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业的本性,是由于“逆向选择“、“道德困境“等因素引发银行整体流动性不足而产生的.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引发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理也是多方面的,单靠市场手段与金融机构自身调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金融脆弱性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突发性,其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深刻的,因此,政府拯救金融脆弱性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论金融安全区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安全是相对于金融危险而言的。金融业在其貌似稳健的外表掩饰下存在着难对克服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根源于金融业务动作的自身特性。一旦失去某种平衡和支撑,这种脆弱性就会演化为风险损失,引发金融危机。因此一个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而不至于使危险变为现实的安全保障系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不同形式的外国资本流入中国.不同形式的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外国证券投资是最受质疑的一种外国资本形式.银行体系脆弱性是金融脆弱性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建立外国证券投资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模型,来探讨中国利用的外国证券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结论反映出外国证券投资增加了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1991-2000)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 ,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论研究和量化分析也越来越多。金融制度学认为金融脆弱性就是金融制度的脆弱性 ,归根结底金融制度自身的特点和缺陷是其脆弱性之源 ,是内因和外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 1991- 2 0 0 0年中国金融脆弱性程度的量化分析结果发现 :近 10年来中国金融脆弱性水平大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10年中有 6年处于脆弱性程度令人关注的状态 ,金融脆弱性状况不容乐观。积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 ,实施金融分化战略 ,转变金融活动管理方式是当前中国减轻既有金融脆弱性 ,防止金融脆弱性的进一步加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分业和混业"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瑞波  刘江会 《当代财经》2004,(3):47-49,62
传统上对构成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理由——“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应该得到澄清。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认为混业经营会加剧银行体系不稳定性并危及金融安全的理论根据不足,并且缺乏经验支持。因此,基于“银行体系脆弱性”角度考量的分业经营理念应该加以修正。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中国而言,金融管理体制由分业模式向混业模式的转变也将只是一个时间和时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金融脆弱向金融危机的转化速度大大加快,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金融业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稳定安全的金融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金融脆弱性形成机制,并从三个方面概括了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来源,然后分析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现实表现,最后给出建立金融稳定制度的政策建议,这对于防止金融脆弱、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增强我国金融机构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英富 《技术经济》2006,25(9):110-114
金融深化的基础是管制与竞争的均衡。计划体制下,国家对金融业一直采取国有控股或国家垄断,因而产生民营银行压抑现象。市场化改革显化了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的摩擦,因而民营银行发展在金融深化中具有现实性,也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从竞争的角度看,放松民营银行进入壁垒,有助于金融业适度竞争,同时也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金融本身的脆弱性说明银行民营化过程也是管制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宋建忠  韩英  齐永兴 《技术经济》2006,25(5):39-41,58
金融脆弱性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通过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解决实现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金融脆弱性的根源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对金融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收集了近10年关于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文献,从金融脆弱性形成的原因、金融脆弱性的衡量指标及现状、金融脆弱性到金融危机的演进机制和进一步研究展望四个方面对中国金融脆弱性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为研究中国金融脆弱性问题的学者提供文献帮助及启发。  相似文献   

10.
泡沫经济现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金融现象,是一个国家的金融业在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监管不力等原因使虚拟资本超比较扩张的结果。在中国入世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袭涌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日本泡沫经济的有关特征和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提出警惕中国出现泡沫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由80年代美国金融业出现的问题所引发的理论界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反思和政府相应出台的调整措施,然后从银行的脆弱性角度分析了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并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和金融监管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都给中国的金融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由80年代美国金融业出现的问题所引发的理论界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反思和政府相应出台的调整措施,然后从银行的脆弱性角度分析了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并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和金融监管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都给中国的金融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考察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实环境决定了中国金融业必然要实行混业经营,但现有的分业经营的法律制度又不能“朝令夕改”,中国金融业如何应对?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现有的金融业格局的基础上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如何防止其体制性弊端,如何监管等一些问题都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 《经济经纬》2005,(2):142-143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加强,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性日趋强化,从而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从本质上反映了各国金融业和政府制度面向新的前景而作出的相应战略性调整,初步展开了21世纪世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态势。这种态势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外在的要求。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将在WTO的框架下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业也要走向世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成长壮大,这就要求中国金融业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15.
SARS对金融业的冲击路径及其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志文 《财经研究》2003,29(8):58-63
本文运用现代冲击理论,首先就SARS引起的金融冲击及其作用和传导机制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然后从6个方面对SARS带来的金融冲击进行了初步估测。文章认为SARS实质上是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的始于卫生领域的外部真实冲击,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真实冲击,随着时间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减缓金融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走出"分业经营"的体制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7.
洪建捷 《经济师》2013,(1):35-36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相关政策的推出是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尝试和探索,金融业引入民间资本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进入障碍的降低,影响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与行为,进而提升金融业的绩效。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动,中国金融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建立起支持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监管,这一改革方向将在长期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与金融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匹配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系统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因其独特的低成本和普惠性优势,能够给贫困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显著缓解家庭低水平贫困脆弱性和高水平贫困脆弱性,而且对缓解高水平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更好,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显著减缓城市家庭和东中部地区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却对农村家庭与西部地区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显著增加效应。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推动创新创业以及拓宽投资增收渠道,对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和降低贫困脆弱性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融动荡越来越频繁,破坏性越来越严重,冲击后果往往殃及整个世界。如何面对这种新情况?伴随金融脆弱性概念的提出,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亦日趋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脆弱性(1991~2000):综合判断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论研究和量化分析也越来越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1991-2000年中国金融脆弱性程度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分析;并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脆弱性的进一步加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