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社会有人治与法治两种经典的社会治理模式。梁治平在《法辨》中为我们提示了中、西方社会两种貌似相同、实则迥然的社会治理传统:厚重的人治传统深深地嵌入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这样的传统与我们现代追求的法治理想形成了文化裂痕,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法治理想的实现。以自然的名义宣布期待中的理想的西方自然法追求.为中国的法律人提供了一种信仰的路径,一种努力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人的新农村"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人的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于"物的新农村"建设,是两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有的实践内容,更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精神信仰、文化认知和习惯习俗等人性发展方面的尊重。"人的新农村"建设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农民精神信仰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性发展和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下具有一定的优劣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基础,但是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困境.那么如何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好的助力作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经济进取精神,它的存在可以在其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那就是古代中国人以"孝"为核心的人生责任。尽管在古代中国实现"孝"的最佳途径是"攻科举,入仕途",但那只能少数人为之,绝大多数古代中国人选择了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这种人生责任,或者农耕,或者经商。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农耕与经商寄托着人们永续香火或光宗耀祖的梦想,从而农耕与经商都发展出了强劲的进取精神,而经商是经济进取精神更为高端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巫文化的渊源、内涵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人类在繁衍生息、推进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巫文化从"人的自然化"、无羁想象与浪漫精神,以"和"为美等多种形式中体现出了许多华夏的美学特征.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音乐与舞蹈艺术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趋向.价值观形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形态,价值观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处在社会文化中核心与统帅的地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自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孔孟儒家学说为理论指导,一方面健全以等级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组织制度,另一方面用伦理中心的价值原则、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教化子民".上行下效,社会精英知识分子齐集孔孟旗下,进一步倡导、发展儒家理论.这样,中国社会发展到了近代,儒家文化、儒家伦理、儒家价值观早已浸透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神经,成为所谓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庞杂动荡,由于文化的路径依赖特征,中国文化的特殊发展路径对中国社会形成了三方面影响:长期服务于“人治”的统治文化造成制度缺失和扭曲,小农经济打造的心理严重影响创新意识,动荡多变的庞杂的文化体系造成统一信仰真空,这三方面又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文化特征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特征。这两大基本特征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着创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也起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伦诚信",西方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契约诚信".我们在吸取西方法律文化中契约诚信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方诚信文化的互动整合,建立一种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现代社会诚信文化体系,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诚信的信仰,有助于克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从而切实解决好我们面临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剖析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的日常生活.处于都市场域中的"青年彝族移民",一方面或多或少地继承着传统,信仰和宗教仪式成为父辈生活的象征符号,而家支和血统观仍在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和主流文化的互动中,"青年彝族移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具有群体特色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了城市原住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几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道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它奉老子为鼻祖和最高天神,张道陵为教祖。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教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公元十四世纪时传入了欧洲,对欧洲古代文化和思想也有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文化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文化有着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石,繁育、发展出了朴素的、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不清的、具有保护生态意义的自觉实践。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以自己的品质获得中外思想家的推崇,产生了重要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中,关公崇拜是俗文化兴起的产物,是社会道德情感社会潜意识孕育产生的一个道德模范,经典的三国演义为关公崇拜提供了有力的文本支撑,历代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也为这种崇拜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关公崇拜背后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和社会价值,它所推崇的"义"是一种超越传统血亲关系的品德。这种品德即使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也有着其存在发展的土壤,这也是关公崇拜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形而上学是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范畴,文化形而上学的根本指向在于人的总体性生存,文化形而上学也致力于构建以文化总体性为研究对象的"新"形而上学。文化形而上学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它要求打破传统哲学观念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文化形而上学融于人的根本的文化生存之中。文化形而上学不是独立自存与现实无关的纯粹超验的形而上学,而是极为关切人的现实生存的,它也指向人的终极关怀,但不是道德和信仰意义上的终极关怀,而是在文化机体中凝结的人的根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样法的总体性生存关怀。文化形而上学理论仍处于理论探索阶级,并未形成特定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影舒 《黑河学刊》2013,(2):190-190
近年来,在"非遗"申请与保护的背景下,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不停留维护故纸堆的层面,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在国家话语的框架里被重新塑造,进行文化生产。国家话语与社会时态的交融与沟通对民间信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民间信仰空间也因此呈现出更为多角度与多层面的样态,值得深入细致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甘肃陇东地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流传下来的有关农业信仰和崇拜,保存有重要的农耕文化基因。该文从农耕文化的角度,审视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价值:"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念;"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资源。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当代社会价值:"重农惜农"的农业生产理念;"通力协作"的农业社会关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传统义化,是民众为了生存信仰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创造的大众的民俗艺术。几千年来,农业是中国文明诞生和延续的经济基础,以土地为生的古代先民生产生活条件有限,决定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只能顺应自然。由此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思想,并最终反映到日常的生活中,形成了从生活的使用器具到信仰崇拜的祭祀用品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由于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传统延绵不断,民间工艺作为民族活态文化传统,在生活中以一代代人的口传身授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8.
"经典"范本是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基本方法和经验就是依托儒家经典著作、乡规民约、家训家规、美德典范等形式来教化人的,从历史来看其教化效果良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得到历代社会广泛传播和认同。中国传统社会"经典"教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为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启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短期无解的人情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享 《改革与开放》2013,(12):103-104
"重关系,讲人情"这一根植于传统熟人社会的处事原则与"凭实力,讲制度"这一立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行动准则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发生了冲突,在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与现代面前,许多中国人陷入了人情的困境。然而,"重关系,讲人情"的工具性以及在中国的普世性使其仍然具有优厚的生存条件,同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人情关系"文化滞后于业已建立和完善的现代制度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事实。人情困境会随着现代社会体制机制的完善而不断缓解,"人情关系"文化不会消失,但会随之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以人成文,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原则,"文以载道,道以文传"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凸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生命价值内涵的主体性把握,表露的是对人的价值内涵的文化生命力的持久影响.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反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民族兴亡的责任担当,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起点;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