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挑战,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日趋多样化,这些思想认知特点决定了要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旨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世界当代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三代领导人发展学说的新发展;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作为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问,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历史主体与历史客观之间的逻辑互动,是历史理解与历史批判以及历史阶段性与历史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内蕴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科学追求与价值追求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必然有着特定的价值指向。从根本价值指向看,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从主体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服务;从实践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体现着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需要,并规定着其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最新成果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命运;总结和概括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逻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延续和超越的基本方向,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真正融入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这个主题,本文认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尚未实现实质性进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个性特色研究还欠"火候".该领域研究思路目前的"尴尬"直接影响了其进展.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定位、构架、称谓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家风建设是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的既符合时代特性,又符合发展要求的道德构建形式。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逻辑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精神动力,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方向指引。家风建设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制度的遵守和价值观的确立、政党永葆生命力与纯洁性的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始终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主体论构成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出场逻辑,马克思主义人学正义论构成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论构成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人学全面发展论构成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实践逻辑。深入探究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有利于科学揭示党和人民百年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10.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问过程属于我国当代主流文化。追问既要看到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一致性与它们之间的层次性,更要洞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新的生长点——把握马克思主义主旨,瞄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性”或“现代性”的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一开始就与中国的现代化进行强烈而自觉的互动。其间,离不开先进中国人的“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是“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而“文化自觉”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现中国化的一种必需。这既是社会学学科的品格使然,更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并不意味着对异域思想文化的鄙夷和拒斥,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是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主性在思想文化上的必然反应。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准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问题为研究起点,整体审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其指导思想,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这一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起着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判断时代特征,着力回答时代课题,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形势的飞速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内蕴的批判精神是其永葆活力的源泉。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鼓励知识分子勇于担当批判的重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深刻理解、系统把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理论中心、以实事求是为研究宗旨、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归宿等时代特征,对于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党中央新近提出的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特点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引入认识论。明确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大众。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是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关切。关注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切入点,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