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下岗职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前提。如果对此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就会感情投入不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不力,非宽既严,其结果都会贻误工作,影响改革发展的大局。 一、要正确认识下岗职工当前的实际状况 下岗职工在原各自的生产工作岗位上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四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才华。特别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职工,在低工资时代,不计报酬,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决策,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  相似文献   

3.
当前 ,我国劳动力的总供给大大超过了劳动力的总需求。因此 ,控制劳动力的过快增长 ,大量增加就业岗位 ,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根本途径。一、减少劳动力供给1 严格控制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就业。职工离退休后仍然占据就业岗位 ,人为扩大了劳动力供给量 ,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对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 ,应严格执行我国劳动就业的有关规定 ,凡已到法定离退休年龄的职工 ,除特殊情况之外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离退休手续。对已办理离退休的职工 ,除国家短缺急需的人才外 ,所有部门单位均不得再…  相似文献   

4.
下岗职工指国有、集体企业里的正式工,连续三个月以上无岗可上的员工。国有、集体企业随着结构的调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职工人数会进一步减少。因此,能否妥善安置下岗职工或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就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再就业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1)社会保险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自身障碍分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透析文/蔡春华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我国城镇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下岗人员及富余人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递增,1995年末达到8...  相似文献   

12.
13.
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当前的失业状况与成因 据统计,2002年末,我国从业人员7.3亿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4亿人,农村从业人员4.9亿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失业人数不断  相似文献   

14.
房家臣 《当代经济》2010,(10):44-45
在市场经济下,如果资兴矿区下岗职工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安置,下岗职工的思想问题就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最终不仅会影响国家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为此从多方面集中分析资兴矿区下岗职工产生的思想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谁应该下岗?目前,各地都在定编制、定计划、定指标做规划,以实现本部门、行业、地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任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操作时,存在着一些部门、行业、地区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忘记了下岗、减员都是为了增效。即: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是更多的把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当做政治任务,仿佛减员越多越好、减员越多越具改革精神,结果造成该减的下不了岗,不该减的下了岗。因下岗人员数量受社会稳定容量约束,把不该减的减下去了该城的就达不到应减的数量,由于应减职工的应占社会空间被不该减下的职工占去了,且不该减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岳跃 《经济论坛》1999,(24):40-40
控。首先,必须加强对职工下岗的宏观调控。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城镇就业压力较大。如果一段时间内职工下岗过于集中,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充分考虑国家财政和社会保障的承受能力,考虑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所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容量,坚持减员增效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与社会承受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宏观调控职工的下岗问题。其次,要把再就业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使政府成为再就业的社会组织者。如通过一系列经…  相似文献   

19.
<正>1992年以来,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到1993年初,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粮食购销价格都已放开。一年多来,粮食市场出现了新科不及的波动,表现在国家不能掌握足够的粮源,很短时间内,粮价出现二次大幅度上涨。国家不得不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一些措施又调整到粮食购销政策的双轨运行。围绕我国粮食经济显示出的若干矛盾。成了举国上下密切关注的问题。很有必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审视粮食经济问题。 本文试图从坚持经济改革出发,如何认识我国的粮食形势,如何保证国家掌握粮源,稳定市场,谈一些政策选择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对粮食产需总量平衡的估价 这几年来,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长,粮食消费水平在提高、按常理,粮食总量不足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可是,1990年以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卖粮难,市场粮价疲软,国家粮食库存较充足。从表面上看,似乎粮食多了,导致一些专家,学者和决策误认为:我国粮食的总量已经过剩了,现在粮食产需平衡已由总量不足的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的矛盾。例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丹军同志在《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12期刊登的一文中的观点:“如果近期无法在粮食需求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除非出现严重的歉年,在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应当适当压低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