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之友》2004,(11):56-56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壮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加快坝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漾濞实现科学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如何突破坝区发展瓶颈和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目前漾濞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逐步缩小,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相去甚远。要推动低水平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必须化解三大突出矛盾,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村经济》2006,(4):24-26
宣威是一个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人口137万多人的县级市。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曲靖市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决策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66.34亿元,财政总收入9.8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工业总产值64.27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23.2亿元,上述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三年翻一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成为宣威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议,是在全省上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进一步”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太好形势下,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光荣同志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全面回顾了我省去年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突出成效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光荣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步伐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凤庆县委书记龚国富同志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落实、“十五”计划和《茶文化大县建设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措施,加快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全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贫困地区来说,能否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能否打好扶贫攻坚战。尽管目前怒江实现全面小康的路比其他地区要迈得艰难,但只要善于抓住外部难得的机遇,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突破发展瓶颈,乘势而上,打好扶贫攻坚战,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并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迎来了大好发展时机。但是。面对新机遇,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理念创新.确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主要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型工业化壮大县域经济,能够有效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依据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常德市县域实施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促进常德市县域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覆盖面广、人口比重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1.
对加速发展村级经济的思考江苏省通州市委副书记金维勤村级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加快发展村级经济,是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一、坚持多元积累,壮大村级经济发展实力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应从实际出发,因...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比上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的一年。目前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仍较明显,东部全面小康的农村实现程度达到了47.6%,中部的实现程度达到了24.6%,西部的实现程度首次出现正值,为1.3%。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实现全面小康作为我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奋斗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别。根据目前我国国情,发展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贸组织,乡镇企业面对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乡镇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本需要阐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与相关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美成 《中国改革》2005,(12):61-6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发展县域经济与解决“三农”问题被同时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于是“县域经济”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热门话题被广泛地讨论,全国各地的县域都在“一拥而上”地大搞县域经济。在这种发展县域经济的大跃进中,有许多偏差和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其中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县域经济极化效应则是众多偏差和问题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小康社会进行了描述。这是一个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国特色,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宏伟目标。我省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首先关注和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省的小康。  相似文献   

16.
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浅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巍  邓奇 《农业经济》2007,(6):12-12
长期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就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下一步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建设工程,需要广大农民的自强不息,也需要理论上的探讨和引导.9月15日~16日在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举行的"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有关农口部门的领导、农民致富带头人、农业经济问题专家汇聚一堂,就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论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讨.这次会议的成果之一,便是大家在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20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小康”:国民生活水平的概念“小康”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时使用的概念,属于经济的范畴。国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般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  相似文献   

20.
一、县域经济的定位及发展意义.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连接着城市与农村,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部分,对国民经济起基础作用,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