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经济问题》2006,(7):F0002
晋城市立足于科技的提升和循环经济的运行,实现并加快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依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思路,全市实施了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174项,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13个,加速了资源型工业体系的转变,使“煤、电、冶、化”四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构成了四大基地、八大产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随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开发区的落户,晋城产业结构将实现质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2010,(11):F0003-F0003
海门东临黄海,南倚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处于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的双重叠加区。近年来,海门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人和路畅,创新致远”交通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以“策应海门桥港经济新时代。加快海门交通事业新发展”为工作主题,坚持服从服务于沿江沿海开发、服从服务于城市南进战略、服从服务于“四大增长极”打造、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各项交通运输事业在负重拼搏中实现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的关键之年。鲤城区要认真贯彻胡总书记视察福建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实施“12345”总体思路,即突出一个主题: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抓住两个重点:繁荣古城、建设新区,实施三大战略: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战略,推进四大带动:项目、产业、外向、党建带动,做好五件事情: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现代商贸、人居环境、教育强区,加快建设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4.
晏强 《经济视角》2006,(10):36-37
辽源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曾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辽源市煤炭资源已濒临枯竭,年可采储量580万吨,辽源矿业集团所属的平岗、泰信、西安煤矿全都停产,大批煤矿工人下岗,二次就业压力巨大,造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辽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一、辽源经济转型的思路和对策辽源市经济转型立足自主创新、自我加压,充分利用国家转型政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探索转型的新途径、新模式,实施“四大战略”、发展“三大产业”、建设“十大工程”。(一)实施“四大战略”1、差异化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5.
文嫮  蓝佳 《经济地理》2022,42(3):76-86
文章分析了2012—201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影院空间扩张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院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影院由集中分布于四大中心城市扩张到四大城市群,再向周边四、五线城市扩张,总体上呈现为“等级式”扩张模式。(2)国有院线影院数量远超民营,表现为“等级式”结合“邻近式”扩张模式,民营院线影院则表现为单一的“等级式”扩张。(3)票房前四的院线都采取了“等级式”扩张模式。除实力最强的万达院线采取单一“等级式”扩张之外,大地院线通过吸引加盟的方式跑马圈地,实现“邻近式”扩张;而上海联合和中影南方,则主攻一线城市,并扎根于总部所在城市群,采取“区域深耕式”扩张。(4)影院扩张受到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多为负,极化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表明,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大做强兰州这个中心城市;基于“大视野”,构筑“大产业”,形成“大市场”,建设“大都市”,完善“大交通”,打造“大中心”是将“大兰州”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实现跨越发展,努力把巴城城市做大”,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把恩阳、兴文、清江、曾口一并纳入巴城规划区范围,明确巴中中心城区人口到2020年达到90万人,建成川陕渝腹心地带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巴中市“十二五”规划和总体规划为我们明确了城市发展方向,描绘了发展蓝图,巴中城市发展赶上新的黄金机遇期,迎来了又一轮发展的春天。但同时也有些不同的声音在质疑,如巴城发展受土地、水资源等因素制约无法发展,巴城发展不应求大应力求精等。笔者从事巴城规划建设多年,对巴城的发展也做了一些初步思考,结合巴中“十二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此一叙,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欧州大陆上最大的城市,她同纽约、伦敦、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她是“文化艺术之都”、“浪漫之城”,素有“花都”之称,利尔克曾说过“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巴黎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所有人的奢侈”。巴黎之美正是缘于她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9.
2002年,根据国家重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了建设“大银川”,以中心城市城市化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加大了银川市城市建设力度。本文试图就“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洪  夏明 《经济地理》2011,31(12):2116-2121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1,(19):16-18
事实上,城市并不需要一味去追求“大”,而是要有自己的定位与城市规划。而如今,很多城市在建设和改造中表现为贪大求快、“拈轻避重”,缺乏规划,没有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城市建设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特征。  相似文献   

12.
谢海 《经济问题》2007,(5):124-126
阳泉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计划经济历史遗留问题的双重压力,以及环境、产业、理念、习惯等诸方面的重重问题,其自身的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发挥。阳泉应当借鉴德国“鲁尔”的发展经验反省发展历程,把握政策和市场机遇,实施“四大战略”,围绕在全省争先发展和在中部同等城市率先崛起的“两先”目标,以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突出重围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作用”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城市发展为龙头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现综合整理如下: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 研讨会认为,应确立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不…  相似文献   

14.
对于城市的管理是对于城市进行发展的一个永远不会变的主题,对于城市管理进行的长效的管理是整个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不变的追求的奋斗目标。对于城市的形象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很大改善,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将依法行政进行深化的新形势下,把“亲民、规范、和谐、文明”这四大主题进行很好的突出出来,在对城市进行创新管理以及对其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文明执法、堵疏结合”的工作理念放在主体地位,很好的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的跨越。本文主要是在对于城市进行相关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对城市管理的理念、管理的体制以及相关的管理的手段这三个角度,对现代化的城市进行管理创新以及对其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做出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天津。“天子经过的地方”;天津,华北平原的富饶之地;天津,渤海的明珠: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重要工商业大都市、连续 10年 GDP年均增长超过 10%;天津.值得骄傲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天津,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2000年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排序第36位;天津.九河下梢却是枯水期来水少.汛期排污大,水资源短缺,“引黄济津”、“引滦济津”后,又期待“南水北调”;天津,不容乐观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态环境状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  相似文献   

16.
温倩茵 《新经济》2013,(22):60-64
这个夏天是怎么了?新“四大火炉”城市把中国人民烤得热烘烘的。江西南昌游泳池里煮饺子的一幕仍让人记忆犹新!在全国启动“烧烤”模式后,广东多地却在盛夏时节创下历史气温最低值,不禁让人萌发“到广东避暑”的念头。  相似文献   

17.
向阳 《环境经济》2004,(3):58-58
进入2004年,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像道路交通一样令各方头痛的大问题。北京目前人均占有的用水量仅为全国的1/8,形势严峻。如何建设节水型城市?办法很多。我认为,首先必须抓紧进行“四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庞晓芹 《经济论坛》2005,(16):15-16
孝义是一个资源导向型城市,近年来,以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特色化为重点,大力延伸“煤焦化、煤电铝、煤铁钢”三大产业链条,组建煤电、焦化、铝工业三大企业集团,建设机焦、耐材、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四大生产基地,全市经济社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实践证明,更新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战略,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大平台是承载大产业的空间载体。当前,全省各类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产业园区)集聚了全省工业发展的主要要素资源,是工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加快产业园区向工业强区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加快推进工业强省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在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四大建设”中的支撑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核电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稳定的绿色能源,在推动绿色发展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福建省核电产业发展成绩显著,目前已开发了四大在运在建核电基地,核电总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2,核电发电量占比位居全国第1,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核电大省。为此,编辑部与采访嘉宾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福建核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