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从今年起,国家实施优质粮食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求缺口只能靠自己来解决,不能完全依靠进口来弥补。依赖进口是要担国际政治风险的。少数粮食出口国经常以粮食的武器实行粮食禁运,对粮食进口国实行经济制裁或政治报复。苏联在70年代和80年代曾多次受到美国粮食的制裁。伊拉克在海湾危机中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国内饱受食品和医药匮乏之苦。1989年“6·4”风波后,少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我国粮食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未能完成国家计划,粮食统销价比购价还低,刺激了平价粮的消费。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健是如何使工业品同粮食及制品之间的比价合理,合理调整利益关系达到粮食增长,从而真正做到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以及把粮食作为“农业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受可耕地面积的限制,粮价的改革已经成  相似文献   

4.
北大荒“粮食银行”及其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9,(3):22-23
北大荒“粮食银行”(以下简称“粮食银行”)是把粮食这一特殊商品和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以千家万户的农民商品粮为基础,以粮食企业为载体,将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粮食经营模式,简称“市场+‘粮食银行’+农户”经营模式,是集粮食储存、抵押贷款、粮食交易、粮食套期保值为一体的现代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 粮食价格双轨制和购销价格实行财政补贴,在当前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在短时期内无法完全取消,但也不能让其长久地存在下去,深化粮价改革势在必行。如果粮食价格全部放开,“双轨”价格一步並轨,这在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调,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新旧体制相互摩擦的条件下,势必引起物价高涨和经济生活的紊乱;另外,城市居民对粮食购销价格一步到位也难以承受。我们的意见是,在放开行业用粮的前提下,对粮食采取“一调一压”。所谓“调”,就是坚持对偏低的粮食销售价格逐年有限度地提高;所谓“压”,就是一次性压减城市居民平价粮供应口粮指标,用提高粮食销价增加的财政收入和压减口粮供应数量后节支  相似文献   

6.
粮食目标价格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冠来 《中国物价》2009,(10):28-30
中国价格协会在2007年承担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农产品价格课题.在课题报告中率先提出建立粮食三元价格形成机制。把目标价与市场价、最低收购价并列,作为我国未来粮食价格模式的三种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建立商品价准备金制度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对库存商品预计可能发生的削价损失从当期销售成本中提取削价准备金,用于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又明确为“存货跌价准备”。粮食企业应建立存货跌价准备金制度,以正确反映粮食库存价值和盈亏情况。在会计处理上,在资产负债表作为存货的抵减项目。在当前粮食总体上供过于求,敞开收购保护价品种的情况下,粮食的入库成本明显地高于市场价格,除了部分退出保护价的粮油品种外,粮食企业训存粮油普遍存在跌价损失,即使按后进先出法确认销货成本也无法达到顺价销售水平。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何搞活流通,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深化粮食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一项难度很大的、非常迫切的任务。本文谈几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粮食产业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一体化、市场化、优质化、产业化的特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国有粮食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争得一块较大的“蛋糕”,做大做强粮食企业?笔者认为,国有粮食企业应确定生产从“第一车间”抓起,收购向订单粮食延伸的思路,按照“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企业运作、粮农联手、产销衔接、共同发展”原则,把订单粮食作为粮食购销工作的“第一着棋”,贯彻粮食工作的始终,着力抓好“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价格双轨”名亡实存改革开放初,为了缓解巨大的商品供需矛盾,我国曾试行把同一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在计划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在计划外则按市场价格出售。这就是所说的“价格双轨制”。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官倒”、“倒爷”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1.
粮食巨头     
粮食在国际贸易中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世界粮食贸易额为401.86亿美元,1981年贸易量达21.400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从粮食自给国变为粮食进口国,而美国则一直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粮食巨头》一书的作者把粮食说成比石油更为强大的政治“武器”,虽不无夸张之处,但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粮食被作为一种“武器”来使用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象石油业的“七姐妹”一样,粮食五巨头(卡吉尔公司、大陆公司、安德烈公司、达孚公司和合义公司)已牢牢地控制着国际粮食贸易,而这五家公司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同美国农业的发展休戚相关。这些公司是怎样发迹的?它们有什么经营特点?美国是怎样使用粮食武器的?苏联大量进口粮食对国际粮食贸易有什么影响?对美国的经济又有什么关系?粮食五巨头在美苏粮食贸易中扮演什么角色?《粮食巨头》作者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饶有趣味的答案。读者则可以从中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侧面和国际粮食业中的某些内幕。《粮食巨头》于1979年由纽约海盗出版社出版,1980年由法国玛丽—海伦娜·杜马译成法文,由法国法亚尔出版社出版。本刊自本期起将摘登根据该书法文版译出的一些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粮食仓储企业除了从事粮食商品储存工作外,还承担粮食购、销、调、拨等经营任务。由于粮食经营购、销价格倒挂,粮食商品的调拨又是国家指令性的,仓储企业本身没有自主权,完全处于从属地位。粮食经营发生的政策性亏损和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均表现在粮食仓储方面。这就造成了经营量越大,粮食储存越多,亏损越多,费用越  相似文献   

13.
粮食作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战略性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迅速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粮食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供求矛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粮食流通问题愈发重要。因此,为市场性粮食收购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对商业银行而言不光体现了稳定社会的企业责任,也蕴含着潜在的商机。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在粮食流通层面上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与粮食行业开展业务,就需要对粮食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此,本文对粮食行业的业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信贷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深化粮改的新举措 2001年8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主要举措包括:加快粮食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完善国家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办法,完全包给地方,真正实行首长负责制。在实施上述最新粮改举措的同时,粮食主产区还要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要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步伐,使粮食企业真正成为“四自实体”;积极培育粮食市  相似文献   

15.
一、统一认识。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  相似文献   

16.
对建立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粗浅认识湖南省长沙市粮食局(410011)邓波湖南省长沙霞凝国家粮食储备库吴婀妮前不久,1996年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了“九五”期间商品流通工作的基本方针。把稳定市场、稳定物价作为商品流通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粮食企业改革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回眸24载风云变幻,从统购统销到联产承包,从粮食是特控商品、粮食市场是特殊市场到1992年放开粮食市场的巨大冲击,从1996年实行保护价、维护粮食流通企业主渠道稳定作用,到国家财政粮食挂账负担沉重,到粮仓假账空库问题,再到现在的企业改制,粮食企业改革在一路坎坷中进行了多次摸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客观地看,粮食企业改革在粗线条上我们已经知道了大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化取向,但是,…  相似文献   

18.
杨希玲 《致富时代》2011,(12):27-27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商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提高粮食流通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和设施现代化水平,对于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促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河南粮食物流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粮食粮食     
1998年12月2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李建中在省际边界毗邻地区粮食市场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宣布: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粮食市场管理工作初见成效,不法粮商违法收购粮食的势头基本得到控制,农村粮食收购市场总体上开始平稳运行。李建中副局长感慨地说:“曙光开始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1998年,围绕着促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夏收以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有50%以上,粮食主产区超过80%的工商干部职工投入粮食…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几个特点 我国的粮食购销体制,由于刚刚走出计划经济的框架,粮食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全,加之家大口阔,粮食起着重要的稳定社会、稳定民心的作用,行政参与色彩较浓,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