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横向比较,由于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和周边省份工业增长十分迅速,我省刚好处于工业增长的低谷地带,其工业总量规模在全国的位次趋于下降,差距较大。概括起来,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以下主要难点和矛盾:  相似文献   

2.
对我省工业技术进步的测算及分析朱孔来/山东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工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究竟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在我省工业经济增长中各起到多大的作用,一直没有具体测算分析过,为此,我们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增长速度方程,对此...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我省工业迅速壮大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但由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偏低,工业存在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等发展短板。如何提质增效,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亟待破解的制约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加大科学发展力度,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节能减排创造了重要条件。本文依据“十一五”时期以来我省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现状,就新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对节能减排产生的深远影响,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情省力》2007,(6):12-15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工业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工业的发展,带动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但是,我省工业发展中也存在着比重低。产品竞争力弱,分布不均衡等等诸多问题。在全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实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工业发展步伐。这也是我省扩张经济总量、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理清发展思路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路就是出路。思路清,出路明,思路不清就没有出路。把握省情的目的是为了理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下,辽宁省发展的出路才会真正搞清楚。 一、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发展思路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用改造、开放、开发促发展,主要通过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促进国企改革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6.
孔祥麒 《发展》2011,(10):1-1
“十一五”时期,特别是2008年全省工业强省大会召开以来,是我省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省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最为艰难、最不平凡的时期,也是工业发展最好最快、最值得总结和评价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福建工业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吴城一、回顾1994年,福建省工业科技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和政策,按照江总书记视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和“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我省工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促进了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选...  相似文献   

8.
我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及对策谈丽萍/山东省汽车工业总公司一、我省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我省汽车工业自五十年代开始生产黄河载重车以来,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初步形成了生产重、中、轻型汽车及改装车、发动机、摩托车和零部件等多车种、专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外向型经济人才,使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为我省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就业渠道,加快了经济发展。到2000年底,全省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677家,协议外资额55.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达31亿美元。近年来,我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外资,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了企业经营机制。从调查看,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了企业经营机制。从调查看,经过努力,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1991年我省国营工业经济效益的分析1、1991年工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从纵向对比看,1990年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处于低谷,下半年才逐步回升,因而企业经济效益也下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实现利润大幅度下降,亏损额猛增至10多亿元,工业产品大量积压。1991年随着生产上升和市场销售逐步回复正常,工业经济效益也比上年有较大的好转。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国营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8  相似文献   

11.
鲜静林 《发展》2009,(5):25-26
近年来,甘肃省的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2003年以来由于坚持贯彻落实工业强省战略,使得全省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起色,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的拉动力达到52%,工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60%。同时由于工业发展,不仅城乡就业增加,而且使我省出口每年增长38%。实践证明,发展工业是强省富民的必然选择,应当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相似文献   

12.
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新中国建立后,重庆的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六大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建国以来,特别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以来,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配套完整、实力雄厚、和谐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 ,毗邻港澳 ,改革开放以来 ,“三资”工业企业高速发展 ,对我省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 ,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2007年全省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3.3%;;从业人员占74%;利税占42.2%,每年出口创汇占22%。中小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活跃城乡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最新的调查,全省70%以上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直辖以来,重庆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牢固树立科学全面协调的发展观,加大改革开放工作力度,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工业布局,促进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轻纺工业获得了长足地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与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轻纺工业已成为我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基础,是自治区国民经济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以前,我省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几乎为零。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趋于优化。1999年.初级产品在全省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已降至15.5%.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84,5%。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出口逐渐成为我省外贸出口商品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滚动发展,特别是从96年以来连续五年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益比过去有了显著提高,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进入了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冶炼、铸造、建材、化工、玻璃加工、煤焦等为主的支柱产业群体。  相似文献   

19.
李红  王欢 《新疆财经》2009,(5):13-17
解放前,新疆的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新疆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更是新疆工业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本文通过对新疆工业发展历程的回顾,阐述了新疆工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即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导,以纺织、轻工、建材、钢铁、电力为支柱,包含煤炭、食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等门类较为齐全、产品丰富、特色鲜明的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与浙江省民营工业企业的绩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谭向周 《南方经济》2005,(11):100-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工业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发展还是很不充分的。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和浙江省民营工业企业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