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程。近年来,阿克苏地委、行署始终将创建农村信用工程作为破解农牧民贷款难题、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农村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落实支持“三农”政策中,应通过实施“农村信用工程”,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证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仍然面临着信贷资金供求不足的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农发行信贷品种单一,农业银行支农乏力,农村信用负重经营,农民贷款难。启动农村信贷资金的策略:一是尽快确立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减轻其历史包袱;三是适当扩大农发行业务范围,增加国家基础货币对农业的投放;四是强化服务功能,简化贷款手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严格执行优惠利率,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主要有,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以及支农贷款利率的相对过高等。  相似文献   

5.
一、以农户"贷款证"为载体,大力推行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在贯彻落实支持"三农"政策中,应通过实施"农村信用工程",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证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贾斌  赵军 《金融纵横》2004,(10):54-56
一、灌云县农村信用创建工作现状 1、农民信用意识明显提高。随着农村信用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民守信观念显著增强,特别是农户《贷款证》的及时发放,有效缓解了守信农户的贷款难问题,及时帮助了大部分农户发展了农业生产项目,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而信用户评定工作更是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有效联系,减轻了农村信用社收贷收息负担。多年以来,该县发放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7.
王雨舟 《济南金融》2005,(12):12-14
农民贷款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商丘市开展农村信用工程的调研,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必须创新机制,为农民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从组织体系、制度设计、利益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商丘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推广农村信用工程应注意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贷款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商丘市开展农村信用工程的调研,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必须创新机制,为农民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从组织体系、制度设计、利益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商丘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推广农村信用工程应注意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突破农村信贷担保瓶颈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银行放款难、农户还款难、银行收款难的四难问题。主要原因是农民担保物缺失,农村信用贷款担保机制不完善。如何成功突破担保瓶颈,完善担保机制是发展农村信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主要表现在:金融信贷供给萎缩;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产业导向引导贷款投向;支农贷款发放渠道单一,金融支农后劲不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1.
旺堆  张伟 《西南金融》2002,(3):33-35
本分析了农行西藏分行农牧户贷款证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农牧户贷款证是解决西藏农牧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农行西藏分行各级分支机构应紧紧围绕西藏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好农牧户贷款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是拓展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解决农民贷款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有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作通过调查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在开展农户联保贷款的同时,相继尝试建立了各种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实践证明,通过衣户联保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运作,在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保障金融对“三农”支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客观上危及农村信用担保业的稳健发展。本文从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缺陷以及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着手,探索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建设问题,并试图籍此找到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是以促进“三农”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推进农信社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农村金融秩序的一项系统性服务工程。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开展得好,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信社自身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信用普遍存在着贷款“两难”的问题。一是农民贷款难。现在农村信用社是贷大不贷小,贷富不贷贫,多数资金都贷给了企业和农民大户。真正贷到普通农民手里的很少。有时虽贷到一笔款,但是由于提前扣除利息、承办人索要回扣等,最后实际到手的资金已所剩无几。二是农村信用社放贷难。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甘肃金融》2009,(7):46-48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农村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影响农村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农村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信用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成为农民"贷款难"的主要问题之一,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改进信贷支农服务,让农民贷款不再难,在服务"三农"中实践"三个代表",鄂城区联社2001年9月份在花湖镇华山村开展"农村信用工程"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今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农村信用工程",并配合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截至四月底,全区共计下发农户调查表6万余份,收回5.5万份,  相似文献   

18.
农户贷款难、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河北省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点,通过进行试验区建设,分析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有效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三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肇庆县域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情况调查显示,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机制的建立对缓解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支农服务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采集机制不规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明确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信息采集主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此调查基础上,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机制进行了设计,并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机制的建设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邢辉 《金融研究》2008,(9):I0082-I0086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不断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为此,我们组成调查组,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