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分析——基于VECM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国际棉价波动对国内棉价有较强的冲击,对国内市场起引导作用;而国内棉价波动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如何针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好国内棉花价格调控工作,本文做了以下几点初浅的探析: 一、国内与国际市场棉价接轨.国内市场棉价与国际市场棉价接轨,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本国的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分工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国内棉花生产,提高棉花品质,努力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扩大单位种植规模,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有利于我国棉花产业化的形成和进一步的深化,提升我国棉花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整体能力;有利于为国内用棉企业提供一个与国外用棉企业平等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棉花市场价格环境.在我国目前棉花种植技术不高、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较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的现实条件下,减缓和防止国际市场棉花冲击国内棉花市场,确保国产棉在国内市场的应有数量份额,应为近期我国政府对棉花市场进行调控的首要目标,即近期我国国内市场棉价与国际市场棉价具体接轨目标应为,使国产棉与国际市场棉运送到国内用棉市场的价格相一致或国产棉价比国际市场棉价稍低一些.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70~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分别考察了中美棉花消费与国际棉花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棉花消费与国际棉价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国际棉价的变动是引起美国棉花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美国棉花消费的变动不是国际棉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与美国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的棉花消费与国际棉价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棉价稳中看涨国际棉花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呈现窄幅徘徊的走势,显示市场需求状况变化不大。展望棉价前景,由于市场供求可能逐渐吃紧,棉花行情有上涨趋势,但升势不会很强。整体而言,全球棉花需求量仍维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而且主要消费国(如中国、印度、美国等)的棉...  相似文献   

5.
透析棉价:我国棉花积压亏损原因与压库减亏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锋 《国际贸易》1999,(12):10-15
棉花与其它大宗农产品比较有 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最终加工品——纺织品面对竞争性市场环境,并具有较高出口依存度。由于国产棉与进口棉以及进口纺织品之间存在竞争替代关系,国内棉花供求边际调节与国际棉价具有显著联系。因而,研究国际棉价变化规律,无论对于“三不放开”体制下制定棉花价格政策,还是在目前棉改形势下选择减少棉花亏损挂账策略,都具有分析价值和对策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棉花价格放开、实行市场准入后,市场棉价时涨时跌,棉农对此喜忧参半。2003年市场棉价持续走高,农民种棉成本收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李伟 《浙商》2012,(15):97-97
国家调控市场的初衷并不是让棉价大幅下跌,抛储的政策性意义较大,此次棉价下跌只不过是棉花弱势基本面的一次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8.
仲彦 《致富天地》2010,(6):69-69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支持国内棉价继续上涨的动能有增无减,今年棉价有持续高位的可能。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为应对国内外棉价大涨大落的行情,国家启动了棉花临时收储制度。之后,国内棉价企稳,国际棉价继续下跌,棉花内外价差问题开始出现。日渐拉大的棉花内外价差严重影响了棉农、棉花流通企业、棉纺织企业,以及棉花全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生产与经营,削弱了我国棉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应对棉花价格问题的新挑战,课题组在经过实地调研、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遵循"三个统筹、三个兼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国棉花管理、价格调控、体制改革方面的思路和建议:适当降低收储价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立棉价反周期补贴制度;支持新疆长绒棉生产种植;棉花进口配额发放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减少流通环节;加大棉花种植"走出去"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培育和发展新型棉花生产经营主体。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促进国家调控棉花价格长效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棉花价格波动幅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带动我国棉花价格也大幅波动。当前,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的局面,这对棉花上下游生产企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产业安全视角,对国内外棉花价差产生的原因和对棉花上下游产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余科  尚文 《中国海关》2012,(8):88-89
国际棉价持续下跌,内外价差拉大,纺企、棉商、棉农以及政府多方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12.
冯叶 《光彩》2012,(10):47-47
随着棉价高企,很多以出口为主的服装加工企业不得不承接国内订单以维持生计受国家政策的保护,我国棉花的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让我国纺织及服装企业面临着高原料成本与持续上涨的人工成本双重压力,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分析认为,由此造成的纺织、服装行业亏损面恐将不断扩大,棉花市场与纺织、服装业陷入了相互牵连的围城之中。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委、供销社、工商局、质量技监局、物价局、农业发展银行分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门:今年棉花丰收,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目前新棉收购已进入旺季,收购进度较快、高等级棉花比重比上年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比较规范,总的形势是好的。但部分地区反映,随着新棉大量上市,收购资金偏紧,个别地区小轧花机和未经资格认定的棉贩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仍然存在,采摘和收购过程中异性纤维混入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近一个时期,国际市场棉价持续下跌,对国内棉价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切实做好新…  相似文献   

14.
马秋燕 《浙商》2008,(8):104-105
从2007年的行情来分析,全球棉价结束了连续5年多的低位期,而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投机资金已经涌入纽约棉花市场,许多基金在棉花期货市场上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棉花仓位。随着美国新的播种面积的落实,仓库储量的不断减少,一场波澜壮阔的棉花大牛市行情即将展开。而纵观国内市场,除了期棉外,其他期货品种尤其是农产品期货都已经经历了一轮大牛市,期棉是否可以延续期糖的疯狂神话?  相似文献   

15.
在棉价高涨的诱惑下,作为政策性储备公司的中储棉却参与了一场本不属于自己的市场游戏。但该反思的不只是这个未满两周岁生日就出现巨亏的中央大企业在棉价高涨的诱惑下,作为政策性储备公司的中储棉却参与了一场本不属于自己的市场游戏。但该反思的不只是这个未满两周岁生日就出现巨亏的中央大企业  相似文献   

16.
庞瑞锋 《市场周刊》2005,(11):10-11
中储棉作为政策性公司,原本肩负着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的职能,但在棉价高涨的诱惑下。它似乎参与了一场本不属于自己的游戏。结果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与国际市场已经密切相连,国内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在拟定棉花产销政策时,一定要依国内外棉花市场走势为依据。 一、1993/94年度,我国棉花严重短缺,棉价暴涨的后果 从1984—1993年的10年中,我国年均棉花产量为445.78万吨。从1990—1992年,年均棉花产量为489.7万吨。同期,我国出口棉花总量为51.16万吨,进口棉花总量为107万吨,进出口相抵后,三年棉花净进口55.84万吨,年均净进口棉花18.61万吨。按照一国年均棉花需求总量=年均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业界     
《品牌》2011,(4):6-6
<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6.5创汇改以来新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990,一举突破6.5重要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来源新华网)9月国内的棉价或将大幅落低中储棉方面的一位内部人士预测,由于2011年全球植棉面积大幅增加,预计下半年国际棉价走势将逐步落低,而具体到国内棉价走势,预计9月国内新棉上市前后棉花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价格会在棉花收储新政规定的"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之上。(来源:经济观察网)中澳签铁矿石等5个合作文件中国和澳大利亚近日在北京签署五个合作文件:中国科技部和澳大利亚创新、工业与科研部部长级联合声明,中国商务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关于建立中澳服务贸易促进论坛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海关总  相似文献   

19.
原苏联曾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1970年其棉花产量超过美国,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居世界第一,其长绒棉产量1972年曾占全世界的25.8%。中亚五国是原苏联棉花的主要产地。苏联解体后,中亚的植棉业长期陷入困境。而棉花产量不足、棉价过高、长绒棉缺乏使我国纺织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受到影响。了解中亚各国的植棉业状况,对我国有关企业与中亚各国在植棉领域的合作、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竞争力、拓宽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境 《光彩》2010,(12):28-30
始于去年年底、爆发于今年9月中旬的这一轮棉价波动是继金融危机后棉纺织企业遭遇的一次全新考验。面对一路疯涨又倏忽而降的棉价,棉纺织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如何应对这朵"疯狂的棉花"?为此,本刊记者探访了位于浙江萧山和绍兴等地的多家棉纺经销企业,并对他们进行了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