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通常可以把民营企业分为两大类:“一股独大民营企业”和“股份制民营企业”。“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传统不是靠一整套规则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于是可以说家族企业便成为“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代名词。相反的是,“股份制民营企业”的传统则不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需要靠制定一整套规则来组织一个团队,它往往是靠开放股权的形式,即股权多元化来使“一股独大民营企业”变成“股份制民营企业”。因此可以说,“一股独大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通常可以把民营企业分为两大类:“一股独大民营企业”和“股份制民营企业”。“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传统不是靠一整套规则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于是可以说家族企业便成为“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代名词。相反的是,“股份制民营企业”的传统则不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需要靠制...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活力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民营企业带来的新机遇,阐述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需要解决的“信心、创新和公平”三个核心问题。研究表明,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政府放管服“态度”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三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通常可以把民营企业分为两大类:“一股独大民营企业”和“股份制民营企业”。“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传统不是靠一整套规则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于是可以说家族企业便成为“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代名词。相反的是,“股份制民营企业”的传统则不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需要靠制...……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走出去”系统具有脆性这一基本特性,它伴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全过程。民营企业“走出去”分为准备、实施、经营等阶段,脆性形成、衍生、迸发存在于“走出去”的相应阶段。民营企业要可持续“走出去”,须建立脆性预防机制,增强脆性抵抗力,协同发展提高恢复力。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有多长?舆论界和企业界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成败流行过“三年周期”说法,是指民营企业的鼎盛时期大约只能持续3年时间,3年的鼎盛期过后就会迅速陨落。在全国第三届MBA发展论坛上,北京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说,权威统计表明,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5年。不管是3年还是5年,总之就是一个结论:民营企业是“短命”的。自1997年以来,“巨人事件”、“飞龙自省”、“三株官司”、“太阳神病情”等等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个结论。人们不禁要问,民营企业为何短命?  相似文献   

7.
尹晓敏 《浙江经济》2023,(10):34-37
<正>民营企业“自己人”的性质定位是民营企业重振信心、再燃激情、续写传奇的最大底气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高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民营企业“自己人”的性质定位直击那些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是民营企业重振信心、再燃激情、续写传奇的最大底气。“自己人”是新时代民营企业的新属性所谓“自己人”,是指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真心相待,  相似文献   

8.
“霍山现象”中的民营企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广华 《特区经济》2006,(12):115-116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霍山县,其工业经济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奇迹般地崛起,被经济学界称之为“霍山现象”、“霍山模式”。霍山民营企业对“霍山现象”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霍山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促进霍山民营企业成长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剖析了民营企业在投资环境、治理结构及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总计28条新政,主要聚焦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其中,在政策环境上,《意见》提及“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以及“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等方面引发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颖 《沪港经济》2003,(9):9-11
白担任上海市工商联会长以后,任文蔗说与民营企业结下厂不解之缘。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小组发言,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聊天,她开口闭口总离不了“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她为上海民营企业的发展欢欣鼓舞,也为其遇到的种种困难奔走呼号。日前,记者在外滩的工商联大厦19层,采访了,这位上海民营企业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陈斌 《宁波通讯》2010,(12):28-29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市众多民营企业正在转型升级之路上奋力前行。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民营企业要有“三个更大作为”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心,以实现全市工商联“六个新突破”为主线,敢于代言、善于引导、精于服务,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去浙北,遇到当地小有名气的一个企业家,名片上的头衔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拥有这家企业51%的股份,并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当我说“哦,你这是家族企业”时,他却坚决否认,坚持说是自己是民营企业。因为他觉得家族企业不好听,似乎“家族企业”是规模较小、管理混乱的企业的代名词。这种意识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相当普遍的。其实,“家族企业”与“民营企业”是两种不同标准分类的结果。“家族企业”是从企业管理制度角度分类的,是“家族制管理的企业”的简称,与“公共化企业”相对应。而“民营企业”是根据投资类型来分类的,与“国有企业”等相对应。只是由于民营企业常常采用家族制的企业管理制度,人们往往用“家族企业”来指代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3.
大凡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涌现的新兴企业当中“短命”的多,“长寿”的少。据国内最新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岁~7岁,民营企业只有2.9岁。曾经是中国科技民营企业代表的巨人集团,在积累了数亿万资金之后的短短几年功夫就急剧衰退,并销声匿迹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有“生”、有“死”这本是自然现象,但中国民营企业如此之“短命”就不能不说有问题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民营企业如此“短命”呢?最近时兴的核心竞争理论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全新答案,从而揭开了中国民营企业“短命”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4.
《浙江工商》2009,(12):22-22
11月25日,杭州市工商联召开了“2008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工作总结会议。会议总结了市工商联系统在完成“2008年度全国丁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工作的情况。会议认为,“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作为全国工商联系统的重点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15.
谁绊住了民营企业的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营企业的“蛋糕”似乎总也做不大,偶有“小荷才露尖尖角”,却都早早的“无可奈何花落去”。那么,在发展的道路上,究竟是谁绊住了民营企业的脚?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和政府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国际联姻”愈益成为新的热点。然而,“国际联姻”虽然好处多多,但也隐藏着陷阱和风险,其中民族品牌正在“联姻”中弱化和消失,外国名牌正在“联姻”中吞噬民族名牌,民营企业必须采取恰当的对策加以设防和保护,才能维护民营企业在“国际联姻”中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资源短缺:高耗能工业的"大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调控”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次针对“过热”行业的“宏观调控”,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资源短缺问题,本期我们就中小民营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做以讨论一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家族制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戴园晨  吴诗芬 《南方经济》2001,146(11):29-33
本文针对“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普遍是家族制企业”,民营企业要不要“走出家族制”,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使用,民营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曾调查了不少家民营企业.发现其中有许多民营企业技术设备先进,经营不缺资金,产品不也是市场所需.但企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我发现是“钱”与“能”(即老板的资本与有才者的能力)不能有效地结合影响所需民营企业发展更上层楼。 大家深知,“钱”“权”结合为大多数人所痛恨.因为它导致了政府官员的严重腐败.但“钱”与“能”的结合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老板凭着个人的敢打敢拼赚了第一笔钱.目前.中国就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竞争将会空前激烈,老板一人再精明再…  相似文献   

20.
中小民营企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的“软肋”问题。本文从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金融服务系统、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问题剖析,提出了中小民营企业该从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建立诚信担保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等“过招”手段,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