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张莉  娄云 《魅力中国》2011,(17):237-237
诗歌中有各式各样的韵律形式,通过这样的韵律使诗歌更富有文学美,富有音乐感的艺术美,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诗歌具有不朽的价值。这首《潮水在涨起,潮水在退去》就是运用了多种韵律形式,来表述它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2.
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曾经提出“The Sound must seem an Eecho to the Sense”,即“语音和思想必须产生共鸣。”一首诗如果能够以音表意,从而产生音意联觉的效果,读者将会从中领略到诗歌艺术的美感。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H.W.朗费罗所作的诗《潮起潮落》(The Tide Rises,The Tide Falls)简短而优美。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的语音和韵律与其思想内容始终是互相呼应的。读罢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到诗人那炉火纯青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3.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幅画、同一首诗歌、同一部电影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一个个体对一座城市的解读更是干差万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难免对重庆产生一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偏爱。而在外国友人的眼里,重庆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倪钟杰 《魅力中国》2013,(5):265-265
诗歌不仅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高考热点,也是提高中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鲜明特点,诗歌被老师肢解成了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被解的味同嚼蜡,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去领会、去感悟、去思索。我们如何指望诗歌教学来帮助学生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艾德里安娜·里奇是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诗人,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其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是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她的诗歌《潜入沉船的残骸》是一首关于探寻沉船的叙事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着重描写了“沉船”这一隐喻,在“我”与“非我”之间,以梦想的形态来塑造诗歌。在此诗歌中,开始出现第一人称,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苏醒,走向自主和独立。本文从“沉船”所表现的隐喻性着手,挖掘了《潜入沉船的残骸》中主体“我”的存在意义,表现出诗人对女性主体存在的探索及作者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肖文琪 《魅力中国》2010,(23):282-282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其诗歌在世界文坛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而在《安娜贝尔·李》这首细腻、柔美、忧郁的爱情诗中,诗人更是倾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的咏叹调。  相似文献   

7.
冯华 《新西部(上)》2009,(12):165-166
本文以莎士比亚的诗歌为例,说明英文诗歌中爱和关是常常出现的主题。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来吐露心中的爱情和对美的向往。尽管对于什么是美,诗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约而同的探讨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歌。它流畅、自然、浅显易懂,一直被选入小学语课本和其他一些少儿诗歌读本,各种教参和选本对它也几乎都不作什么字方面的注释。然而按照通常的字面意义仔细研读这首诗歌,把诗中的“床”理解为睡卧之床,却总感到有些疑问。  相似文献   

9.
织微博     
《浙江经济》2011,(21):56-56
今天和任志强、何志诚等做客“一虎一席谈”,讨论农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农行高级经济师何志诚说银行担当了宏观调控的风险,也是为了降房价,所以需要调高首套房利益。什么强盗逻辑?有风险就转嫁老百姓?还冠个降房价的理由?这次我支持任大炮,这完全是乘火打劫、落井下石!  相似文献   

10.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的代表作《当你老了》以朴实的语言,抑扬的韵律,唯美的意境征服了读者的心。《当你老了》这首诗,具有语言的朴素之美、和谐的韵律之美、伤感的意境之美,由此可见其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诗歌的创作中,唯有将真善美与真性情进行充分的表达和渲染其所具备的艺术之美才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1.
冯雁 《黑河学刊》2013,(9):33-33,115
《偶然》是诗人徐志摩的一首抒情小诗,诗歌仅有十行却蕴含无限魅力,能够动人心弦、引发哲理思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现通过对《偶然》的赏析,探讨了诗歌所蕴含的的独特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2.
李宇航 《魅力中国》2010,(33):113-113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遇到有关实写与虚写的问题,查阅手头的资料,也没能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这“虚实相生”又到底是怎样一种艺术手法呢?下面笔者就这些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张春妍 《魅力中国》2010,(30):107-107,109
康熙不仅是一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还是一位才情不凡的诗人,作有古今体诗1135首,可观之作甚多,诗风鲜明。本文从雄浑豪壮、高澹疏放的北方诗风,强烈的尚武精神,浓郁的乡恋情结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四个方面论述康熙诗歌中鲜明的北方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4.
筱夫 《中国经贸》2009,(1):40-4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深化合作对两国乃至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动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是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美迎来了建交30周年,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状况如何?中美商贸联委会机制的情况怎样?奥巴马当选美国下一届总统,美国新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有何变化?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这对中美双边贸易将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侯佳 《魅力中国》2014,(19):94-94
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民族,我们民族的诗词源远流长,精彩绝艳,形成了一条“洗洗乎无泱尽”的诗之长河。中职学生学习和背诵古诗词,既有利于弘扬祖国的文化,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一首古诗美在何处?何以被人称颂?何以名之千古?却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品味得到。我想就古诗赏析谈点浅薄的看法。诗歌赏析的关键是找准切人点,应从不同视角去鉴赏、品味诗句。  相似文献   

16.
谢威 《魅力中国》2014,(14):101-101
英语诗歌的教学是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诗的欣赏无论对“教”还是对“学”,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欣赏英诗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笔者的学习经验,从语言学、修辞学和诗学这三个方面着手,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诗歌的魅力。本文以莎士比亚的Sonnet18为例,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诗作简要分析.以期为读者欣赏英诗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一湾浅浅的海峡”,曾经阻隔了两岸近40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哀怨悲情的诗歌引发了无数人的“乡愁”。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与美国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是分不开的,那么美国政府是如何持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其成功经验有哪些?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何有益的启示呢?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了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英国剑桥西南方向2英里处有一个名叫格兰切斯特(Grantchester)的小村子。那里人烟稀少,牛群低吟,草木萋萋,河水潺潺……来此地的除了剑桥学子,大概只有像我这样来寻觅失落的人文精神的人。当我走在木栅栏围着的牧场中留有的唯一一条通往村子的小道上,一首诗歌在我心头回响:那些花儿哪里去了?很多很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20.
荐书     
《中国高新区》2010,(10):129-129
《黑莓帝国》 在美国的企业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中没人配备‘黑莓’,这家公司的业务可能也好不到哪儿去。”黑莓为何拥有如此地位?它的魔力来源于何处?本书作者深入黑莓,向读者阐释了黑莓成功的秘诀以及独特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