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器械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器械行业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活跃的产业之一,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标志之一,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起点低、发展快的特点,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行业在实行战略管理、树立自身形象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提升行业在产品、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行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行业特征,本文基于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近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现状,对其污染密集产业的污染排放情况、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以及行业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污染密集产业仍然是全省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烟尘、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占全省工业污染排放量都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3.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小,产业布局呈现地域性,产品层次低,缺乏高端产品,消费者对"中国造"的医疗器械产品持谨慎态度。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广阔、需求空间大,医疗体制改革直接形成对国内医疗器械的需求,医疗器械的高端产品需求仍保持高速增长。金融危机后,外资医疗器械企业严控高端技术,继续垄断高端市场,或通过合资联盟形式在华进行本土化布局,或与政府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提升外企影响力。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战略选择将是通过与外企联盟,缩短获取核心技术的进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乘机抢占高端市场;依靠成本优势,增加出口地域范围,保持低端产品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吴群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02-103
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但医疗器械行业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文章就此分析了当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现就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与营销管理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医疗器械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等多个行业,其产品凝聚和融入了大量现代科技的最新成就,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物。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从2001年的187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000多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8%以上,成为全球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中国医疗器械增速放缓,但是随着医保覆盖率提高、社会老龄化、诊疗器械普及率增加等因素刺激需求的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日渐活跃与频繁,它已经成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重要影响的经济活动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及地域资源禀赋的多样性,我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活动呈现复杂的特点。但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因此,探寻产业转移的规律不但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以污染密集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污染密集产业区际转移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关键动因及一般动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的高风险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的发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医疗器械迅速发展的时期,由简易的治疗工具发展成为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的大型医疗设备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完成的.可以说医疗器械产品的发展在局部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作为新兴高科技行业,现代医疗器械是全球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活跃的行业之一.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增长迅速,2005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美元,近几年增长率保持在7%-15%之间.其中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率保持在6%,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保持在10%-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闻永林 《价值工程》2011,30(12):252-252
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级医院大量引进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何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是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重要任务。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医疗器械企业作为主要的制造型企业之一,发展速度迅猛,但同时也必然会面临诸多新的风险。本文简要介绍了医疗企业公司财务风险的类型,并就如何管理财务风险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曾经历了从进口的替代到发展劳力密集的产业,再转为出口导向的一个过程。随后,由于劳资成本的提高.产品竞争力也逐渐减弱.接下来.我们就推动资本密集产业高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科技愈来愈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才能取得持续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必将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的增长点。面对这一趋势,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19):158-159
在医疗器械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形态、色彩、界面等方向展开设计,并且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医疗器械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充分展现医疗器械感情化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对医疗设备使用的需求。因此,本文对医疗器械感情化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任任 《中外企业家》2013,(9S):115-116
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而医疗器械行业如何在国际化运作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今天这个即是机遇也是挑战的市场大背景下,对中小型医疗器械制造商是严峻的考验。建立和使用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公司的管理,是这一特殊时期制造型企业转型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行业实践经验,通过对医疗器械行业对该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在HJ公司操作ISO13485体系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待让项目管理能够抵风险的成功运用到公司的管理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能够真正将ISO13485体系在HJ公司的管理中得以高效应用,给其他公司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基础和参照依据,从而提高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管理时效性和行业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医疗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医疗器械生产大国,是全球医疗器械十大新兴市场之一。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超过600亿元。2007年,医疗体制改革启动,政府加大基础公共卫生网络的投入,给医疗器械生产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医疗器械类商品的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研究》2009,(12):73-73
KONAN医疗器械株式会社在日本国内具有多年医疗产品研发历史,是日本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其产品出口遍布至世界多个国家。KONAN角膜肉皮显微镜是KONAN医疗器械株式会社旗下的产品,此次首次进入中国.很好地弥补了国内眼科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缺失、功能不完备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也迎来了快速发展。”7月19日,在2022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质量管理与发展交流会(简称“交流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中物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提出。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底,全国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达513家,预计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9.
北京高科技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邹祖烨近年来北京高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如下主要特点:一、高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升上新高度高科技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兴产业,代表北京地区的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源泉之一。近年来,高科技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加入WTO后国外医疗器械厂家和资本的迅速涌入和积极布点,国内医疗器械厂商的渠道整合,使得我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间竞争也更加激烈。基于此,对我国医疗器械代理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