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翔  张超越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315-316
我国分布有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以覆盖广、厚度大著称于世。湿陷性黄土中的桩基在浸水后产生的技术问题早已为工程界所重视,随着国家建设规模的扩大,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中的桩基越来越多。分析了大直径空心混凝土灌注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盆地是我国主要的黄土分布区,黄土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在一定压力下浸水产生湿陷的土称湿陷性黄土,不产生湿陷的称非湿陷性黄土.该区湿陷性黄土发育,湿陷土层分布厚,湿陷性强,地基处理难度大.近年来,在该地区使用的综合法地基处理地基以其经济、实用性在吴起--延炼输油管道靖安首站中的充分应用.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根据复合地基理论,探讨了挤密成孔法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中的应用的技术关键问题,并采用正三角形的布点方式,利用夯实水泥土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管道输送作为常用运输方式,其铺设对地质条件、设计、施工管道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结合实际探讨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灰土及砂垫层处理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及其危害,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针对某高速中湿陷性黄土地基段落,对灰土挤密桩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是黄土的一种特殊工程地质性质,由湿陷变形引起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是黄土地区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某住宅楼地基土含水量及墙体裂缝特征的分析,发现黄土湿陷性是该住宅楼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各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比较并结合场地条件,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地基进行加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强,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速度近年未有了很大的提高.众所周知的西安咸阳机场安检楼工程,以及西安市某汽车客运中心地基都是灰土挤密桩基础.因此,对湿陷性黄土的土性及处理方法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西部地区最为广泛采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方法--灰土挤密桩的承载机理与施工控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桥梁桩基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施工。鉴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积极探讨公路桥梁桩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具体应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我们即从对湿陷性黄土的简单认识入手,分析公路桥梁桩基在湿陷性黄土具体应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黄土工程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土地区路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黄土填筑路基的施工要点,以确保经过处理后的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满足变形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湿陷黄土由于土质较为柔软、物理结构较为疏松导致在黄土地区的工程在地基处理方面存在不少难题。如何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工程建筑的安全性成为在湿陷性黄土工程的主要施工问题。本文就自重湿陷黄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此为我国自重湿陷黄土地基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瑞 《科技转让集锦》2011,(12):199-199
黄土是第四系以采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土,我国黄土的主要磅布地区在北纬33°到47°之间。总面积达63.5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为180-200米。天然黄土受水浸湿后,在自得压力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急剧而显著的下沉,这种现象称其为湿陷性。本文就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勘察及处理方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典型的宁夏南部地区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实例,阐述了素土挤密法地基处理设计方法和检测手段,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湿陷性黄土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本文简要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机理,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土层压缩性,可以采取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该方法施工方便、快速有效、节约投资,根据务击类型不同,强夯法处理地基与桩基相比可节省投资50%以上.因此,此方法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为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确定合适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马玉忠 《市场周刊》2020,(13):0230-0230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土体为湿陷性黄土,当湿陷性黄土路基含水量较多时,承重能力以及抗形变的能力较差,通过强夯法处理后,可以有效增强路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点以及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工作原理,对强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工艺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能级强夯主要指每次夯击能在6000KN·m 以上的强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高能级强夯法,可有效增强地基土的均匀性与强度,有效改善压缩性能,消除湿陷性,效果良好.另外,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采用高能级强夯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材料、工期短等优势.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阜朝高速公路工程中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具体实践,对冲击碾压处理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冲击碾压法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伊犁谷地的山麓地段分布有大面积的风成黄土,这些形成于0.9-0.6Ma地质历史时期的风成黄土具有含水量低、孔隙比大、湿陷性等级高的特点,对伊犁谷地山麓地段的工程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伊犁谷地风成黄土的分布、工程地质特性的初步分析研究,为工农业生产与工程建设在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方面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地基情况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基础处理常规方案(灰土挤密桩)进行简要的介绍。从它的适用范围,设计注意问题,以及施工问题几个方面做一些关键点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地基情况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基础处理常规方案(灰土挤密桩)进行简要的介绍。从它的适用范围,设计注意问题,以及施工问题几个方面做一些关键点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