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后哥本哈根时代,作为中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生态牌",必须把三江源生态保护放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争取中国在全球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也为协调好21世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重要参考。2011年11月16日国家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为进一步拓展生态移民的就业空间带来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和建设是青海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新的重大挑战。如何把握好机遇,理性地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生产生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区是全国海拔最高、类型较齐全、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区域,由于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国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投资75亿元,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其中的生态移民工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2,(13):15-15
青海三江源生念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已完成投资近50亿元,长江、靖河和澜沧江源头生念环境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5.
所谓“协议保护“(Conservatlon Steward Program—CSP),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土地附属资源的保护权作为一种与经营权类似的权利移交给承诺保护的一方。从而确定资源所有者和保护者之间责、权、利的生态保护方式。协议保护最早由保护国际(C1)提出,这是一个总部设在美国、并由40多个国家的环保界知名人士组成的民间公益组织,主要致力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区建设》2005,(9):47-47
为建设和保护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区,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国家将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用于退牧还草、重点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鼠害综合治理等十大工程。今年国家将投资7亿元,在三江源地区实施14个项目,以保护和恢复三江源生态。  相似文献   

7.
闫学诗 《西部论丛》2004,(11):18-21
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令人警醒。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居民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  相似文献   

8.
《青海经济研究》2009,(5):56-57
一、2009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领导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工作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2009年三江源项目实施工作,省三江源办对2009年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相似文献   

9.
《青海经济研究》2010,(2):79-79
1月7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筹组承载三江源生态保护重任的“中国三江源生态保护发展基金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福顺担任“中国三江源生态保护发展基金会”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为3335-6564米。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区内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干流长度分别为1217公里、1959公里和448公里,分别占三条河流干流全长的19%、36%和10%。区内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湿地面积7.3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2%。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江河保护和建设,尤其是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全面停止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采伐的决定,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突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草)、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等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强防沙治沙,污水、污染治理等工程建设,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但是,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整体趋于恶化的基本态势还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走出草原生态保护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已经不堪重负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3%,多数位于生态脆弱的大西北地区,她的生态重要性远大于森林——覆盖度不到15%,且多数位于水热条件要好得多的东部地区。关于草原,人们长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草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她的主要作用就是给牲口吃的,因此,牧民(包括内地来的大量农民)、企业、政府甚至军队纷纷把目光投向草原甚至高寒草甸,致使牲口数量一增再增。有关资料表明。当前西北地区草场牧畜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  相似文献   

13.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气候变化的启动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青海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更事关中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因此,要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生态环境也特别脆弱,属于典型的生态地区。鉴于这种情况,我国政府早在“九五”末期就开始调整这些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强化其保护生态的功能,弱化其发展经济的功能,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易珏 《中国经济信息》2013,(Z1):110-111
一边是对三江源保护的呼声高企,一边却是破坏的加剧,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思路待变。2012年12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安定门外的一家小客栈,见到了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与上一次在CCTV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大奖领奖台上的他相比,平添了几分倦意。2006年底的经济人物公益大奖  相似文献   

16.
关小梅 《特区经济》2009,(4):193-195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的生态要地,其生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全流域的资源环境态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极大地制约着该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制度激励,促进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冯雪娟 《北方经济》2006,(11):17-18
草原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从草原面积来看,我国是草原大国,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从人均占有草原资源来看,我国又是草原小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在我国,如何保护好、建设好草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11,(7):14-14
3月17日,青海省政府三江源及青海湖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协副主席仁青安杰、省生态保护和建设顾问组组长洛桑出席会议,会议由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毛占彪同志主持。省直各相关厅局及相关单位分管的负责同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顾问组成员及项目区州(市)、县政府领导、相关单位及三江源办主任共21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我省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经济研究》2005,(5):11-14
2005年8月30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大会在西宁隆重举行,由此拉开了我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大幕。拥有三江源,是青海人民的自豪和骄傲,保护和建设三江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是历史赋予青海人民的重大使命。我们要牢牢抓住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这条主线,精心组织规划实施,出色完成各项规划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们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色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指出:“青海是中华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青海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的“生态保护第一”战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了青海未来发展的定位.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要素及其子系统,其范畴及指标体系非常丰富而又复杂,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跳出生态保护狭义的范畴全面落实青海省“生态保护第一”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