长,格林斯潘似乎成了历史罪人。如果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