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相信,富士康是有企业文化的,我更相信,比富士康更富士康的企业同样是有企业文化的.问题是,企业文化除了被灵魂化,还被妖魔化,甚至成为某些企业与某些领导层的遮羞布,如同一张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文凭,表面上看很"海龟",其实是盗版的"忍者神龟".  相似文献   

2.
富士康“连跳”的悲剧,使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同时也使人们开始关注富士康这个庞大的代加工:企业。“富土康事件”折射出企业管理方式转变的迫切,其中重要的点是要为员工营造一个有效的压力舒解机制,从更深入、更细致的角度关爱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理财》2009,(1)
据台湾媒体报道.富士康行政总经理李金明证实,富士康将在守法、做好妥善安置的基础上,安排约5%员工“分流精减”。据称,“分流精减”方案已报送深圳市劳动部门,一旦获准将于近期内实旋,估计有3万到4万名员工受到影响。《大公报》报道,富士康去年营收持续成长,但金融海啸还是为富士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11月和12月的订单有所减少。李金明说,富士康不同意“裁员”这种说法。“我们用的词是‘分流精减’。”  相似文献   

4.
白师 《中国外汇》2007,(2):83-85
“我们两家原来是同时创业的私营企业,人家后来找了个海外华人投资,摇身一变就成了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每年光所得税就比我少交一半。我现在不是人家的对手了。”在江苏南通做纺织品生意的秦先生在电话里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他盼望“两税合一”早日实现。为证实这个说法,记者专门查阅了有关数据,发现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企业是一家外资企业:“富士康”公司,它为诺基亚等做外加工,自2002年起“富士康”连续4年占据大陆出口冠军之位,但它的纳税额从来没有进入前10位;与之相反,纳税额排在第一位的是中资企业华为公司(其总部与富士康同在深圳),2005年交税38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局的专家曾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志 《财政监督》2006,(10):78-78
被媒体称为“富士康事件”、“媒体的911”的富士康公司与《第一财经日报》及其两位记者的名誉“官司”,是一个分析资本权力的好标本,电是中国步履蹒跚的法冶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足印。综合媒体报道,这个一波三折的官司大致经过是这样的:6月中下旬,《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其记者王佑采写的两篇稿件,指出富士康位于深圳和苏州两地的工厂存在员工劳动超时、被强制加班、待遇过低等非法用工问题。富士康遂以名誉侵权为由,于7月3日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两名被告王佑和翁宝(该报编委之一)赔偿3000万元给原告,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王佑和翁宝分别发出民事裁定书,随即两人的所有财产被查封、冻结。此事8月底在媒体公开,引起新闻界和公众的强烈反弹,谴责富士康的声浪汹涌,记者无国界组织及富士康代工的东家苹果公司也参与斡旋。  相似文献   

6.
关于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滨 《新疆金融》2005,(3):58-59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大课题。几乎可以说每个经济组织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追寻的,当然是一种颇具企业个性特点、能够推动企业日新月异健康发展的文化。赵滨的这番思考,应当说是从不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归纳出来的一些具有共性的特点。我们相信:如果兄弟金融机构能够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企业文化建设会步伐更快也更有成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央行的各级派出机构也应当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这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一个没有文化管理、文化传承的经济组织是很难高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问鼎文化”,企业文化的巅峰;“问路文化”,企业文化的探索;“问题文化”,企业文化的迷茫。就现实而言,巅峰者寥寥无几,探索者跃跃欲试,迷茫者为数不少。为此,笔者拟从自身的基层工作经验浅析一下,以求更有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解析信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职业的敏感,近来地“信贷文化”的提法产生了兴趣,随即也有了一种解析的欲望,虽翻阅了大量资料,但始终未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几经周折,才觅求到几位对“信贷文化”颇有见解的专家。他们的见解使我茅塞顿开,相信也会令读者朋友们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最早现于中国,但后来在中国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和利用而被日本采用。继后,“企业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和迅速的发展,这也是日本当时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听到“企业文化”一词大概人人皆知,但如果真的问起它真正的含义,可能有很多人就会摇头瞪眼了。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在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素质意识的总和;是在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依据企业的内在构成,结合外部市场环境所形成的基本哲理和观念;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在此我只是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10.
我国周边临国和地区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成绩显的主要有被人们誉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还有紧随其后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探讨这些国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它们的某些政策更具有现实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富士康"连跳"的悲剧,使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同时也使人们开始关注富士康这个庞大的代加工企业."富土康事件"折射出企业管理方式转变的迫切,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为员工营造一个有效的压力舒解机制,从更深入、更细致的角度关爱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姜建清董事长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工商银行战略研讨会上提出全行要“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我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架构好工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有特色的工行文化,提高文化力,因为从理论上讲,银行不单是经营信用、产生利润、增加价值的“冰冷机器”,而应是一个“生命体”。要使这个“肌体”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经济增加值,扩大股东回报,必须积累。  相似文献   

13.
<正>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所谓"代工企业",实际上,就是"加工厂"或"组装厂"。从富士康的全球布点来看,掌管研发和渠道的网点主要分布在北美和西  相似文献   

14.
黎明 《财政监督》2006,(10):77-77
富有戏剧性的富士康诉讼案消息一经发布,舆论为之大哗,近日成为大陆媒体关注焦点和最火辣的网络话题,连境外媒体也为此拔刀为大陆记者助阵。8月30日晚间。此事突然又出现戏剧性转折:鸿海集团(富士康)紧急召开高层会议,决定将求偿金额降为l元人民币,但是坚持诉诸法律,控告对象扩及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同日。《第一财经日报》就富士康起诉该报记者翁宝、王佑名誉侵权一案发表第二次声明称:其法律后果由本报承担;报道不存在“不实报道”和“歪曲事实”的行为;针对社会上极少部分企业和个人以金钱为资本,践踏我国新闻自由的不法行径,本报将和其他同行媒体一道,在社会公众的支持下,予以坚决反击。  相似文献   

15.
“延迟学业去创业”的直接说法就是哪怕是功课全部“挂科”也要直奔创业而去,并且创业成功与否和学业的重要性似乎成了都可以忽略的因素。由此我们观察到的一个潜台词就是创业成了一个大学生天大的事情,乃至是沦为“一场游戏一场梦”也在所不惜。在当下喧嚣的创业话语环境中,这是一个流行的观点,更是被个体当成了实践的“准则”,如魏曦铭。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同理,创业之路更不相信眼泪。无论你是贫苦的大学生,还是有着骄人资本的“富二代”,试图脱离创业规律去凌空蹈虚,恐怕就离眼泪不远了。  相似文献   

16.
一、要善于学习和借鉴 建设银行经历了从国有专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到国有股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有很多好的文化元素积淀下来,成为今天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股改上市后,建设银行成为面向国际,国内的公众公司,倍受股东与公众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如何更有序、有效地推进,真正形成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以达到“外树建行形象,内鼓员工斗志”的目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和“怎么建设所需要的文化”等问题,找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参照系和新的标杆,与成为“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如此“内退”使不得陈桂申去年以来,有的地方在县乡机构改革中出现了“内退”现象,一些正值盛年的基层工会干部被“内退”处理回家。而他们原来所负责的工会工作却处在没人管没人问的状态。所谓“内退”,就是内部退休,是仿照近年某些企业的做法而来的,又与企业的“内...  相似文献   

18.
工行河南省许昌市南关支行在内控管理工作中。本着“管人比管事更重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抓内控,围绕“人”字做文章,积极实施“四个强化”,逐步建立了与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相适应的内控管理文化,全面提升了内控管理工作水平,2005年末,该行被许昌市分行评为内控管理工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别拿企业文化“忽悠”人》,文章分析了国内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民营企业把企业文化理解成CIS是形而上学;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理解成政治思想工作是没有体现经济利益;企业文化的“大师”们‘忽悠’了企业文化”。读后深以为然,确实有不少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搞成了标签式的表面文章,或者是玄而又玄的概念集成。如何避免玄虚现象,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确实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司治理是发源、成长、成熟于西方国家企业的一种微观制度安排,目前已经被普遍移植到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来。这种移植能否与我国具体国情、与各家银行具体行情、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企业治理传统和文化传统有机融合,关键不但在于“形似”,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制度,更在于“神似”,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