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与经济一起发展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这些对于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都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本文主要的探讨问题。  相似文献   

2.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一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邓小平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姜松  王钊 《财贸研究》2013,(4):31-39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截面数据,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效应微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且效应显著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通过促进纵向一体化进程、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中农业主体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整合优势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计量分析模型来探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通过加大对农村医疗和教育投入等途径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智慧、技能和身体健康等,能够物化为商品或服务,并以此获取经济收益的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和经济对人力资本质量和存量提高的途径,旨在于深刻领会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这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来认识。总的评价是,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面对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不仅是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获得和财富的积累都是由人力资本推动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采和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2010年HS-6位数中国进口数据,文章描述了中国进口种类数量的演变特征,并构造考虑进口种类增长的精确进口价格指数,测算忽略种类增长的传统进口价格指数引致的价格偏误,进而估算入世以来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贸易利得。结果发现,传统进口价格指数累计向上偏误1.896%,进口种类增长的贸易利得为2010年GDP的0.419%。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别分析发现,对中国贸易利得贡献最大的是欧盟、美日韩等经济体,而产业分析揭示了化学品及制品的制造、能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产品制造等产业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社会需求的变化分析,结合当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形式,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培养学生的单纯的"谋生"、"就业"本领转变为培养既具有初步执业技能,又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978—2011年中国与十个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仅与日本、印尼和泰国存在经济收敛,且收敛速度存在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金融、贸易和人力资本角度考察了经济收敛的成因,并给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种陈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依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及其经济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流动的一般规律等问题,指出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对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得出以下结论:新疆人力资本对新疆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与新疆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新疆人力资本、物质投入、劳动力投入对新疆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关系,但是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比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小,说明新疆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应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更好地为新疆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动态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人力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因果关系,得出在短期内,物质资本存量对GDP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长期来说,江苏省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逐渐增大,最终将超过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滞后效应。接着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来分析人力资本对江苏省经济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在人力资本方面,劳动力投入数量对经济的影响远比劳动力投入质量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连接了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县域经济蕴含巨量的金融资源,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分布不平衡、地区行业差异显著等长期存在的深刻矛盾,中国政府加快了从原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到"创新、绿色、环保"的新模式转变。2013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加快中国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理念,中国经济由此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现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适应经济转型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中小企业现状出发,针对各种问题,为中小企业提出加强管理、适应经济转型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9)
本文通过MRW模型,利用1999-2012年贵州省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对贵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结论:用地方财政型教育经费支出衡量的教育人力资本,和用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衡量的健康人力资本能够明显的促进贵州经济增长。因此,贵州继续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传统贸易理论研究忽略了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理论预测与经验结论上的持续偏离。现实的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分析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制度因素的影响,制度质量与贸易发展关系研究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文章以国际贸易中的制度因素为焦点,就制度质量对贸易流量和新的比较优势来源的影响,贸易发展的制度效应,以及制度影响下贸易发展福利效应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真实意义上的户籍城镇化率较低。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仍处于这个阶段。虽然未来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九五"时期,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到"十一五"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