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杰 《新西部(上)》2007,(1X):172-172
案例一:用“鼓励”送儿子走进清华 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她艺术的鼓励下,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而谁又能相信她的儿子幼儿园起,就曾被老师贴上“差生”的标签。  相似文献   

2.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部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你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相似文献   

3.
她曾经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当她经历过炼狱般煎熬,最终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后,却发现在这场婚姻纠缠中最受伤的是自己的儿子。由于家庭的影响,儿子变得自卑和孤僻,作为单亲母亲的她心中愧疚万分,费尽心机给儿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最终让儿子走出了单亲家庭的阴影,她自己也获得了一套独特的育子经验。由此,她想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们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而形成颇为怪异的性格,这无疑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成长,甚至一生,她想到了如何来“拯救”他们。试教获得成功后,她成立了专为单亲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的家教中心。并由此成为国内单亲教育第一人,个人资产逾百万。她就是重庆市一位普通的单身母亲孙劲松。  相似文献   

4.
一位40多岁的农民,为捡来的智障孩子治病,他没娶媳妇,不修房子,花去了靠养牛、打工挣来的10多万元. 在慧心启智学校学习两年,孩子终于开口说话了.当孩子断断续续从心底里发出“爸——爸”时,他激动地流泪了:娃有希望,能说话了.即便前头路是坑,这辈子我就陪娃一块走下去! 一位母亲培养失明的儿子登上了省少儿歌舞大赛领奖台后,投身智障儿童教育工作.当曾患自闭症的孩子亲她,给她端凳让座时,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她说:“来世界上的所有孩子,都有天使般的可爱,有母爱就能打通智障孩子的心窍.”  相似文献   

5.
《发展》1996,(7)
腐败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翻了一下前些年教师节发的《教师辞典》,一般把3———6岁的儿童教育称为学龄前教育。1996年2月8日《中国妇女报》刊登一篇《五岁孩子也要“随份子”———幼儿园老师为儿子设“婚礼收银台”》,摘要如...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善良的有狡诈的,有自私的有乐于助人的。究竟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过上好日子呢?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个细节,描写一个美国母亲在临终之前对未成年的儿子的最后嘱托,她把儿子叫到自己床前,对儿子说:“从今以后,无论是谁问你什么事情,你都要高高地昂昂头,直截了当地说出你心中的看法。”我来牵强附会一下,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她对孩子的叮嘱一定是为着孩子将来的幸福着想。她愿意自己的孩子骄傲地活着,顶天立地,忠于自己心中的想法,做一个诚实的人,大概在美国,这样的人是最容易过上好日子的吧?我不太清楚,我没有在美国生活的经验。但是我有在国内生活的经验,以我现有的经验,我觉得我们是很重视“做人”的,我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一个老前辈曾经很善意地提醒我:“要做事先要做人。”当时我很惊讶,难道我做人做得不好吗?后来  相似文献   

7.
<正>都说父爱如山,可是眼前的这位母亲,却用她娇柔的肩膀生动地诠释了母爱也可如大山般厚重。这是一位自闭症患儿的母亲,她叫沃海芳。虽然家有自闭儿子,可沃海芳的母爱从未关闭。18年来,她不断探寻突破自闭的方法,最终帮助儿子走出了自闭的世界。如今,她又有了更高的目标:分享自己的经验,让更多的自闭孩子打开"心窗"。  相似文献   

8.
江娃  吕宜成 《西部人》2004,(6):25-26
一场意外让她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剩下她和3岁的儿子过着清苦的生活.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想而知,实在无奈之下她将3岁的儿子送养他人,然后另嫁.几十年过去了,儿子已经成为留美博士,她多想儿子能叫她一声“妈“,然而儿子却以她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为由,拒绝了.……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灵魂人物,何永智的作用完美得无可挑剔。因此,当她谈起自已的3个“孩子”时,笑容掩不住甜蜜——“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爱都给了我的‘孩子’。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完整的何永智”。在何永智心中,大女儿廖韦佳与“小天鹅”这对同年出生的双姐妹,以及才诞生的新生命“洪崖洞”,构成了她生命中的完美支撑点。有趣的是3个孩子都出生在狗年,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他们健康成长。尤其令何永智骄傲的是“小儿子”——靠自己的悟性、勤奋、执着和众多关心支持小天鹅的人们共同打造的洪崖洞,它  相似文献   

10.
提起刘素敏,不少人知道她是安徽省1987年,全厂已就连厂办公室也刘素敏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把经过多年的打已成为年销售额2亿多元、员工2000其独创的“文王贡的品牌特色已为广大消费者她还是一位拥有15项国家发明专利刘素敏又是一位受人敬慕的母亲。无压力多大,她也从不放她以确信一个“能”字,端“爱”字,坚持一个“恒”字,体“善”字的四字箴言培养孩子。在她的孩子都已成材,另一个是2000年,刘素敏的家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01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揭晓,刘素敏名列“十杰”之中。梅花…  相似文献   

11.
张家明 《中国西部》2014,(24):104-105
<正>作为父亲,同时也作为老师,读台湾著名女作家简媜的旅美散文集《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我内心总有一份亲切感,不仅因为她的文字朴实、幽默,有家的温暖,还因为她的文字里浸透着一位母亲深情且深刻的教育省思: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我们又可以留给孩子什么?简媜的儿子姚头丸暂时借读的Dunn I.B.School加上幼稚园才四百一十多人,这不过是一所普通的乡下地方公立小学,但它留给孩子们的却绝不普通:在墙上贴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用黑线从不同国家拉出小标签,写上每一个外籍学生的名字与国籍。  相似文献   

12.
《老区建设》2012,(9):63-63
和老婆吵了一架后,我一个人来到房间,带上门郁闷地闭着眼躺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上幼儿园的儿子站在床前,用同情的口吻问:“很郁闷,是吗?”我睁开眼看着儿子,叹了口气。儿子一拍我的肩膀,说:“哎,女人就这样!我已经忍她好久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啤)二厂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李玉芳笑言,每天下班后的五点到十点,是儿子的专属时间,她需要照顾孩子。然而,十点之后,那是她的工作时间。最少每天要抽出一两个小时来准备课程,或者充电,因为,她还兼职青啤二厂的人力资源培训师。“准备课程是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从没觉得它是件苦差事。”  相似文献   

14.
“早上从小区经过,看到围了很多人,还有警察在。听说是幼儿园跑路了,再一看是我给自家小孩报名的幼儿园。”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的李女士,为提前给自家小孩“占学位”,2021年1月缴费7.2万元,报名成都市弋果美语英语培训学校锦华校区旗下的国际部幼儿园,按计划,她的儿子将于2022年9月入园。但2021年12月16日,当她经过这家幼儿园时,才发现幼儿园关门了。  相似文献   

15.
《发展》2009,(7)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残疾,他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相似文献   

16.
王澄波  春雷 《东北之窗》2011,(13):102-103
世上没有一种爱,可以胜过母爱。母爱因无私而伟大,甘愿付出,不求回报,只要孩子平安快乐地成长。就是母亲最大的快慰和幸福。王丽英是这样一位幸福的母亲。她有600多个孩子。因而获得了比普通母亲多出几百倍的幸福。这是让她作为女人和母亲最展扬的理由,她抛弃私欲,明里赔钱办爱心幼儿园的善举之所以被人称道,是让我们找回了被物质主义践踏了博爱和奉献精神的纯净世界,找回我们缺损了的良知,是主流价值取向的集体回归。面对王丽英高洁的人格,我们麻木冷漠的灵魂受到拷问。我们为自私的行为而备感自惭形秽。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高尚与卑琐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7.
流沙 《西部人》2005,(2):11
孩子两周岁了,该不该让他上幼儿园,权衡了许久无法定夺。我在纸上写了上与不上幼儿园的种种理由:假如上,他年龄太小,大小便无法自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他会不停地哭。假如不上,他仍然会怕陌生人,不和同龄人玩,不说普通话,无端撒娇……我无法取舍。于是,我不快乐。和同事说起孩子,同事说:“孩子啊,不能太宠爱了,要爱只能爱在心底,我的儿子,十八个月就上幼儿园了。”于是,定下来,让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教室里已成为哭的海洋,所有的孩子都在哭。我和许多家长躲在教室的外面看,儿子也在哭,无助而无望地哭。此刻,他…  相似文献   

18.
贾楠  茅于燕 《中国西部》2012,(12):103-105
孩子会不会有社交障碍?提问妈妈:殷瑛我的儿子四岁了,在幼儿园上小班,他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总是在一起玩并且儿子大部分时候做主角。由于他们玩的时候,有时不听老师的指挥,老师把他们分开,最后还是到一起,我希望儿子的好朋友很多,交往比较广泛,具有合作精神,请问这样会不会造成以后社交障碍?并且和更多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19.
疯娘     
澜涛 《西部人》2005,(2):16-17
在单位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三十几岁的疯女人,在那里手舞足蹈地“指挥”交通。疯女人原来在一所学校做老师,丈夫也是同一所学校的老师。一天傍晚,女人和丈夫带着4岁的儿子回家,路过这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她的丈夫和儿子当场死亡,她居然奇迹般地只是受了点皮外伤。那个傍晚的晚霞红得刺目,女人的哭声碎人心肺。第二天,当黎明的阳光泛起,女人不再哭泣,开始“嘿嘿”地笑。再以后,女人常常跑到那个十字路口,手舞足蹈地“指挥”起交通来。当她发现有人不听从她的“指挥”,就会一脸恐惧的喊叫对方:“别走,有车…  相似文献   

20.
书架     
《中国西部》2012,(12):126-127
《小情人》作者:六六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4上架理由:六六曾言:"我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名喜爱幼儿的教师。最终,我才不得不承认,好吧,我是靠文字吃饭的作家。"六六称儿子是母亲的"小情人儿"。在本书中,她记录了与儿子偶得共度的学龄前这段儿童成长中最宝贵的时光,更以她高级幼儿教育者的身份与儿子沟通,伴他快乐成长。此外,在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开心学英语、如何应对镜像难题等教育技巧方面,六六与偶得的故事也成了非常成功的学龄前教学范例,供年轻父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