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2):100-100
赢得可乐大战:20世纪80年代.特劳特把“七喜”汽水重新定位为“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此举痛击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使七喜汽水一跃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后的美国饮料业的第三品牌。  相似文献   

2.
天府可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名为“重庆饮料厂”的小厂。1993年,天府可乐先后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商讨合资事宜。1994年1月,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中方以土地、厂房、设备入股,在新的合资企业里占40%股份。中国民族饮料工业骄傲的著名品牌天府可乐商标以350万元人民币价格并入合资企业,天府可乐7000万元债务却没合进百事天府饮料公司。  相似文献   

3.
尽管坚称产品不含任何有害成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3月8日仍宣布,将降低所生产可乐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可口可乐发言人本·沙伊德勒表示,可口可乐公司并非要改变可乐产品的配方,而是要求焦糖供应商对生产过程做出必要改变,以符合加利福尼亚州的相关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4.
荐书     
《中国高新区》2013,(5):153-153
《可口可乐的征服》可口可乐征服世界的秘密:如何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全球饮料业的巨头?为何它可以击败百事可乐等众多敌手,占据全球饮料市场的一半份额?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可口可乐的营销才是其制胜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9,(2):11-11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申报材料递交已经一个月有余,此时可乐并购汇源案的反垄断审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而可口可乐和汇源要约到期的时间是2009年3月23日。按照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审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期30天的初步审查阶段。如果在完成第一阶段审查以后,该并购案影响市场竞争的可能性比较大,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第二阶段审查为期90天,  相似文献   

6.
下多VS进城 近年来.随着其他饮料品类的陆续崛起.荼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可乐这碳酸饮料市场的总体份额正在受到蚕食.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同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销量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可口可乐也曾经试图开拓碳酸饮料以外的市场.但除了果汁饮料外.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时间刚进入2001年4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健力宝、汾湟可乐等品牌的各种促销大战、终端大战、广告大战已经初露端倪,一场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战在所难免,虽然我们还难以预计今年的阵地战谁是最后赢家,但看一看2000年的阵地战,可能会更明白一些。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5,(8):15-17
【英国《金融时报》2月4日】Giheney剃须刀,普尔斯马特诺玛特购物中心(N-Mart Super Center),未来可乐(Future Cola),Starsbuck。如果说这一连串的中国品牌听起来很熟悉,这是因为它们的名字让人联想到许多赫赫有名的美国品牌,例如吉列(Cillette),可口可乐(Coca-Cola),星巴克(Starbucks)和沃尔玛(Wal-Mart)。  相似文献   

9.
百事饮料和可口可乐之战是美国最著名的商战之一。它叙述了一个名气不大的商品如何战胜称霸数代的商业王牌的激动人心的故事。面对强手,只能改变竞争游戏规则从而瓦解对方的优势 1888年,一位亚特兰大的药剂师在他的後院调配出第一杯可乐,取名为可口可乐。这味道神奇的饮料迅速引起轰动。直到十二年以後,北卡罗来纳的药剂师卡勒希·布拉罕才调出了百事可乐。百事和可口可乐就像两位在  相似文献   

10.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竞争的普遍规律。品牌竞争也不例外。在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竞技场上,昙花一现的品牌数不胜数,而经久不衰的品牌则谓凤毛麟角。下面介绍的世界知名大品牌,它们经历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时间考验,跨越了经济和市场的疆界,成为我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进入了产品知名度的最高境界,成为同类产品的代名词。可口可乐:美国生活方式的象征。1886年产于美国。可口可乐起源于亚特兰大,药剂师彭伯顿用苏打水同古柯叶、可乐果核、咖啡因和糖混合在一起制作出一种饮料,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它的配方至今仍是个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05,(1):64-64
目前,中国每年人均饮用可口可乐产品数量达到了12瓶。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占有10%的市场份额,而在碳酸饮料市场占53%份额。下一步,可口可乐将采用“一元一瓶”策略进军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23):25-25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传闻再起 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近日当选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穆泰康可能会以此身份游说中国商务部,重拾收购汇源果汁的交易。在这之前,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称,可口可乐正与汇源果汁商讨,可能包括购入汇源所属资产的少数股权。另有媒体报道称,  相似文献   

13.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23):25-25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传闻再起 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近日当选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穆泰康可能会以此身份游说中国商务部,重拾收购汇源果汁的交易。在这之前,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称,可口可乐正与汇源果汁商讨,可能包括购入汇源所属资产的少数股权。另有媒体报道称,  相似文献   

14.
孙兰  夏季 《中国经贸》2013,(18):53-53
一项调查显示,20世纪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分别是上帝、她和可口可乐。更有趣的是,在当代英语的概念中,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还有两个同义词:可口可乐化和麦当劳化。百年可口可乐在饮料业的巨头地位无可动摇,可口可乐也在快速成长,然而这位红色巨人在潮流同样出了新招致胜,本文主要介绍2013年可口可乐昵称瓶的社交营销策略以及收效。  相似文献   

15.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在哀叹和呐喊之外,我们能否做些不同的思考和调整? 这是不是意味着:可口可乐急了? 可口可乐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和世界品牌的奇迹,几十年来攻城略地、风靡全球,统治着亿万消费者的心、口和钞票。然而,从2005年开始,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美国碳酸饮料市场年度销售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度下滑。  相似文献   

16.
曹建海 《环球财经》2008,(10):86-86
可口可乐日前宣布,将以2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的报价,高出汇源停牌前股价近2倍。目前看来,能阻止可口可乐并购的,一是由商务部主导的反垄断审查,二是由发改委、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共同负责的国家安全审查。  相似文献   

17.
陈钧 《科学决策》2008,(11):197-197
从视觉形象和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看,可口可乐的经典形象设计一”曲线瓶”。这个产品包装形象设计的确立,基本奠定了消费者心目中可口可乐不可替代的视觉形象。如同可口可乐的名称一样,成为碳酸饮料行业中最生动而直观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沪港经济》2008,(10):9-9
汇源果汁被美国可口可乐并购的消息引起海内外关注,汇源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向媒体宣称,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朱新礼认为,汇源与可口可乐的接触由来已久,但过去是竞争对手,现在成了合作伙伴。据悉,汇源果汁为目前中国纯果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文章主要从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价值低估理论三方面分析了可口可乐收购行为,同时运用Stackelberg模型对外资并购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赖勤 《首都经济》2008,(3):77-79
北京老字号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这个历史悠久、充满着民族特色的品牌也在与奥林匹克文化对接。世界驰名的可口可乐也是一个老字号,早在1928年,可口可乐用1,000箱产品赞助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以后再长达80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赞助了历届奥运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