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逢春 《经济学家》2004,(3):123-124
据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最新年度报告,现在世界上每9个就业机会中的1个,世界各国GDP的1/10以上是由旅游业创造的,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辐射、关联和带动功能。正因如此,旅游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些城市或地区甚至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在旅游业中,滨海旅游已热及世界范围,人们向往大海(sea)、沙滩(sand)和阳光(sun)的“三S”旅游。许多国家的国内旅游多集中在沿海,如法国国内游客在海边的占45%,英格兰占75%,比利时占80%,罗马尼亚占60%。在我国,对生活在大陆上的人来说,海洋具有特殊的魅力,特别是滨海沿岸吸引…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促进辽宁滨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辽宁省、全国两个层面对辽宁滨海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辽宁滨海旅游发展存在如下问题:(1)辽宁滨海旅游业竞争力参差不齐,影响地区间合作;(2)辽宁滨海旅游业竞争力整体实力不强,在全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与世界滨海旅游热点与发展趋势相比,辽宁滨海旅游产品落后,效益低下。建议从均衡发展、地区联动、打造精品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升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运筹学方法和理论,建立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可拓物元模型,对2011-2015年滨海旅游业的安全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处于较安全状态,2012年其安全状态处于临界安全,2014年安全状态处于安全。5年来产业安全整体水平平稳提升,目前滨海旅游业产业安全处于较安全级别,系统比较稳定。建议从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构建常态化旅游服务保障机制,重视文化内涵、深挖传统文化资源,树立以游客为本的理念,切实提高滨海旅游服务质量等几个维度,提升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滨海旅游业是能够彰显沿海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之间民心相通和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东海区沿海城市具有经济基础好,人口密度高,城市服务功能完备,基础设施优良,以及海洋文化资源丰富等显著特点,然而东海区三省一市的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够便利、市容市貌生态环境不够优良、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体制不够健全、滨海旅游业行业服务没有相应的标准、旅游资源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成为影响滨海旅游业的关键因素遥 论文依据产业经济理论和东海区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以滨海旅游业消费环境评价为研究目标,构建了旅游消费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 TOPSIS 逼近法,对东海区 8 个沿海城市 2014-2016 年的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消费环境进行了评价,最后基于评价的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卫东 《经济地理》1996,16(3):86-90
1 旅游房地产概况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行业.根据世界旅游与观光协会估计,1994年全世界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50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我国旅游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也取得快速发展.据统计,1978—1993年,我国国际旅游业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1.2%,国内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17%左右,均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6.
当前,正处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重要阶段,旅游业的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使得旅游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使得旅游业也迎来发展的机遇,不过很遗憾的是,为旅游业的发展输送人才的高校却感受不到旅游业发展的热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学生多年来就业率都一直在各专业就业率中垫底.本文主要围绕着这一现象,研究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提出相应对策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旅游业发展热度的差距,为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关于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河北省地处华北 ,背山面海 ,环绕京津 ,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据统计 ,全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 2处 ,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 2处 ,全国旅游胜地 4 0佳 3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处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座 ,全国 10大风景名胜 2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 8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座 ,全国十大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一个。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开发建成各类旅游景点4 32个 ,星级饭店 132家 ,旅行社 2 56家 (其中国际社 31家 ) ,旅游车船公司 2 0多家 ,旅游购物网…  相似文献   

8.
高宏 《经济论坛》2004,(16):50-51
当代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先导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推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我国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已列世界第五位。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高素质旅游人才严  相似文献   

9.
一、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河北省地处华北,背山面海,环绕京津,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据统计,全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4座;“全国十大风...  相似文献   

10.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国际旅游热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带动西安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使旅游业逐渐成为西安市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带动最强的支柱产业之。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世界旅游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把旅游产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旅游产业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攻坚时期.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产业定位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旅游电子商务为旅游业的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河北省的旅游资源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味上,都堪称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大量的旅游资源加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以及人世后我国开放旅游业的各种承诺的逐步兑现,旅游电子商务将成为河北省旅游业面对国际竞争,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成为实现河北旅游产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有关滨海旅游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4.
夏鹤  于海静 《当代经济》2016,(17):49-5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海洋开发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以及“一带一路”的提出,海洋旅游业正在成为引领海南省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文化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红利等方面阐述海南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避寒疗养资源条件上,攀枝花市与低纬度滨海型、海岛型亚类城市相比,具有相当的可比性.经倾力打造,有望成为国内以阳光避寒疗养度假为主题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并成为国内内陆山地河谷亚类"5S"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旅游区的典型代表.攀枝花市有四种阳光避寒度假旅游开发模式,期望对其他城市旅游业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效益都以其独特性和历史性 占据世界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旅游综合实力已列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国,旅游外汇收入列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我国的旅游业己由传统的接待事业转变为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发展成为集观光、度假、商务、研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业。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 1、旅游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 首先,我国是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大国,更是旅游市场大国。其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环境安全保障、交通网络与基础设施、人情风物、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人文、科技发展、城乡建设诸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旅游活动的广泛和多样化,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高度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旅游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未来10年中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进行论述,希望能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在旅游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消费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旅游大国.与此同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2010年旅游收入占我国GDP的3.95%.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入境旅游接待国,但是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旅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不强,与国际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相比依然在规模、数量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黄倚嘉 《时代经贸》2014,(2):84-84,87
我国海岛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品牌竞争力以及品牌管理方面还相对薄弱。在世界海岛游已成熟稳定发展和中国海岛旅游业刚开始蓬勃兴起的今天,如何打造中国海岛旅游品牌,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海岛旅游相关研究方面,专门涉及海岛旅游品牌培育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海岛旅游业品牌培育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索我国海岛旅游业品牌培育模式,并进一步给出建设性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强劲的朝阳产业,带动面大、辐射面广,旅游收入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旅游这一低碳经济,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也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旅游消费。当前,许多工业部门和房地产投资过度,而旅游业却由于居民收入增长、交通改善等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望进入"井喷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