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钨是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钨矿国际贸易可以反映其国际供给关系及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研究钨矿国际贸易网络演化特征,采用复杂网络方法,使用2012—2021年钨矿国际贸易数据建立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分析了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及幂律分布特征,识别出贸易枢纽国家或地区及核心贸易国家或地区。结果表明,参与钨矿贸易的国家或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少数国家或地区拥有大量贸易份额;美国的贸易控制能力较强,处于贸易枢纽地位。建议钨矿贸易国或地区通过观测美国的钨矿贸易趋势调整贸易量;对于钨矿资源不足的国家或地区,美国、卢旺达、俄罗斯、玻利维亚为其首选贸易伙伴;钨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首选中国、美国、越南、荷兰、奥地利为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多地少,且粮食结构问题严重,对中国粮食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从中国粮食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粮食贸易基本情况,通过分析粮食贸易影响粮食安全的途径,总结出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积极和不利影响,最后从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两个方面提出增强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大规模物流网络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一种基于变权的物流网络成长模型。网络的成长通过选择原有物流节点满足新的物流需求,即建立新的连接来实现,节点的选择则以多个指标的变权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多指标的变权综合评价方法考虑了决策者的指标均衡偏好,以此对指标权重进行调整,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和多指标常权综合评价的不科学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使物流网络在符合决策者指标均衡偏好的节点获得更大的优先连接概率的规则下成长,并且成长起来的物流网络的节点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3~2018年俄罗斯的粮食资源出口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量化并实证分析影响俄罗斯出口到中国及各个国家粮食资源的各种因素。经过测算各国粮食资源贸易的效率和潜力,得出贸易双方国家人口总数、出口国经济水平、是否临海及FTA协定对粮食资源贸易有积极促进作用;两国之间距离对粮食资源贸易产生抑制作用;进口国GDP总量、关税水平、海运基础设施对粮食资源贸易影响不显著;同时得出中俄粮食资源贸易效率较低,即潜力巨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粮食资源国际多元化合作、挖掘并提升国际间粮食资源潜力及效率、发挥新疆地区优势来推动粮食资源走廊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对于提高亚太地区民众生活水平、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RCEP成员国2006-2019年货物贸易网络的演变分析可知,RCEP成员国之间贸易互惠性偏低,是对称合作的平衡网络;通过出入度和线的度数可知中心节点和边缘节点的贸易影响力差距较大.我国应加大同边缘节点的贸易联系,大力推进RCEP成员国间的基础设施投资与产能合作、技术合作,提高RCEP中的东盟边缘节点国家的内部物流效率,增强RCEP贸易网络的稳定性与互惠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移民网络对于贸易的影响问题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不过目前尚未发现有文献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框架下研究国际移民网络与贸易二元边际的关系。本文首先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国际移民网络影响企业出口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及二元边际比率的理论机制;然后,以中国2000~2013年对34个OECD国家的出口及移民数据为基础,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检验国际移民网络与贸易二元边际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移民流量与集约边际的出口显著成反向关系,对扩展边际出口的影响不显著;移民存量对集约边际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扩展边际出口的影响同样不显著;移民流量对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比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移民存量则对二元边际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的现状,指出粮食进出口贸易量大,特别是进口需求量较大,并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所呈现出来的两大特点,最后探讨了中国粮食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在扩大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维护国内粮食的安全,促进粮食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内贸易指标及其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产业内贸易指标是西方产业内贸易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迄今为止,格鲁伯-洛依德指标是最为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指标。但该指标对产业内贸易的界定与理论上对产业内贸易的界定不同;它只是一个比值,无法反映出产业内贸易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商品结构,更无法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格鲁伯-洛依德指标的不足对促进产业内贸易指标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新安全观下粮食供给侧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粮食供给侧出现的库存过高的问题,在环境资源与粮食生产综合协调的新粮食安全观下,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自给率和储备率多种组合条件下粮食供给侧要素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粮食产业保护和长期粮食安全等因素,中国应建立降低储备率和维持高自给率相结合的粮食安全调控目标,以保证粮食总量供给和解决粮食供给侧高库存的问题。如果单纯只强调其中一项,都可能会带来粮食供需失衡,双增或者“三增”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郑少华 《企业家天地》2011,(12):197-198
一、保持合理的粮食进口规模与进出口品种结构 1.保持合理的粮食进口规模 我国粮食进出口应采取的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粮食的消费主要依靠自给,适当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在合理的限度内,适当进口。适当增加粮食进口是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的、经济的、有效的选择。广泛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合理进口一定数量的资源短缺型食物,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服务贸易研究中偏重个体属性指标的现实,以世界银行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模型。在无权网络中,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核心—边缘特征,且网络密度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联系紧密且稳定;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松散且不稳定。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密度上升、聚集效应增强的特点,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则与此相反。在加权网络中,美国、中国及印度等国的影响与地位较为突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应推动各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维护WTO权威性,实施服务贸易多元化,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口、资源、制度、贸易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食物保障的影响因素.认为人口因素是食物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耕地和水资源不足,是保障食物安全最主要的资源性障碍;不能很好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大部分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偏弱制约着农业食物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范围,建立了来自沪宁杭三地的团队客源流网络模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运用网络密度指标和节点中心性指标,对来自沪宁杭三地的团队客源流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沪宁杭团队客源流网络的密度均在0.1左右。说明团队旅游线路产品中,目的地城市组合不丰富。(2)三地客源至单目的地的线路数量均超过各自线路总数的78%。说明在长三角范围内,沪宁杭团队客源流的路径均是以单目的地线路为主、多目的地环游线路为辅。(3)通过节点中心性指标计算可见,杭州是南京、上海团队客源的重要目的地城市;南京是上海团队客源会选择的次级重要目的地城市,对杭州团队客源吸引力不足;对南京和杭州两地团队客源而言,上海作为目的地城市的吸引力匮乏.  相似文献   

14.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产品流动体现出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特征,成为联结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纽带.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二分视角,以数字产品流动为导向,划分数字经济供给侧与需求侧,建立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的二模网络,从数字化需求拉动和数字化供给推动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网络中的数字化特征.网络分析显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在产业部门层面存在核心与边缘节点;数字投入参与率与吸引率存在明显的主被动差异;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并非简单的推拉关系,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之间的联结水平并不均衡;数字产业内部推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拉动作用在具体部门中表现各异,数字融合产业内部拉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推动作用也有显著区别;在对应分析中通过奇异值分解降低二模网络维度,发现ICT软件与硬件产业协同性不足.研究结论为分析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定量视角,也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政策细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选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展开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表明中国现阶段只是一个服务贸易大国而非服务贸易强国。在此基础上,可以就如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技术贸易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科学技术交流转让势必广泛开展,促使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国际技术贸易交易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严格遵循绝对利益原则及单向流动的特点;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供给厂商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供给厂商往往占据支配地位,需求方往往处于从属地位;技术供给国具有技术优势,技术的需求国一般具有市场优势,两者互相施加影响,达到均衡,实现技术和市场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必将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当前贸易模式下,从长期均衡的视角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将会降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破解该难题,我国应优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转换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引擎.  相似文献   

18.
国际粮食贸易的基本走向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了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走向的基础上,就我国应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粮食经济政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以来,受非洲蝗灾爆发并在南亚扩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美国加剧贸易争端等因素影响,粮食更加凸显出战略物资的本质,多个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以维护本国粮食安全,造成国际粮食市场供应量和价格的异动.在目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笔者提出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把握当前我国粮食进口安全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基于亚太各国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使用SNA方法,实证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格局的网络特征及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服务贸易联系紧密,网络结构形态健全。经济发达国家处于网络中心,易成为中心行动者,发挥"中介"与"桥梁"作用;经济欠发达国家位于边缘,易受他国"控制"。地理、经济距离因素在多数行业贸易网络中显著,制度距离因素在服务交换中更依赖"人"的贸易网络中显著,技术距离因素在新兴服务贸易网络中显著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