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键 《世界经济研究》2004,(2):80-84,88
苏联解体后,肆虐中亚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其他跨国犯罪活动,一方面是苏联时期在中亚地区推行的各种极端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是苏联帝国崩溃尚存的余波。这就是所谓的“帝国后遗症”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的原因则是国际社会、俄罗斯和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都缺乏相应的准备。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多边合作的新机制,承担着在后苏联的一部分空间内治理“帝国后遗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战略位置,再次成为大国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战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临近阿富汗的中亚地区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战略界关注的焦点。作者认为,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冷战后美国建立其主导下的新安全结构的最后环节,认识中亚在冷战后的国际战略地位,有助于理解美国的中亚战略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岳萍 《中亚信息》2015,(3):22-23
最近,哈萨克斯坦在首都阿斯塔纳召开了以"哈萨克斯坦投资吸引力"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俄罗斯智库明琴科咨询控股公司在会上公布了一份专家报告,名为《中亚国家外国投资者政治风险评估》,对后苏联中亚地区投资的政治风险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中亚地区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当属哈萨克斯坦。该报告指出,2014年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在任何一个中亚国家投资,风险都在提高。而且,今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也会也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中亚地区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  相似文献   

4.
随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成为了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点区域,中亚地区的恐怖组织也不断发展,呈现出了跨国界、相互关联的态势,恐怖主义采用的手段也渐渐具有相似性并且向突发事件的方向发展。这许许多多的地区特点成为了威胁中亚地区安全的大问题。中亚地区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出现主要的是因为宗教政治化的趋势加强、国家体制与人们需求不同步、社会不平等和贫困加剧、政府政策缺失等。  相似文献   

5.
中亚的恐怖主义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恐怖主义产生的内因主要是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化 ;民族分裂主义的滋生与蔓延 ;经济、社会问题严重 ;中亚国家在宗教政策上出现失误与偏差。中亚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外因主要是 :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渗透 ;车臣恐怖主义的冲击 ;塔利班的影响与支持 ;以本·拉登为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亚反恐斗争的干预。中亚恐怖主义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中亚国家的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中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问题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以来,宗教就成为该地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前苏联解体后,其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中亚再次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在各种势力的争夺中,伊斯兰教势力的影响尤为突出。它凭借与中亚国家天然的宗教联系,积极渗透自己的势力,深刻地影响着中亚各国的意识形态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各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在详细分析中、俄、美三国与中亚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阐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并大胆预测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共创“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从里海石油之争看俄罗斯的新能源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之后 ,作为可以取代中东石油供应地的中亚里海备受关注。随着美国把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变成了在里海和中亚建立以能源为重点的地缘政治战略契机 ,该地区在今天国际环境和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也就日显突出。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 ,但美国却始终将俄罗斯视为重要遏制对象 ,极力反对它作为垄断力量参与中亚的能源开发。在这种情况下 ,前苏联中亚地区的传统安全观念受到了挑战 ,地缘政治也正逐渐成为经济的集中体现 ,而作为世界超级能源大国俄罗斯的表现 ,格外地引人注目。虽然伊拉克战争中的石油风险溢价并不明显 ,战争结束后 ,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也开始逐步回落 ,但各地缘政治势力对里海能源的争夺仍将继续 ,这使中亚地区出现了多极化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而其反映到中东地区,就是地缘战略利益、能源安全利益、国际政治利益和经贸利益四个方面的变化。地缘战略利益是指因苏联解体导致中东、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中国在消除了前苏联的军事压力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美国独霸中东,插手中亚舞台上为相互利益所采取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经贸利益是因双方经济发展而加强经济合作和互利贸易。上述四大利益不可能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所有利益关系全部概括进去,一定还有许多其它利益的存在。例如文化利益一向被视为国…  相似文献   

10.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在杜尚别出席关于减少与水有关的灾难的国际会议时称,水资源的缺乏会导致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的产生。在中亚举行这样的会议并不是偶然的,今年水资源保障问题在中亚地区显得尤为严峻。如果中亚国家现在不解决水资源问题,矛盾很快会激化。  相似文献   

11.
<正> 国际恐怖主义,美国兰德公司把它定义为:“个人或团体为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国际暴力。”美国政府使用国际恐怖主义一词时是指:“为政治目的对非战斗性目标蓄谋使用暴力,一国以上公民或领土卷入。”一般来说,国际恐怖主义具备三个要素:(1)国际性国际恐怖主义的发生具有国际背景,它区别于国内恐怖主义;(2)政治性。在此意义上恐怖主义常作为一种手段来理解与运用;(3)暴力性。恐怖主义暴力与大规模暴力如战争有不同之处,它是零星的、突发性的。自60年代末开始,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历经70年代和80年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条件或消失或削弱,它的类型、特点亦在改变。90年代国际环境的根本现实是美苏两极体制崩溃,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处在新旧过渡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政治、经  相似文献   

12.
梁义 《魅力中国》2011,(17):261-262
中亚在历史上为众多的大国、强国所征服、控制。在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相继独立后仍有被大国、强国所控制的危险。如何摆脱这一险境呢?关键是中亚国家要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个最佳战略选择,在作出最佳战略选择之前,就要对该区域外大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目标有所掌握,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 ,国际社会体系的结构决定于各行为体对自身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将这一假设用于恐怖主义问题上 ,我们可以看出 ,恐怖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一种被普遍使用并且适用的政治手段。广义的恐怖主义应该包括所有具有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 ,其中应该有国家暴力行为、团体暴力行为和个人暴力行为。但是 ,随着历史的发展 ,国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权逐渐被国家这一国际关系行为体垄断 ,一般定义为团体或个人的反政府、反社会的暴力行为。在目前的国际社会中 ,随着国际公共权力进一步向美国集中 ,美国基本掌握了恐怖主义的定义权 ,并借此领导国际反恐运动 ,进一步巩固其霸权地位。所以 ,认识恐怖主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定义的本质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21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接见外国外交使节时说,哈萨克斯坦同以往一样非常重视扩大和加深在中亚地区的合作,但是并不准备局限在中亚地区或后苏联空间范围内,而是要同时加强在中亚地区、独联体、经济合作组织范围内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5.
印度的东北部地区位于中印缅不四国交界处,在种族和文化方面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复杂的历史、地理、民族和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复杂的区域环境的影响,这一地区一直以来就纠纷不断。印度独立后,该地区相继出现了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成为长期困扰印度的一个难题,对印度国内政治和和周边国家之间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亚市场主要是指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总面积为399.44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为5396万人。它们是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在原五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基础上形成的独立主权国家。1992年3月,中亚五国加入联合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批新成员。  相似文献   

17.
<正> 苏联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等5个加盟共和国,其总面积为399.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国土面积的17.83%;人口4753.8万,占苏联总人口的16.87%。十月革命前,这里是沙俄经济落后的边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中亚经济开始振兴。到了50—60年代,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中亚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70年代,中亚的天然气、煤、农业机械、矿肥、水泥等工业  相似文献   

18.
马华 《新西部(上)》2009,(10):101-102,95
确立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是界定恐怖主义犯罪及有效地同恐怖主义作斗争的前提。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在客观上是实施犯罪活动的反人类性,在主观上具有政治、宗教或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定义是认识恐怖主义问题、从事国际反恐合作、制定国家反恐政策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恐怖主义定义的主要动机来源于政治需求,而非学术动机。并且,恐怖主义定义方式本身,无论是功能主义还是从恐怖主义的本质出发,都遭遇严重的逻辑问题。达成一个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恐怖主义定义不仅仅在现实中不可能,而且在理论层面也难以实现。多元化的恐怖主义定义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多元特征,既是学术的,也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力量     
有人说,中亚早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后来演变成一个文化概念,现在成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历史上,多种文化在这块远离海洋的内陆相逢、相争、相融、相成。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中亚国家同样面临着外部文化渗透的压力和自身文化发展的问题。伊斯兰文化在中亚的历史进程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帝国(史称大食)向东进军中亚。而李隆基的唐朝也达到鼎盛期,中华文明西进中亚。两个帝国、两种文明相遇相争。公元751年,大唐将领高仙芝兵败于恒逻斯城,这成为中华文明影响止步于中亚的拐点。后来蒙元的影响虽然深入中亚,但结果却被东进的伊斯兰文化所同化。俄罗斯文化进入中亚已经三四百年,虽然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军事、经济在中亚地区的影响遭遇弱化,但俄罗斯文化却在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