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力资源退出是指雇员与雇主之间结束雇佣关系,员工离开原组织的行为。员工离开企业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员工的自愿离职,这种形式是由员工主动发起的;第二种是员工的被动离职,这种形式是由企业发起的。被动离职又分为解雇和裁员两类。  相似文献   

2.
工作嵌入与员工自愿离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自愿离职主要由员工本人做出,员工主动提出离开组织的行为,即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辞职。员工自愿离职对于组织来说因其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会对组织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尤其是核心员工的离职;对于员工个体而言意味着原有一切关系的中断,从而导致原有利益的损失或牺牲,同样将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员工自愿离职无论对于组织还是员工个体而言都具有较大的震撼性。也正因为如此员工自愿离职现象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影响员工离职意向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永安  王芳 《企业经济》2006,26(6):42-44
员工离职意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综合中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员工离职意向的因素可分为员工个人自身、与组织和工作相关、环境等三大类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发展的关键,潜藏于"人"身上的资源,在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对组织的认同。员工自愿离职是指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过高的离职率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成本负荷和使企业竞争力下降。离职倾向是判断员工离职行为的最佳指标。研究离职倾向应把重点摆在员工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如工作满意感等),为此,本文运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样本检验员工满意感与离职倾向相互关系,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离职率高是近年来企业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员工离职对组织和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都对离职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大部分学者是以态度因素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离职意向的产生,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新的视角解释员工离职,如"工作嵌入模型",这些研究可为企业构建预防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员工流动是指人们被一个组织雇用或者离开这个组织的行为,根据员工流动方向可分成流入和流出两种情况.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的需要而进行招聘或解雇员工,或是员工由于自己本人各方面的考虑而选择求职或离职某企业,从而造成了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问题.企业对于本身决策导致的员工流动,往往比较容易控制.而对于员工的主动离职则难以控制,因此应该重点研究和分析员工自愿离职问题,加强员工流动造成的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的控制.本文以某集团试用期员工流动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该集团新员工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刘业政  王卫  赵勇 《价值工程》2007,26(11):29-31
通过对国内制造型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的人口学变量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户籍、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工种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三类员工,学历与离职意向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年龄等因素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在生产线员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表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江涛  方涛 《企业导报》2013,(10):223-225
新生代员工已经成为企业员工队伍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其离职率却非常的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员工的离职倾向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结合新生代员工的个性特征,归纳出组织承诺因素(包括组织因素和工作因素)和个体因素(包括个人信息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的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员工离职是指从组织中获取物质利益的个体终止其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长期以来的离职研究主要从个体层面探究员工主动离职的决定因素和决策过程.本文在梳理以往离职研究在个体离职模型、群体离职和离职后果等方面进展的基础上,识别了离职研究的多学科背景及其对管理学视角下离职理论的启示,最后分析了离职研究未来可能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应用领域,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员工心理资本是指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积极性核心心理要素。从心理健康角度关心员工已经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上海高星级酒店员工的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等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星级酒店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离职倾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也有积极的影响。高星级酒店组织层面应重视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和调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可以将影响我国员工离职倾向的关键变量在微观层面划分为组织因素、工作因素、个体因素、个体与组织匹配性因素等四大类,文章对我国员工离职倾向因素进行详细概述。  相似文献   

12.
杨华  李磊 《企业活力》2009,(6):27-29
一、离职问题主流理论回顾 员工离职是指“从企业中获取物质收益的个体终止其成员关系的过程”。对员工离职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最早介入此项研究的是经济学家,他们主要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考察社会经济因素诸如失业率、劳动力市场等对员工离职的影响。与经济学家不同的是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家,他们从企业和个体的微观角度对员工的离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龙 《人力资源》2015,(3):52-53
"两率"区别何在员工流失率反映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的被动解除。所谓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这种流出方式对企业来讲是被动的,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流出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因而又称之为员工流失。员工离职率反映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结束。员工离职在性质上可以分为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员工和集体性裁员。在离职种类中,退休是对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雇员的一种福利待遇,在正常环境下,其数量和比例具有可预期性,其发生对于企业更新人员年龄结构具有正面价值。集体性裁员只发生在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4.
在问卷抽样调查基础上,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酒店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员工后续行为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酒店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样的,酒店员工满意度对员工离职意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员工工作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验证和丰富员工满意度理论研究体系,还可为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核心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工作嵌入理论从工作因素和非工作因素两个方面对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更加全面的来研究核心员工离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犬儒主义视角,以安徽省数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员工角色压力与离职现象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研究表明:角色压力、组织犬儒主义、离职意向呈正相关关系。且组织犬儒主义作为角色压力与离职意向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7.
"80后"员工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文章以189名"80后"员工为样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80后"员工不同类型工作价值观对人际促进、自愿离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8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对人际促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自愿离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通过模型比较,我们还发现,持有社会型工作价值观的"80后"员工对人际促进正向影响最为显著,持有内隐型工作价值观的"80后"员工对自愿离职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梁川 《物流技术》2014,(21):323-326
采用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冲突、离职意向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来自物流业的416名员工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员工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冲突与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增益是独立于工作→家庭冲突的变量;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意向和工作满意感都有正向作用,且对离职意向有更大影响;工作→家庭增益对工作满意感有正向作用,对离职意向有负向作用,且对工作满意感有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6,(2):158-162
员工离职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然而情绪管理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组织情绪管理内涵进行界定,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情绪管理的三个纬度分别对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分别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在组织情绪管理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冲突、离职意向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来自物流业的416名员工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员工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冲突与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增益是独立于工作→家庭冲突的变量;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意向和工作满意感都有正向作用,且对离职意向有更大影响;工作→家庭增益对工作满意感有正向作用,对离职意向有负向作用,且对工作满意感有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