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00名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当前农村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点,结果发现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教育理念、职业等方面均有差异,文化程度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SES),对黄河科技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到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较高.自尊水平在对专业是否满意和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显著,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不同生源地、父母教养方式、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周菁 《中国经贸》2016,(19):88-88
当前状态下,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促使很多高中生的同伴关系存在着差异。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又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其将对高中生的同伴关系产生影响。为此,学者应该关注该种影响关系,从而分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eioeeonomie Status,简称SES)低下的情况下,父母应该如何转变自身的教养方式才能够使高中生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本文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基础理论出发,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路径,阐释其影响产生对于家庭教育带来的启示,旨在为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是个体生活的重要基础,而父母教养方式则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出发,论述了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呈积极的影响;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拒绝和否认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呈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是个体生活的重要基础,而父母教养方式则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出发,论述了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呈积极的影响;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拒绝和否认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呈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EMBU问卷对云南两所高校的3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生父亲有更多惩罚严厉、干涉、保护的行为,城市父母有更多温暖理解、干涉的行为;(2)男生父母更多采用矛盾型教养方式,女生和城市父母更多采用民主型,农村父母更多采用忽视型。结论: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父母教养行为和教养类型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熊艳 《魅力中国》2013,(22):195-19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养育方式阐的关系。方法: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68名大学生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8.
周伟 《魅力中国》2010,(26):176-176
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1965年版)、《儿童马氏量表》(版本Ⅲ)对28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利用SPSSl6.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自尊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生自尊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关系密切,受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和校际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父母以什么教养方式教育孩子,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前途。通过对47名来自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大学生与打工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发现父亲的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等因子与常模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等因子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男女生的教养方式各因子没有达到差异程度;母亲对男女生的教养方式中偏爱被试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不存在差异。大学生和打工者的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其他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西部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部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汉中市西乡县的200名留守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西部初中留守学生的性别、是否与兄弟姐妹居住在一起、父母外出的时间长短以及代养人的教养方式等是影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梦婉 《魅力中国》2011,(5):202-202
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父母自身素质,教养方式,家庭的社会背景等等,但是通过对比的理解各种因素并且结合笔者自身经历,本文认为教养方式是影响家庭教育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玉婷  潘运 《魅力中国》2013,(5):189-190
选取38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相关,学习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邵玲  丰旭红 《魅力中国》2010,(23):177-178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于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随834名学生作为被试。结果(1)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2)重点中学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上存在的差异,职高学生与重高以及普高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都无显著性差异。(3)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因子的年级之间的比较发现,总的来说三个年级的主观幸福感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男生和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上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高中生对生活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的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最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心理和人格的早期的健康成长,反之,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偏离,进而产生各种行为问题。19世纪弗洛伊德提出抚育儿童时父母有着不同的家庭角色,父亲负责制定规则和纪律,母亲则负责给予爱与温暖。  相似文献   

16.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被高考的强大压力所掩盖,近年来大学生中因为心理问题发生的意外事件远高于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高校辅导员如何及时识别心理问题,初步干预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具初步调查研究,学生整体英语学习自信心与其对教师反馈方式偏好之间相关程度很小,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自信心与其对教师反馈方式偏好之间几乎不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4和0.029)。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自信心与其对教师反馈方式偏好之间的相关程度比整体英语学习自信心要小得多,几乎为零。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众多教师和教育者的共识,因为一般都认为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自信心会决定学生偏好哪种教师反馈方式,即学生对其英语口语学习的自信心越高,越有可能偏好否定反馈方式,因为否定反馈对其会产生促进作用,而对英语口语学习的自信心低的学生,往往会是一种打击,会进一步降低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隐形契约,文章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调研不同高校227名学生获取数据,分析组织认同感、自信心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组织认同感对社会幸福感有正向影响;另外,自信心量表在两变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大学生组织认同感既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自信心量表影响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包燕芬 《黑河学刊》2011,(6):196-197
对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条件等相关因素提出密切关系、改善方式、创造条件等对策,以期提高青少年家庭生活满意度,从而增强他们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渐增多,笔者从家庭方面探讨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亲手关系、及家庭生活环境等,本文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其有效调适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