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魏丹丹 《魅力中国》2011,(5):194-195
冷战后,人道主义干涉成为国际政治的常用词,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人道主义干涉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争论不休,但在国际法上,从来没有对其加以确认的先例。然而,这种理论并没有因为在法律上的缺席而退居历史背后,相反愈演愈烈,如何界定“人道主义干涉”?如何认识它在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自相矛盾的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本文对于这些重大且复杂的问题将予以自我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国际上,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等种种论调盛行,某些国家甚至已将这种论调付诸实践。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主权与人权都是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现在人类已跨入新的世纪,“主权”。“人权”这两者的各自概念、范围和基本原则以及相互关系却又成为国际法研冗中的新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个难题。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变化了的世界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和有效的国际法的规则体系。因而,从主权和人权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国际法的发展动向,也对国际法的理论和现有规则、原则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当前在国际上,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主义干涉等种种论调盛行,某些国家甚至已将这种论调付诸实践。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主权与人权都是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从主权和人权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发现国际法的发展动向,也对国际法的理论和现有规则、原则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韩坤 《魅力中国》2014,(2):338-338
学界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尚未达成共识,人道主义合法性问题的两分法给解决该问题带来新的思路。两分法即分析人道主义的合法性,要分别解决解决两个子问题。其一人道主义是否可能是合法的,其二合法的人道主义干涉需具备哪些要件。  相似文献   

5.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作为国际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由国家主权独立引申而来,其和联合国授权安理会的涉及国家内部事务的人道主义干涉必然会存在冲突,如何正确认识此矛盾是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在简要分析国际法律规范基本原则和当前国际局势的前提下,结合利比亚局势对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人道主义干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冷战后全球化导致的主权观念的变化以及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矛盾的加剧,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在国际社会中愈发频繁,尤其是西方国家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多次对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由此面临着巨大争议。文章拟以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行动的失败为例来说明,作为争论话题中的国际人道主义干预并不如西方国家所宣称的那般结局美好,其自身仍旧面临着众多困境和艰难抉择。  相似文献   

7.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其文学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纵览雨果六十余年的生命历程和所写著作, 他留给人们的是人道主义思想的理性光辉. 本论文就雨果的三部著作《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及《九三年》 展开深入的研究, 剖析其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 肯定雨果对人道主义思想文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美丽 《魅力中国》2010,(7):118-118
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诞生伊始便显示出其历史进步性,它使主权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但其“绝对性”的内核却使它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随着主权可分的论战,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组织的发展,国家主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国家主权的否定,它始终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应该确立新的国家主权理论:国家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又是相对的,不能将其推至极端,它应当受到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9.
王美丽 《魅力中国》2010,(3):118-118
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诞生伊始便显示出其历史进步性,它使主权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但其“绝对性”的内核却使它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随着主权可分的论战,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组织的发展,国家主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国家主权的否定,它始终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应该确立新的国家主权理论:国家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又是相对的,不能将其推至极端,它应当受到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有关人道主义干预合法性的争论,实质上是对如何解释《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内容产生的争议。20世纪尤其二战以后国际伦理与法理的正义化趋势,是冷战后人道主义干预屡屡发生的重要内因,同时也是当代人道主义干预概念本身的伦理和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旗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4):103-121,158,159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反应有一些变化。作者从中国外交理念、人道主义干预规范和国家利益三个维度来解析这种变化。冷战结束以来,这三个维度的因素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们在特定时空下的交错互构塑造了中国的行为逻辑,由此导致中国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反应迥然不同。具体而言,当危机涉及中国核心或重大利益时,中国将捍卫自身利益,反对强制干预。如果不涉及核心或重大利益,中国将采取灵活的应对政策:在人道主义干预规范认可度高的阶段,中国倾向于遵循国际规范行事;在干预规范认可度低的阶段,倾向于从自身外交理念出发设定立场。中国外交理念从韬光养晦、负责任大国到奋发有为的转变,对其在人道主义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和介入力度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斐 《魅力中国》2010,(22):66-66
民族自决权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权利和原则,在新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其主体范围、权利内容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民族自决权的含义入手,论述了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以及新时期对民族自决权问题应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西方正义战争理论与人道主义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宗友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32-48,156,157
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是西方世界关于何时诉诸武力以及如何使用武力的战争伦理理论。它起源于公元5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对战争的论述,后经托马斯.阿奎那、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胡果.格老秀斯等神学家和国际法学者的系统阐述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提出了一套关于诉诸武力和使用武力的标准问题,包括诉诸武力时的正当理由、正当权威、正当目的、最后手段、成功的可能性与对等性以及使用武力时的区别对待和对等性。冷战后,其核心要素为人道主义干预鼓吹者所吸收,成为主张人道主义干预者的重要伦理基础。无论是鼓吹"人道主义干预的权利",还是主张"保护的责任",都强调在使用武力方面要符合和满足西方正义战争理论传统中的正义标准,为人道主义干预寻求道德支撑。作者通过对西方正义战争理论思想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的梳理和归纳,指出它与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之间的共鸣之处,提出尽管两者在特定历史和环境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有被滥用的风险。在国际关系已部分"法制化"的今天,在人道主义干预问题上,国际社会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4.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反应有一些变化。作者从中国外交理念、人道主义干预规范和国家利益三个维度来解析这种变化。冷战结束以来,这三个维度的因素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们在特定时空下的交错互构塑造了中国的行为逻辑,由此导致中国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反应迥然不同。具体而言,当危机涉及中国核心或重大利益时,中国将捍卫自身利益,反对强制干预。如果不涉及核心或重大利益,中国将采取灵活的应对政策:在人道主义干预规范认可度高的阶段,中国倾向于遵循国际规范行事;在干预规范认可度低的阶段,倾向于从自身外交理念出发设定立场。中国外交理念从"韬光养晦"、"负责任大国"到"奋发有为"的转变,对其在人道主义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和介入力度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司法干涉是21世纪前十年中的一种重要法律现象,是人道干涉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抵制之后的产物,分为国家层面的司法干涉和国际司法机构层面的司法干涉两种形式。国家层面的司法干涉主要体现在国家行使普遍刑事管辖和普遍民事管辖两方面;国际司法机构层面的司法干涉则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来对发生在他国的犯罪行使管辖方面。随着国际法院2007年针对《灭种罪公约》适用案判决的做出以及澳大利亚诉日本案的出现,基于普遍性法律利益的司法干涉作为一种新形式构成了司法干涉的新发展。司法干涉一方面能促进实现国际正义,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也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了挑战。对于中国而言,司法干涉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中国有必要认真评估此种法律现象,根据不同司法干涉现象不同合法性特质来确定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余音 《魅力中国》2014,(15):280-280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的范畴。马克思人道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中的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道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对人的共同的关注造就了马克思人道主义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两种思潮。一种是人道主义思潮,一种是科学主义思潮。其中,人道主义思潮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而且对东欧国家和苏联,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基本观点进行了考察和探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有限的、确定的意义上可以容纳人道主义的合理思想,但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家主权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 ,对当今国际社会争执不休的两种国家主权学说———“干涉主权论”与“绝对主权论”———的理论立场及其局限性进行评析 ,尝试着论证第三种国家主权学说的合理性 ,即“限制主权论” ,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所谓限制主权 ,是指国家在行使主权时并非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作出决定 ,它还要受到国际社会公约、条约、规范、惯例和舆论的限制。这种限制包括被动限制和主动限制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于雷 《魅力中国》2010,(29):310-31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外学术界进行了广泛争论的焦点,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不同,同时也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产生是对人道主义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20.
国际干涉的规范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规范问题在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辩论中得到回归。随着国际责任论的兴起,中国在应对干涉问题上面临着利益守成和责任扩展上的消极目标与积极目标的双重挑战。作者从干涉的形式、原因、手段与结果等方面对干涉的规范维度进行了梳理和考察,认为应清晰地思考不干涉规范的内涵和外延,以重塑中国关于干涉的叙述并探讨进行政策调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