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浙江省82家老字号企业组成的“2009中华老字号台北精品展”取得空前的成功。这是大陆首次老字号企业大规模集结到台湾展示。展会已在台北世贸中心圆满落幕,但一个个生动而珍贵的镜头则永久地留住了展会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商务部和省政府批准,由省经贸委和省台办主办、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和台北市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承办的2009中华老字号台北精品展——两岸老字号精品展,于4月24日至26日在台北市隆重举行。这是大陆第一次到台湾举办的展会。  相似文献   

3.
台商赴大陆投资始于1983年。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台湾探亲,促使台商投资大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台湾有关部门以“正面表列”形式,准许部分制造业产品项目到大陆投资,从而首次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投资合法化。1993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达到高潮,据经贸部统计,当年台商与大陆签订了10948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达印.7亿美元。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迅速发展,据台湾经济部统计,1995年核准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10.92亿美元。大陆和台湾文化相通,语言相近,生产成本低廉,故而成为台商对外投资的热点。但由于大陆的不…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08,(10):42-42
“两费”停征 我省个体户一年节省开支逾7亿元;“浙江老字号”首次开评;浙江省奶粉生产企业抽检显示:未发现三聚氰胺;浙江省守法诚信进出口示范企业达359家;浙江向44家乳品企业派驻监管组严把进出厂关;杭州第五次夺得“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冠军  相似文献   

5.
●台资流进大陆实际约300亿美元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金额应达300亿美元,远高于台湾经济部公布的50亿美元和大陆公布的209亿美元。为避免政治因素干扰,台商透过第三地前往大陆投资,占港澳对大陆投资中相当的比率,据台湾中小企业协会等组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发现名为港、澳投资的厂商中,约3成实际为台商。  相似文献   

6.
农业园区是台商农业项目发展的最佳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祖国大陆和台湾都加入了 WTO,台湾的涉农企业和个人(下称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有所升温。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就在祖国大陆加入WTO前不久,为应对两岸农业入世后的冲击,台湾当局决定首次大范围开放200多项赴内地投资农业项目。在此情景下,一些已在大陆从事农业投资的台商,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投资愿望。由于台湾农业的资本运用较密集、技术含量较高,农业产业比较精致,与祖国大陆的资源型、粗放型农业互补性高,因此,台湾农商投资大陆的  相似文献   

7.
刻捷 《当代经济》2005,(5):36-37
“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大陆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一俟台湾当局解除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的“禁令”后,大陆游客赴台湾观光旅游应游哪些景点呢?笔者根据2003年9月率经贸考察团赴台湾考察和参观访问的亲身体会及感受,给大陆赴台湾观光旅游的游客作如下“导游”——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得到快速发展。从2003年起,大陆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而台湾目前则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九大出口市场。2008年在全球经济增长转缓,主要国家经济出现衰势的情形下,两岸贸易额仍达129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郭鑫 《经济改革》2011,(6):53-53
塑化剂风波,大陆、台湾、香港都未幸免。前一阵都是台湾塑化剂产品侵扰大陆和香港,如今,大陆"礼尚往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跨越海峡,来到了台湾。据国内媒体报道,台湾卫生当局表示,一款中国大陆出口到台湾的姜粉塑化剂DIBP检出量高达33100ppm。这个结果等于每50公斤的问题姜粉就有1.5公斤是塑化剂。  相似文献   

10.
现状与特点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始于1983年。至1987年止,累计投资额仅1亿多美元。1987年底,台湾方面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胞投资大陆出现高潮,此后基本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报告,到1991年上半年,台湾赴大陆投资的厂商为2857家,协议投资额达36.15亿美元;投资集中于福建、广东两省,并逐渐向内地发展。厦门和深圳两市台资密度最高,协议台资额共达15亿多美元,占全部台资协议投资总额的42%;台资项目数超过1000项,约为全部台资项目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均取得长足发展。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1989—2009年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两岸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相应的短期偏离调整机制。结果表明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大陆对台湾出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而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则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日趋缓和和中国大陆投资环境的日臻完善,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高涨,中国大陆成为台湾海外投资最集中的地区。据最新资料统计,至1994年8月止,台湾在大陆投资共2.5万多项,累计协议投资金额250亿美元,超过同期台湾在东南亚五国218亿美元的投资总额,居台湾海外投资首位,台湾也成为大陆仅次于港澳资本的第二大外资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两岸经贸关系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加入WTO后,随着两岸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市场开放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一、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形势的变化入世后,大陆市场进一步开放,进口限制逐渐减少,台湾也扩大开放大陆产品项目,推动着两岸贸易的持续发展。其中,2002年1月16日,台湾“行政院”通过首批开放大陆物品进口清单,总计开放项目达2126项,但在台湾有关产业公会与企业的反对或压力下,将其中的68项延后开放,并于2002年2月15日正式公告开放2058项大陆产品进口项…  相似文献   

14.
一、竞争与合作的定义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究竟是竞争性或合作互补性,各界看法不一。在此首先要说明竞争性和合作互补性的定义。就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情况而言,竞争性至少可能有3种形态,第一种是厂商移入大陆,原本在台湾的工厂就没有了,不过一样是外销到欧美,所以原来是由台湾外销的,就变成由大陆外销。第二种是不但厂商本身在大陆,连它原来在国内购买的上游产品都移入大陆当地购买。第三种是厂商到大陆后,在大陆形成产业链,原来在台湾所做的运筹工作就移入大陆进行。但以上3种形态也可能演变成合作互补性。所对应的第一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陆咨询业发展迅速。在两岸交流中,大陆咨询业界对台湾企管顾问(企业咨询)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文所述是台湾企管顾问工作的一些作法,望对大陆同行有所借鉴,对大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所裨益。一、台湾企管顾问的类型设立企管顾问的宗旨是协助辅导企业提...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大陆仍具备20年经济平均增长7%至8%的潜力;大陆产业和技术跟台湾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自然会给台湾新的产业与产品创造出一个很大的市场。原本韩国人均收入水平比台湾低,但现在已经超过台湾,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韩国非常积极利用大陆迅速扩张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陈恩  李雪琪 《经济论坛》2005,(23):29-30
一、台湾零售服务业进军大陆的背景与契机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长期以来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但近年来对批发零售服务业的投资有逐步增多的趋势,众多台湾零售企业纷纷进军大陆,投资设点,并有许多企业取得不菲成绩。这主要是中国大陆消费市场的吸引和台湾岛内零售业急需向外扩张、寻找新发展的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的投资互动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贸易投资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到目前为止,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已近5万家,合同台资5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00多亿美元。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发展。祖国大陆方面的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达2232.69亿美元,台湾方面在两岸贸易中获得顺差累计已高达1511.79亿美元。2001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为320多亿美元,台湾为大陆第四大贸易伙伴(位于香港、美国、日本之后),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  相似文献   

19.
台湾与大陆之间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这正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关系可能发展的基本动力。建议在大陆设置“台湾经济特区”,采取包括取消外汇管制、允许新台币计价流通等一系列特殊政策,给台湾厂商特别是财团资本更大的活动地盘。  相似文献   

20.
刘谦 《时代经贸》2009,(6):194-19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经济活动目益频繁,transferpricing(TP)已成为大量跨国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简要介绍大陆与台湾的TP制度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大陆与台湾的转让定价制度是非常相似的,但也有一些区别。在一些方面台湾的规定更为详细和清晰,有许多值得大陆借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