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糖酒会上,各种品牌的酒水映入眼帘,在花花绿绿的色彩映衬下仿佛争抢着与经销商对话交流,短暂的三五秒时间中,人们更容易被那些色彩和谐的包装所吸引。因为从心理学上看,色彩产生的视觉印象是各种感官印象中具有先人为主作用的,占注意力的80%左右,先于形状、味觉、手感等其他感性认识的形成。色彩在酒类包装上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召力和表现力,在包装设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商品包装在销售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在满足于温饱生活,而对商品越来越挑剔。同类产品越来越丰富和专业,品牌形象要注重在包装上,更能突出产品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影响下,消费市场开始倡导“绿色包装”,使产品与包装材料向着无污染方向发展。商品包装要充分体现鲜明的个性,不单单要靠图、文、色彩,还要反映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更为重要的是商品本身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商品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重要性。总体上说,艺术风格应具备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应根据消费者求新、求奇、求变的心理,不断采用新构思、新设计、新材料、增强消费者的新鲜感,诱发购买欲。通过精心设计,使包装设计的艺术风格与实物风格协调,相当益彰,深刻反映固有特色魅力。包装设计趋势,是与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变化相同步的。它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着科技的发展,它受人们生活口味及欲望变化的牵制,同时引导着生活方式的转换。通过包装设计风格的体现,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完善。  相似文献   

4.
肖凭 《消费经济》2005,21(5):18-21
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实用,到既注重实用但更追求心理愉悦。心理营销越来越引起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关注。国内企业如果巧妙运用色彩的心理功能,设计精美的商品包装去赢得顾客,赢得竞争,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合理利用色彩的印象功能、把握好色彩的联想效应、依据色彩的商品性,运用色彩的多元性、尊重色彩的民族性、关注色彩的流行性,这是当前进行商品色彩包装设计的有效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峥 《消费导刊》2009,(5):216-216
传统文化符号是现代包装设计民族风格的基础,随着材料、造型和色彩的不断突破,这种具有时代感的民族风格的再现必将引导着未来包装设计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商品包装中的色彩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燕 《消费导刊》2009,(18):212-213
商品包装是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嫁衣",其作用不仅是保护产品和便于携带,更重要是起着无声推销员的作用。色彩是商品包装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心理因素,因为它能从感情上吸引人们,并具有吸引注意力、实现潜在顾客的愿望。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色彩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色彩表情,色彩联想,色彩象征三个方面。设计师在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时,必须考虑色彩心理的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包装产品由原来的追求美观实用发展到了今天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新阶段,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节日的内容赋予到包装设计中,能使商品的民族色彩更加浓郁,还能增加节日的热烈氛围。针对不同节日的市场销售方式与包装设计的有机结合可有力地提高商品的竞争力与销售力,同时可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色彩在商业活动中潜力的认识加深,色彩已经从一个商业空间设计、商品造型的附属物而慢慢走向前台,色彩本身也正作为一种消费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9.
当今国际市场是个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消费在选择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注重对商品的精神需求和个性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商品时,结合包装色彩的象征寓意,来满足人们在购买这层意义上的感情需要,所以成功地使用包装装潢的色彩能有效地诱发消费购物动机中的感情冲动,通过视觉作用,使购物对商品产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如何发挥包装装潢的色彩对出口商品销售的作用,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的销售,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包装设计,仅仅从商品的造型、结构、功能以及色彩等专业设计角度出发已经不够,还要以迎合市场、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需要为中心的包装。所以,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研究的结合显得越来越重要,好的包装设计除了要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着重研究消费心理并融入设计,只有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才能使该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白桦 《商》2014,(29):110-110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商业信息的高速发展,现代插画已在当今社会得到了长期发展的沃土,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等都有现代插画的身影。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生活,色彩美学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具有关资料表明,消费者对物体的感觉,首先是色彩,其次是形态。因此,在现代插画中色彩美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色彩的多重属性。对现代插画色彩设计的基本属性以及生理性和心理性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 一 商品流行,就是商品盛行。它根源于现代生活。现代生活,人们不但追求丰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即追求商品的实用审美价值。人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在价格、实用性一定的情况下,所追求的就是产品的审美性。商品流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国际市场是个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注重对商品的精神需求和个性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商品时,结合包装色彩的象征寓意,来满足人们在购买这层意义上的感情需要,所以成功地使用包装装潢的色彩能有效地诱发消费者购物动机中的感情冲动,通过视觉作用,使购物者对商品产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产品包装策略李华亮在整个产品概念中,包装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装新颖别致的设计与造型;包装的文字、绘画、色彩的宣传效果,起着购买者与商品之间的媒介作用和美化与推销商品的作用,成为“无声的推销员”。精致的包装,给人以美的享受,往往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袁玉玲 《商业研究》2003,(7):173-174
在现实消费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产品包装与产品使用价值相背的尴尬情况,小商品大包装、劣 质商品豪华包装几乎成了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追求的时尚,对此必须从包装的基本功能、过度包装的危 害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6):15-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品牌不仅代表着商品的质量,更代表着企业的文化与宗旨。品牌概念既有内在的涵义,又有外在的表象。内涵固然重要,但真正与消费者面对面的还是外在的那些可看、可听、可触、可闻的内容,色彩即是其中之一,色彩通过其独有的情感属性,影响着品牌的性格,传统、现代亦或是时尚、典雅……。无彩色系作为色彩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品牌形象的推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无彩色与有彩色配合使用时,无彩色甘当"绿叶"陪衬有彩色,使有彩色更加绚烂丰富;当无彩色之间进行搭配时,又会使品牌形象具有时尚、简约等多元性格。如何将无彩色巧妙、合理的用于品牌形象推广中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品牌广告推广中,无彩色既可以作为主体色,可以作为背景色,也可以作为间隔色使用,在品牌包装设计中,无彩色还可以作为文字广泛应用。在品牌商业空间中,无彩色可以营造出简约、现代、后现代等不同风格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品牌的个性。在品牌产品设计中,无彩色可以应用于科技产品、家电、服装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阐述形态语义学的概念,结合现代家具设计对"家具"进行了形态语义的分析,指出将设计形态语义运用到现代家具的材料、造型、结构、色彩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使家具产品的设计更加体现消费群体的品位和生活方式,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又满足人们审美的愿望,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其商品。  相似文献   

18.
茶叶的包装设计是我国茶叶商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茶叶商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其包装材料、造型、色彩、图案、文字、文化意义和绿色环保设计等各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有效包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时期商品销售多种竞争方式的大力呈现,包装设计作为第一时间吸引人们视线的印象,开始逐步在商品竞争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颇具综合性的艺术门类。而包装设计各种作用的发挥关键就在于其色彩感官给予人们的影响,色彩的应用必须恰到好处,才能够真正使包装为人们所接受,并达到商品营销的目的。本文便是从包装设计对于色彩的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色彩在商品设计中应用的重要作用,谈论了设计人员将色彩具体运用于包装设计中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民间蜡染艺术为例,论述将特定的民族审美价值合理运用于包装设计之中,使之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可以提高包装设计在色彩和造型等方面市场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