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是针对国际商事贸易活动而制定的规则体系,是一部现代商事合同统一法。然而,我国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对其关注甚少。本文首先对《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做总体叙述;进而对《通则》与我国《合同法》做宏观比较,找出我国立法之不足;最后对司法实践中《通则》之适用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弛 《中国经贸》2012,(20):87-8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政治制度上渐渐融合,体现在国际商事合同制度中则是国际商事合同法的国际统一化运动。在此运动所取得的三大成果中,本文首先就《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性质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就Ⅸ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性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相应的理论对二者在适用上的异同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南康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启示万世雄南康县位于江西南部,人口70.5万,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农业大县。近几年来,南康县围绕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南康成衣市场”的产品已辐射全国,走出了一条“活商富民”的发展路子,带...  相似文献   

4.
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具有特定地缘特征的企业家群体——甬商的转型已经也必将继续充当推动经济转型的主体。文章回顾了宁波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甬商转型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甬商的经营之道,包括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特点,并且总结了甬商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甬商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主体的转变、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文化战略变革与人才发展。最后以政府的视角,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对甬商构建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甬商转型有助于推进宁波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对宁波经济自身而且对整个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计划经济时期至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进行的历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侧重点集中在国家行政权伸缩的调整.由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行政权对商事主体的从严控制至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行政权对商事主体的从宽监管,体现了以行政权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心的价值取向,这对于建立自由、高效的商事经济秩序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经济社会环境是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统一体,以国家行政权的调整作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中心,忽略了司法权在改革中的定位和价值功能取向,这并不利于全面地保障商事主体合法权益.基于此,文章尝试探讨司法权在工商登记改革后的定位和价值功能取向,以期完善和发展工商登记体制及相关商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结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个基础理论,以及恒基伟业"以商引商"的实践案例,从主体、载体、协助者和参与者四方面来分析说明企业"以商引商"行为理论.分析的成果,力求对通过以商引商谋求合作发展壮大的企业可借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目标,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1]近几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也不断出台文件,鼓励建立健全各类的调解制度。200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就明确了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工作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做好诉讼与非诉讼渠道的相互衔接。研究新型的调解制度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商事案件有别于传统的民事纠纷具有专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基层法院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可以探索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利用我国丰富的调解经验,针对商事纠纷的特点,探索一种适合解决商事纠纷的、与司法制度相衔接的调解机制。以司法的公信力和强制性对调解工作进行引导、监督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中国商会的商事仲裁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群情隔阂,势涣力微”的清朝末年产生的近代中国商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商事仲裁作为其主要的职能之一。商事仲裁即商会对商人间的各类商事纠纷进行评议,做出裁决,以息讼和解、固结团体、保护工商的一种方法。 一、商事仲裁的缘起 商事仲裁的产生是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土壤。  相似文献   

9.
尹呐  张克俊  郭祥 《改革》2023,(7):145-15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以保障股东利益和农民权利为逻辑起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功能发挥,持续优化组织治理机制和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体现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治理问题依然突出。实践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其经验启示是:推动政经分离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集体经济发展中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民治理主体地位确立要考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应强化农民治理主体地位,完善农民参与治理的体制机制;分离基层组织职能,更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重构市场化的组织治理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优化基层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市场化,学界对商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争论越来越激烈,针对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在立法模式的抉择上出现了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两种分歧.本文主要在该分歧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当前商事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模式为以《商法通则》为代表的民商分立体制.  相似文献   

11.
裴文泓 《西部大开发》2011,(5):29-29,40
商业账簿的置备具有明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商事主体有制作、保管和提供商业账簿的义务。在债务纠纷中,作为商事主体的债务人负有提供商业账簿,进而证明其资产状况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刘亚杰 《科技和产业》2012,(11):101-106
资源危机、能源安全以及全球变暖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林业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转变现有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而技术创新是林业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分析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林业企业的低碳循环的集约式增长方式,最后设计出创新主体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判断主体构建合理与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津中心城区是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国家中心性和世界影响力的多功能枢纽节点。在发展阶段转换、产业功能升级、人口规模疏解、功能空间拓展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互动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区进入以质求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投入产出效益显著、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宏观区位优势显著、发展潜力深厚是在长期内支撑中心城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有利因素。天津顺应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区域禀赋优势,中心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构建创新功能、协调功能、双向开放功能、绿色保障功能、共享功能强健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一带一环三心多节点全社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体系。围绕此核心目标的重点任务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以信息化和轨道交通为重点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质高端服务项目引进,全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健全服务质量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近期撰文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完成好这一重要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内化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带教是医学院校课堂教学的延续,起着传授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实习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消毒供应中心带教活动。文章以实验方式对小讲课模式的护生主体实习进行实验验证,给以后的消毒供应中心带教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事仲裁制度应用广泛。作为一种诉讼外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曾经被大量应用在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合同中。随着中国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仲裁因其能更灵活按照当事人的意愿解决纠纷,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商事主体选择作为其解决争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红蕾 《老区建设》2009,(18):22-24
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围绕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这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企业管理,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从财务管理的要素、职责、内容等方面详细解读新《企业财务通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的问题,从建筑产业链的角度考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目前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三大主体(政府、开发商、制造商)的行为进行分析,构建“政府-开发商”“开发商-制造商”两两激励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到各主体的最优策略。通过分析,博弈的稳定均衡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当政府进行积极的经济激励,直接给予开发商财政补贴,开发商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开发装配式建筑并对下游制造商进行成本分担时,才能实现三方利益共赢,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胜建 《浙江经济》2006,(10):32-35
构建“大学或科研院所——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中介机构——企业”三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集聚、激活创新资源和乍产要素,是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加快构建与上海城乡一体化、农业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具有上海特点的上海农业组织方式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以不断增强上海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动上海劳动密集型,土地集约型农业发展,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家庭农场,农业园区与为其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方式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国际化,效益最优化的农业组织方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