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长期以来是较低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必须借助税收手段筹资,“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实现必然需要开展税收合理性教育以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正因技术进步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却在急剧恶化,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工业文明遭遇严重危机。人类不仅是从属于各自国家和社会的社会公民,也是自然世界的自然公民;自然法是自然世界的基本法则,也是社会法的基础。自然世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环境,自然法也赋予人类这一特殊公民以特殊的责任,那就是自然公民的责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勇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178-18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所有国家,政府不过是人民教养程度的另外一种表现而已。这揭示了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素质与政治建设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表明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深化民主政治理念作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这是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当前已经成为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谭羚雁  李凤林 《时代经贸》2007,(4Z):164-164
善治力图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达成两者间的默契。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新的公共行政改革不仅对政府改革与政府治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对公民的治理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善治成为改革目标的今天,公民意识的塑造也成为公共行政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公民是国家的主体,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础,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法律规范,但公民意识的缺失却阻碍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公民意识结构基础上,对公民意识对现代法治国家的作用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培育我国公民意识的具体举措,以期丰富和发展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公民纳税意识培养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不能简单地靠惩罚和宣传手段,应该到纳税人也是经济人,有自己的利益选择,用经济人的思想来体会纳税人的感受,来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略。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之魂,一个社会如果缺失公民意识,仅有法制规则条文,那仅仅是一堆僵化的律条而已。就像典章制度史的研究需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形态一样,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形成需要全民的公民意识构建与养成,社会秩序与公民意识是表里关系,互相依存。只有国民形成了公民意识,才能主动的参与到法治秩序的建设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价值观全面解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改变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促使人类在生产生活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只有公民接受和掌握这种价值观,才能内化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公民的自身行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瑟 《时代经贸》2012,(2):41-41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个层面。其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公民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维护个体利益,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主动监督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情况。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水平仍然不高,这无疑制约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毋庸置疑,公民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培育公民意识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教育、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内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琴 《经济师》2008,(7):106-107
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然而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从分析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入手,从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的新理念,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培养专业的管理队伍,以“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在的路径选择,传统文化的积淀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农民也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是公民涉及一切公民行为时的稳定心理特征。在社会治理中公民意识有助于形成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有助于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有助于解决社会居住矛盾。而培育社会认同感与归属感,发挥社会公共精英的作用,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对公民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义务意识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回归,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线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时要有民主法制的社会环境作保障,大学生有不断的公民价值体验积累,才能循序渐进地养成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彭中心 《经济师》2002,(12):255-255
文章阐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德的辨证关系 ,论述了公德意识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怎样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价值与意义世界的建构需要引领与迎合双重并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体自下而上的领悟、认同、回应与响应。从公民身份的视角可以独辟许多路径促成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如积极公民身份所具有的理性、自律精神及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增强社会主体的鉴别能力与参与意识;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既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也是构建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等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注意价值的主体性与多样性;主体需要与利益满足;避免泛政治化倾向;认同与反思应当同时凸显。  相似文献   

16.
公民是一个现代概念,是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的统一体,更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社会,本质上就是公民社会。如果没有公民意识的确立,所谓的现代社会制度也只能是一种不健全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制度缺乏创造力又是中国发展的巨大缺憾;中国的发展状况受到歪曲和否定时,国民常会表现出极大的非理性反感情绪,所以,理性自信地追求他国的认同是中国国民心态成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社会必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其中,公民权利与公共义务、公民权力与公共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精神构成了公民意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加强党员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对当前部分党员所存在的“优越身份感”、“获利工具感觉”、“虚无头衔感”等错误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造,提高党员素质。因此,应发挥课堂在党员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党员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完善相关考核评估体系,提升党员公民意识,提高党员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了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建设,为高校学生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对管理会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管理会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抓住发展的契机,并能迎接各种挑战,是管理会计行业所要思索和解决的问题.在此,对管理会计在大量信息迅速膨胀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机遇及挑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