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财政的基本职能,不同经济学派有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学派倾向的观点是收人分配、资源配置、经济监督三大职能。财政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不斯调整和改进财政职能,促其优化、合理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各底,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走出发展时滞空间,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热点话题,而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即收人分配,资源配置)是经济调整的重点和核心,而应与前两大职能并行的监督职能,在运作中却显得滞后和乏力,这也是政策落实迟迟不能达到理想预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25):71-73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政府债务平台逐渐从一个新生事物变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政府干预学派认为政府债务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自由竞争学派并不欢迎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干预。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并不等于完全放弃政府干预。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化过程中,应该赋予政府更多的职能。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在战略决策、法律支持、政策环境、协调功能、服务功能以及产权改革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并不等于完全放弃政府干预。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化过程中,应该赋予政府更多的职能。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在战略决策、法律支持、政策环境、协调功能、服务功能以及产权改革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度的转变,从当前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在新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综述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中,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认识与研究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重要的学科基础问题。经济学界的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们都有各自的学说看法,有些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编辑立著。在回顾经济周期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学习各学说流派的内容并探析理论发展演进的过程,比较探析得到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拓展在思考研究经济问题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曾指出要"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因为创名牌既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又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结合点和战略措施。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要想使我国民族工业产品能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名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打造中国的名牌,我认为,单靠企业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政府与企业联手,共创中国名牌。 1.政府在创建名牌方面的作用和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世界上现在存在两大不同观点的学派,一是以亚当·斯密理论发展而来的新自由经济主义,主张完全靠市场调节,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通过市场作用调节,经济能走向健康发展;一种是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其实质内容就是国家干预,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调节。2001年度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名经济学家都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中有两名与  相似文献   

8.
预算审计体制改革研究:反思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审计是纳税人监督政府的“制度装置”,其基本职能在于为立法机关和纳税人监督政府经济行为提供信息。从“经济人”前提出发,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有关预算审计体制改革的各种不同观点,比较不同思路,结合新的预算法论证“立法型”审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的监督问题,长期以来都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特别是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淡化(甚至是取消)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的监督的观点甚为流行,这也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本文就当前情况下我国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监督的必要性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干预是以确保市场在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为前提的,政府行为在资源配置上只能是市场机制的必要的补充者和引导者,处于从属地位。由此决定了政府在履行干预经济的职能时,必须遵循下列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逐步加强,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这一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逐渐激化的倾向。在新的运行机制中,政府应该如何调整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干预国民经济活动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转型期政府调节经济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政府在经济转型时期的角色定位问题,最后得出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易毅  余甫功 《企业导报》2009,(4):114-117
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和经济理论界对其根源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关于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金融体制、经济增长与发展等话题的文献资料都和本次金融危机的讨论分不开关系。然而,无论是"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还是其他种种不同学科、不同视野的观点,都难以形成一种让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在综合分析各种危机根源说的前提下,认为美国市场体制的矛盾和国际货币体制的缺失是本次危机的体制根源,在此基础上不当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危机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在危机状态下的包括直接托管、股权收购、增资扩股、债务担保在内的政策,直接干预是其在危机中对金融市场职能的体现,后续创造和监管金融机构等相应的社会制度改革体现为政府的制度建设功能。  相似文献   

13.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项与社会、经济、政治等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的系统工程,但是无论如何转变,科学的定位都在这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市场经济职能界定的基础上,从经济管理理念和经济管理活动两个层面就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科学定位进行了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如何搞活国有企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这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政企还没有真正分开,政府的经济职能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使国有企业不能独立成为市场的主体。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笔者就此做以简单的论述。 一、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根源所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转变传统的管理职能,放弃对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履行政府本身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不再是生产者、经营者、企业活动的管理者。然而,现实政  相似文献   

15.
创新导向型财政政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竞争能力,关乎民族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派、演化经济学派、制度经济学派、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及集群理论等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解释了财政政策干预创新活动的必要性。本文对创新导向型财政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冯兰 《中外企业家》2009,(16):21-21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运行方式还是在政府职能机构的构建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和哈耶克关于政府失灵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研究中国的政府失灵问题的原因、表现及救治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体制上,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定位不清使地方保护主义不可避免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特征和意识形态刚性,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没有理清,即地方政府应该干什么、怎么干都不明确,政企、政经不分。在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中,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还是比较普遍。党委、政府常常越位,替代市场,干预和帮助市场微观主体决策。正因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没有准确的定位,而地方政府又不可能主动削弱自己的权利,反而进一步强化这种已有的权利。这种错位的权利在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的政府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让其经济职能面临了窘境,这些窘境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政策、政府经济管理方式、法律和政府体系这几方面的内容。从目前相关文献比较权威的观点来看,这些观点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结构主义观点、新古典学派观点、市场失灵派观点、层次分析派观点等等。这些不同分析派的观念针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提出了发展的目标,同时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采用了利益分析的方法来简单探讨了国家职能的范围问题。首先是结合各个主要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的状况分析了国家发挥职能的必要性;其次是分析国家职能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最后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确定国家职能范围的标准或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已进入到高速推进和风险挑战共存的阶段,风险社会下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本文对风险社会下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时代意义;政府社会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现实路径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