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系列电视剧<绝望的主妇>在近几年可谓是火爆热门,大受欢迎,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各有特色的主人公,紧凑有致、环环相扣的剧情是这部电视剧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是本文并不是要研究为何这部电视剧如此成功,而是将视线转向了这部电视剧的一句口号:"去把女性主义进行的更加彻底吧!"之前也有一部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就女性主义展开过讨论,但本剧的视角并不相同,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绝望的主妇>对女性主义的诠释,并分析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对比分析《飘》与《啊,拓荒者》可以看出,两部小说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它们都展现了女性在男权压抑下的生活。女主人公斯嘉丽和亚力山得拉积极反抗父权制压迫,热爱自然,呵护自然,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正面代表。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流派,各个派别都关注妇女生活,强调“社会性别”分析的重要意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向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挑战,有助于人们完整地理解国际关系。作者将介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主要流派、核心概念,梳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国际关系学派的关系,探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雯 《新西部(上)》2010,(6):102-102,104
本文简述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女性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女性主义作家朱莉·帕森斯的小说<期盼幸福>主人公瑞雪·贝克特的情感、经历等生存体验以及在男权社会中为追求独立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来撂讨这部作品中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仪淑云 《魅力中国》2011,(18):87-8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麦卡勒斯从人性角度塑造了主人公辛格的形象,小说中几个平行线上的辛格在解决内心情绪,满足倾诉欲望,寻求他人帮助和理解的道路上对马斯洛的欲望需要理论进行了层级叙事,体现着欲望叙事的多重维度。  相似文献   

7.
《妻子与女儿》是盖斯凯尔夫人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在《妻子与女儿》中塑造了两位女儿的形象,莫利和辛西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女性人物形象,是不同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采取女性的视角,以年轻富有的美国女性为主人公,探讨她们在欧洲世俗社会的境遇。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和应用,詹姆斯笔下的女性人物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深入分析,探究她们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梁珊珊 《新西部(上)》2013,(10):90-90,101
本文从中西方两位女性主义先驱所表现出女性意识的相似性角度分析了凯特·肖邦和铁凝的小说一《一小时之间》和《玫瑰门》。解读了两位女主人公路易丝与司绮纹在男权社会的顺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斗争。揭示出女性解放的必然与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0.
王蕾  苏岩 《理论观察》2013,(6):86-87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1.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史丽斯·沃克的代表作,是一部关注黑人女性心灵成长的作品,通过对几位黑人女性痛苦生活经历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为了生存在压迫下失去自我、寻找自我并最终重塑自我的追寻过程.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的生存空间从物质和心灵两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文章解读了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著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看似是一个问题少年,实际上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形象;在主人公心中充斥的是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假模假样”的社会中充满着灵魂的诱惑,只有在人海之中保持一颗纯粹的心灵才是主人公和作者追寻的东西;作者利用现代艺术的方式展示了生活艺术,揭示了小说中主人公从困惑走向了灵魂超脱,逐渐理解了人生经历意义的青春历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西女性主义发展脉络的梳理,比较中西女性主义在文化传统、哲学传统、起源以及倡导者等方面的差异性体现,分析中西女性主义融合的可能性,为女性主义的本土化提供路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谭永 《改革与开放》2011,(12):124+126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关于女性从被压迫中解放的途征与女性主义三大主要流派的观点有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在婚姻观上,女同性恋女性主义与其他女性主义流派也存在很大不同,她们只认同女性间的同性恋,排斥异性恋.本文重点阐述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的婚姻思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随着女权运动的深入,女性主义者为了寻找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融合。现代女性主义基于马克思女权主义对女性社会地位和性别身份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更为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将从对马克思女性主义的理论探索、社会各个流派对其的态度以及女性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异军突起,现代女性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引导女性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从颠覆性的解构主义那里获得了消除男性中心思维模式的理论武器,试图达到摧毁现存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地位的目的;同时对女性主义进行了建设性和创造性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学理论整合的角度 ,探讨女性主义分别与三种批判性理论①(即自由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建构主义 )相整合构造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即自由制度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和建构女性主义 )的可能性 ,主要以女性主义做补充的方向来进行。自由制度女性主义是纠正实证主义的研究态度、扩展概念的内涵 ,通过制度与机制 (regime)来确保女性的合法权利。马克思女性主义在批评资本主义体制的同时 ,揭示在维持资本主义体制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父权制度 ,更深层次地剖析压迫与剥削问题 ,并且把女性的剥削问题扩大到第三世界 ,使理解国家与个人行为更具洞察力。建构女性主义对以男性为主的价值体系提出了直接挑战 ,从根本上探讨国际关系知识主体 (即人、国家和国际体系 )身份 (identity)再建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女性主义意识孕育于不同寻常的家庭,长于美国求学阶段,开花结果于中国的文化大背景下,与西方女性主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她的主要作品,探析她的女性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女性成长小说理论来解读当代英国女作家莱辛后期现实主义小说《一个好邻居的日记》,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简&#183;萨默斯是如何实现精神的成长、自我的完善。并呼吁现代人要学会付出、给予、感恩、珍惜自已所拥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中西女性主义的差异,分别探讨了哲学层面、家庭观念、个人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