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自1992年中、俄、朝、韩、蒙五国共同启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以来,图们江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合作方式不断创新。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为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加快开放步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瓶颈(一)资金与技术障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技术研发尤其是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上的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内蒙古是欠发达地区,在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民间金融业务发展的瓶颈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金融是指个人、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如私人之间拆借、企业之间不以商业票据为基础的拆借、互助基金组织等。这种金融活动是经过有关部门许可或法律没有明确限制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私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在我国还有一种称为"地下金融"的民间金融交易行为,如地下钱庄、高利贷等。这类金融活动可能是合理的,有市场需求,但法律禁止这类金融形态。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传媒科技》2006,(4)
2004年由国企改革引发的争论,到2005年演变为对改革方向与路径的反思与质疑。今年以来,伴随着公众对医疗卫生、教育、环保、住房等各项改革的不满与抨击,改革的争论持续升温,成为官方到民间的热议话题。各方质疑改革至今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一是社会问题,比如利益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并由此质疑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提出改革可以先放一放,理清思路再走。二是经济和环境问题,如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由此带来资源消耗过高和环境恶化等。在许多观察家看来,争论关键性的认知差异在于,一方认为问题是由于市场化改革过度所致,改革不仅没有使这些领域成为能够向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领域。反而成为“新三座大山”之一;而另一方认为,这是改革不彻底、不配套所致,因此必须加速推进市场化改革,方向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末 ,以因特网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改变着我们的思维、生活和行为方式 ,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对银行业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网络时代 ,银行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变化最为强烈的行业之一 ,网上银行的兴起是银行业求发展空间、求技术创新的新途径。 一、网上银行给金融业带来的变革因特网是一种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 ,它将众多计算机及不同类型网络通过光缆通信卫星连接而形成一个计算机网 ,从而实现了网上资源和网络信息的共享。网上银行是银行以因特网为载体 ,为客户提供开… 相似文献
8.
入世将使我国金融业在更广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如果国内银行固守陈规、仍然抱着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不放,必将被淘汰。因此,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和创新业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之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改变经营思路,才能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好更新的服务。所以,创新将是国内银行参与竞争的先决条件和生存发展之道。一、金融创新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传统理念认为: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部门,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的有效性都离不开金融部门;而且金融部门具有高风险性,通过私营的体制来运作可能使风险难以预见和控制。尤其是一些国家金融改革带来金融危机的教训为反对银行改革提供了佐证,而我国在现有体制下成功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倾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金融部门低效及潜伏的危机并不可能通过现有体制来克服和避免。改革实践证明,传统理念中应由国家控制的产业,不也一步一步地向股份制和民营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并没有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相反却促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向相对稳定和繁荣。当然,金融改革肯定会有风...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末,以因特网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思维、生活和行为方式,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对银行业产生了意义深远的意义,在网络时代,银行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变化最为强烈的行业之一,网上银行的兴起是银行业求发展空间、求技术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