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女性解放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关,它把其所处的客观社会背景和女性主观的解放需要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道路。女性解放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国家干预经济的本质在于补救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关键在于使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和制度不断更新.后发国家中国家干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世纪后半叶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进程中,目标明确、手段有力、措施正确的国家干预,是日本获得成功的各种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都失败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唯一必然的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历史气贯山河,每一步都凝结了无数中华英才的智慧和勇气,但从今天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却难辞片面之嫌,主要表现在社会的单向度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的缺失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许多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为人们所认同,这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落后的思维方式。能否使之向现代和科学的方向成功转换,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化进程总体进展良好,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综合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各省(区、市)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很不平衡,对全国的贡献率也有很大差别。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且在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各个领域都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着很强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家庭现代化最终必然表现为人的现代化。目前中国人仍然只有老百姓意识、臣民意识, 而缺乏公民意识,这是制约现代化大业的深层次障碍。“公民”不仅仅是个法律上的抽象概念,更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公民文化和合格公民是社会和家庭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把公民意识教育落实到家庭和社会中去,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奉公守法的公民。  相似文献   

8.
西部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五”时期是西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三线”建设是西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是西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西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模式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最重要的指导模式。但目前这个现代化模式中的关键概念有所模糊.需要对邓小平现代化模式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澄清。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是在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下,充分地实现法制、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走的是既全面吸收西方,又坚持中国本位列现代化之路,既反左又反右的“中道”之路。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农业基本条件与我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通过研究日本促进农业发展系列政策,审视我国当前的政策措施,得出我国需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差别化经营的农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日本现代法制化的形成原因的分析,得出日本法制现代化主要是基于民主宪政体制的确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之需、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并存及现代化产业队伍的壮大这四大因素,进而得出日本法制现代化的特点,最后提出其对我国现代化法制建设的一些经验借鉴,以期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开始,50多年来农业经济学界的农业经济政策研究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显示出广泛性与针对性、学术性与现实性、总结性与前瞻性特点,推进了中国农业经济学学术研究进程,奠定了不同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基础,并最终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研究归纳。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标志与中国现代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现代化必须对现代化含义和实现标志有一清晰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对现代化的研究。现代化实现标志主要有十方面内容,按照现代化实现标志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分析,中国目前只进入了现代化中期,离现代化实现还有较长距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平衡思维方法分析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深入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建国初期三十年,基本上是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计划主导的、 以政治为中心和群众运动方式实现的大跃进,目的是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实际效果是欲速则不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基本上是全国追逐财富活动,是市场主导的、 以经济为中心的、 全社会参与的追逐财富的大跃进,目的是全面实现小康,实际效果是欲富则不仁.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还包括平衡发展思想,在发展目标上不仅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还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发展理论和政策体系,多用平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反思近代日本现代化的特点,会增加对这个给东亚带来巨大伤痛的民族,为何崇尚武力的了解,从中发现军事实力与大国崛起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税收现代化之间内在联系紧密,因为人是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通过分析税务人才现代化的内涵与意义,进而从思想观念现代化、专业能力现代化、创新能力现代化分析税务人才现代化的具体要求,最后从管理认知现代化、考核评价现代化、激励机制现代化、平台管理现代化分析税务人才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印度现代化的道路在整个发展中国家独具特色且具有典型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和论述印度自独立至今60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其政治体制的形成与特色,经济模式的选择与绩效,文化转型的路径与知识分子作用等方面,以此来勾勒和揭示印度现代化发展的概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由于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节奏把握不足,演绎出多重结构性问题,所有结构问题的核心在于不同层面的价值实现与效率实现。劳动的价值实现程度反映在劳动价格平衡化和劳资博弈过程。文章从结构、效率和价值三个层面分析我国结构转型中劳动配置平衡化的物价效应,发现价格调整是技术逻辑下的价值平衡突破和市场逻辑下的价值平衡化过程,劳动价值平衡取决于劳动配置的再平衡,因两部类生产的技术效率非同步性,劳动配置平衡通过劳动价格上涨影响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效率追求,而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是适应绿色价值取向下的价值重塑与破解劳动低效率配置瓶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中国现代化目标与标准作了全面研究,论证了邓小平现代化战略目标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现代化战略阶段性目标即全面小康社会,研究了现代化标准的存在性和其信息支持系统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并对现代化理性标准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一国总体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所依靠的因素构成,其中增长因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制度性遗因素,如内涵、转变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