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府际治理的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合作治理是困扰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问题。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设立,为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治理提供了政策契机和历史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区域内分割严重,府际恶性竞争犹存,权威合作组织缺乏,合作机制不健全,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治理的瓶颈。但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上级战略推动,为政府合作治理和互利互惠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客观条件。根据政府合作治理理论和长株潭行政体制特点,提出建立以多中心治理机制、政策支持和监督体制以及利益协商和补偿机制为主的政府合作模式,作为解决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复杂性管理范式的视域论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生态协同治理的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网络机制,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的基础,政府主导下的生态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的特色,适应性管理和复合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机制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区域公共事务的特征为分析起点,指出跨区域公共事务应寻求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通过对从"囚徒困境"到合作博弈的解析,分析了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可能性及其所要具备的条件.即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加强各方协商和信息交流.具体的制度设计重点是,创建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此外,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刘文文  吕霞 《新经济》2022,(3):27-32
随着国家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不断推进,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传统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已逐渐向多元化主体合作治理模式转变.本文以合作治理机制理论框架为分析基础,选取广州市泮塘五约社区微改造的合作治理项目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在我国社区更新改造中,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如何形成合作参与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对社...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地区相继成立区域孵化器协会,使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原来“地方政府—孵化器”二级治理模式发展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多中心治理模式。从网络结构和网络治理两方面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系统框架,指出网络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①多中心治理使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结构表现出网络结点分层、治理结构分层和网络平台化运作等特征,从宏观层面出发应建立信任机制、合作机制、联合制裁机制和声誉机制,从微观层面出发应建立学习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②促进网络主体间建立更多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各类网络主体间互动,增强网络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是提升网络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私合作制是由政府、市场及社会构成的合作性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政策动力、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三个构成要素。其中,政策动力是公私合作制的内在驱动因素,政策工具是公私合作制的外在运行机制,政策目标是公私合作制的远期目的要素。由于公私合作制有多样性的政策目标,其在运转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让公私合作主体的目标相互兼容,才能发挥公私合作制的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在最新理论成果,其针对政府管理的碎片化管理,提出构建协同、合作、共赢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一理论为中国食品安全体制提供了改革思路。首先简述整体性治理分析框架,接着分析当前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重构跨部门合作机制、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增强政府责任感和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激励机制等改进措施,希望借此整合多方面的力量,提升政府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治理提倡知识产权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在各方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应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良好互动的合作关系。然而,知识产权管理者、创造者、传播者、运用者等诸多的参与主体有自身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多种角色中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构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有力的保护并达到均衡,是知识产权治理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从知识产权治理的概念出发,论证了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合理性与依据,并探讨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创造者与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管理者与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南北国家知识产权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由于食品安全具有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属性,使现有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呈现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特点。仅依靠政府或市场某一个主体来治理食品安全,并不能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治理机制的构建本身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离不开政府、社会中间组织和市场三方的协调与合作。研究发现更为现实的选择是从社会中间组织的角度,寻求促使这些组织之间协调合作、共同治理的制度安排,以实现食品安全的"善治"。从而实现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进公共利益,化解我国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转型、推进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扬 《发展研究》2014,(4):23-27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不应仅单纯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多重稳定均衡,从而实现善治的治理目标。本文以国家治理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和模式论证了现阶段我国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财政学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研究——国内外治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框架,指出生态产业链治理需要企业-市场机制、政府-政策机制、社会组织-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生态产业链治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3种治理模式,并系统分析了3种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最后结合我国生态产业链运行实践,指出了我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加快数字化发展与建设智能化平台已经成为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已有研究探讨了数字治理平台促进政社合作生产的现象与过程,但鲜有文献讨论数字治理平台如何提升政社共治有效性.从数字治理平台的功能维度出发,文章构建了数字治理平台打通政府与社会"双循环"的三大机制:参与机制、中介机制与动员机制.基于对浙江省数字治理平台的考察发现:数字治理平台的参与机制为政社共治提供了多元治理主体,中介机制为政社共治提供了互动规则和制度基础,动员机制为政社共治提供了目标共享、资源整合等动力基础.最后,文章探讨了数字治理平台在政社共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框架,指出生态产业链治理需要企业-市场机制、政府-政策机制、社会组织-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生态产业链治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3种治理模式,并系统分析了3种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最后结合我国生态产业链运行实践,指出了我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乡镇政府作为五级政府中的最基层政府,是乡镇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其治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治理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鉴于此,借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政治治理能力、经济调控能力、文化建设能力、生态保护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即“五力”模型,对黑龙江省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乡镇治理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叶兴波 《经济论坛》2001,(23):45-45
1.知识经济时代的合作理念对法人治理机制的影响。公司治理机制创新的首要理念就是合作。知识经济的合作理念推动了公司治理“双赢”概念的产生,核心思想是净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绑在一起,要求代理人也拥有一定的股份,构建“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价治理的利益集团视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是永恒的核心问题,房价治理实质上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是有着利益冲突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达成新的利益均衡的过程.房价治理主要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普通市民四个利益集团,它们带着各自的利益目标进入房价治理场域,对房价治理有着不同的角色表现和利益诉求,并根据各自的利益得失构建起政策博弈机制.主导或异化、抵制或促成相关政策变迁.对房价治理场域中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角色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是理解房价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崔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18-220
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催生诸多复杂的、相联系的区域性公共事务,如环境污染、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等,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长三角、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进行了相关实践,成效显著,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体制性障碍,合作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等),跨域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对地方政府间公共事务跨域治理的碎片化现状加以分析,探究完善地方政府实现公共事务跨域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地方政府对区域信用一体化面临合作治理的困境,需要构建区域信用政府监管与社会治理创新联动机制,形成整体性的治理网络和联动机制。把信用长三角建设成为国内区域信用一体化、区域信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适用于长三角区域信用一体化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构建区域信用治理与区域法治建设的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治理理论兴起,治理绩效评估备受瞩目,各种治理评估体系孕育而生。三江源区生态风险治理评估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发展起来的评估框架,据此了解政府与社会开展生态保护建设责任意识,推动地区生态治理制度创新能力。评估包括政府治理、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与个人治理,根据内容设置不同权重及指标要素,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实施,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政社互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措施。在追求发展与威权体制约束下,如何协调政府主导与社会自治增强治理能力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杭州市湖滨晴雨工作室的研究,发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互动中生成治理式吸纳机制:政府通过主导与分权形成整体性治理网络,且以资源与权力实施限制式社会参与,由此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效率与合法性螺旋式增长。换句话说,治理式吸纳是政府以治理的方式有选择地吸纳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比较政社互动的社会基础、权力结构、行为方式及社会功能,文章认为治理式吸纳比集权式控制、多中心治理更符合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