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经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合同法》,也是一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我国原有关于合同的法律有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合同法增加了哪些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全国人大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我国新合同法是一部涉及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法律,对其内容特别是新增加的内容,我们不能不有所了解。第一,强调了意思自治原则也就是国际通称的合同自由原则。新合同法为此作出了这几方面的规定:一是合同订立不受干涉;二是约定优于法定;三是合同可采用多种形式;四是债权债务可以转让;五是合同的变更、撤销权;六是纠纷解决方式自愿。  相似文献   

3.
无效的建设工程合同,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虽然订立合同,但因缺乏合同有效的要件,合同自始无法律约束力。国家之所以确定无效合同,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对合同无效的边界划在何处,因为立法角度的不同,划界也有所不同。我国《合同法》体现了尽可能使合同趋于有效,尊重合同主体意思自由的立法精神,而《建筑法》的立法精神在于国家依靠“公权力”干涉建筑活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上述两部法律在适用中不免会产生矛盾与碰撞,使得在审判实践中对无效合同后果处理也极不统一。  相似文献   

4.
许多承包人由于不了解法律对履约抗辩权的规定,也不善于及时行使法律赋予的抗辩权,在司法实践中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我国《合同法》第66、67、68条规定了三种合同抗辩权,即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结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具体实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人可运用的主要是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相似文献   

5.
对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性质的不同认识,源于我国《合同法》与《招标投标法》的不同规定.而对中标通知书法律性质的不同理解,会对各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合同法》与《招标投标法》的调整对象并不相同,没有正确区分这种不同的调整对象,是导致问题混淆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我国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国际经贸准则和法律规范与我国有很多不同。我国的《合同法》也逐渐修订,以期与国际进一步接轨,促进经贸的发展,其中《合同法》中有关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规定在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存有争议,本文就此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新闻眼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从粗泛的市场经济到明确的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契约经济,这无疑是人们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不久前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审议通过。这部新《合同法》的通过标志着原来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三部法律将被废止,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合同法》、《建筑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建设工程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各种类型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认定、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以及财产处理,具有理论人才 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供用电双方在供电前应签订《供用电合同》,只有双方构成法定的供用电合同关系后,才能在用户欠费的情况下收取电费滞纳的违约金。1999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入了不安抗辩权制度。这对于促进供用电合同的正常履行和供用电纠纷的有效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给电费回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新《合同法》之规定,论述了供电人违反供用电合同的行为发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时,根据用电人的不同选择,在承担相应责任时应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一、物业管理合同的特征 第一,物业管理合同是一种新型的合同。它不同于《合同法》原有的各个合同,具体来讲在主体、客体以及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就其主体而言,作为主体一方的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新兴的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另一方是物业管理区的全体业主,业主通过其代表机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订立物业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众多,如何运用法律进一步规范建筑活动成为重中之重。我国已于1998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并于1999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建筑领域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引导技术合同当事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科学技术部近日印发了《技术合同示范文本》。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是完善合同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1990年根据原《技术合同法》印制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对指导和帮助技术合同当事人规范地签订技术合同,维护其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据统计,2000年度全国技术合同的登记数达到了24.1万项,成交技术合同总额650.75亿元。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摩配》2007,(10):11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实施分期付款方式购车的法律环境提纲前言:结论──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实施分期付款购车的法制环境,但一个成熟、发达的汽车分期付款销售汽车的地面市场的培育,尚需对法律进行完善、详备。一、《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主委公证分期付款的合法性(一)分期付款购车的合法性(二)分期付款购车的所有权流程(两种)(三)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针对福特信贷96法律研讨会的问题论述二、《经济合同法》的有关现定主要文物分期付款要卖合同(一)合同形式(二)合同的主要条款(三)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四)与合同有关的法律问题1.汽…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中国商标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开启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新征程,翻开了我国商标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30年后的今天,《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表决通过,历时十年的第三次《商标法》修改工作终于圆满画上句号,新修改的《商标法》(以下简称“新《商标法》”)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推动我国商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导了用电户拖欠广西电网公司电费近七亿元,使该公司运行维艰的新闻.从这则新闻看出,巨额电费拖欠已成为束缚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的沉重包袱,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正常供电秩序.面对日益增大的经营风险,适应市场变化,依法回收电费是化解电力经营风险的根本出路.我国于1999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是我国在立法实践中,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引入了不安抗辩权制度,这对于促进供用电合同的正常履行和供用电纠纷的有效解决意义重大,给电费回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际,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制定本解释。第一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认定无效:(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三)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第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  相似文献   

19.
沈克勤 《中国石化》2007,(12):72-7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围合同法》的规定,具备下列四个要件的经济合同为有效合同。(一)经济合同当事人、经办人和代理人的资格要合法;(二)经济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不得违背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三)合同当事人必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四)合同的形式和主要条款必须完备。  相似文献   

20.
第一,《电力法》第31条规定:用户应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用户使用的电力电量,以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的记录为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条款略显滞后。笔者认为《电力法》应赋予电力企业为用户安装先进计量装置的权利,这是建立公平供用电合同关系的需要。目前,供电企业先供电、后收费的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公平的。从合同订立的条件来看,《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明确规定订立合同应符合三大原则,合同双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订立什么内容的合同,与谁订立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