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才》2008,(2):120-120
很多人看到冯仑的色,却看不到他的戒;很多人看到冯仑的柔,却看不到他的刚;很多人看到冯仑的贫,却看不到他的厚。这本书可以让人立体地了解这位有着浓厚知识分子情结的企业家。冯仑的经历,就是中国民营经济成长的历史,尽管是越野蛮,越生长,但冯仑还是一如既往地儒雅,没有满脸横肉,没有为非作歹,西方的企业家大多是冯仑式的,中国的冯仑何妨多一些?  相似文献   

2.
“政治情结、江湖大哥、民间智慧、合理的商业想象力,以及我们有限的体制空间,塑造出牟其中这样一个形象”,老部下冯仑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5,(6)
《英才》:是什么东西让你觉得当时的海南有金可淘? 冯仑:这个东西就是被迫上了花轿, 最后到了才知道是做压寨夫人,谁知道呢? 很多故事都是这样的。《英才》:你是被迫去的海南? 冯仑:当然了,我没钱,所以要自己折腾,当时只有海南能注册皮包公司、“三无”公司,全国哪儿都注册不了,就跑那儿去了。《英才》:在海南你除了收获资本,还收获了什么? 冯仑:那多了,包括一颗破碎的心。那  相似文献   

4.
映彤 《企业文化》2006,(12):25-29
见到冯仑之前,以为万通董事长的办公室一定豪华、气派、现代,因为他总在为高端人群建造房子。可眼见为实,冯仑的办公室更像书斋:菱形木窗、旧式桌椅、竹木茶具、古祯书籍,与他鼻梁上的眼镜、休闲服相交映衬。与万通低调但不含糊的形象相比,冯仑的公众形象有点紊乱。在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里,冯仑一会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8,(7)
<正>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3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也因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民营企业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王石为什么成功?牟其中为什么失败?冯仑通过近距离观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一部分人,包括政界和学界人士有着浓厚的“满洲情结”和“台湾情结”是完全有史可稽的。明治维新之前就活跃于日本学术界的吉田阴松在他那著名的《幽囚录》中将这两种情结充分完整地宣泄出来,并且不容后继者再有任何发展和发挥的余地。吉田写道:“现在要加紧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13,(23):99-99
多年以来,冯仑主要不是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大家普遍认为,他是企业界的思想家。因此,万通盈利状况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冯仑又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冯仑 《企业研究》2008,(3):22-31
在中国企业家的丛林中,王石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冯仑认为王石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成功还没有到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王石的成功是许多老板无法企及的。可以说王石是对冯仑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企业家,也是冯仑非常推崇的企业家。在中信出版社刚刚推出的《野蛮生长》一书中,冯仑用浓墨重彩勾划出他眼里的王石,大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况味。本刊选登此文,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08,(4):86-86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3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也因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民营企业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王石为什么成功?牟其中为什么失败?  相似文献   

10.
就在众多中国房地产领军者迷茫目前行业的状况时,地产商冯仑宣布要造城……在中国地产界,万通地产的冯仑虽然称不上大鳄,但也算是第一梯队中的顶尖级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一手打造出中国最成功的零售银行的马蔚华,花甲之年欲以强化"危机意识"的方式推动招行"二次转型"。他能跑赢时间吗?晨雾刚散,维多利亚港的轮廓渐渐清晰。这时,电话响起,80多岁的老母亲打来了电话:"我没什么事儿,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闻听此言,马蔚华百感交集,一时语塞。  相似文献   

12.
海航迷雾     
房煜  王子 《中国企业家》2012,(3):36-51,10
"看不懂"的背后,深藏着海航强烈的不安定感;激进爬升19年的海航机队,为何一直没有进入平飞状态?多年蝶变却—再招致质疑,它能摆脱"德隆宿命"吗?  相似文献   

13.
双雄早衰     
什么力量,让新能源变老?两家迅猛崛起的明星公司,缘何以同样的速度坠入深渊?政府主导式的创新,能从这场代价昂贵的游戏中学到什么?  相似文献   

14.
A bstract Keynes severely criticized the "Benthamite tradition," the over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criterion" He found "the love of money" corrosive of community and esthetic values and an encouragement to reckless exploitation of places that should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Art and the State," he proposes the rebuilding of large sections of modern cities to rekindle popular feelings of beauty and community values
One of the factors behind this philosophy was G E Moore's Principia Ethica (1903) It criticizes Bentham for committing "the naturalistic fallacy" of confusing means with ends and idealizes two "goods" in themselves, the pleasure of human relations and the enjoyment of beauty in nature and art These ideals Keynes saw undermined by the Benthamite tradition
Such criticism is the "moral-political paradigm" on which The General Theory is erected Minute calculati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which classical economics is based, is rejected Behind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functions are soc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imal spirits," and the like Calculation prevails in the stock and bond markets ( liquidity preference )–to everybody's sorrow The proposed slow elimination of institutions that make liquidity preference possible, and of the rentier , follow logically Econometrics , viewed as the tool of the over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criterion, is also rejected. In many articles Keynes aimed at much more than revolutionizing political economy , he aimed at weaning England from Benthamite utilitarianism and raising the cultural values of the populace By 1938 he knew that he had failed.  相似文献   

15.
杨丽萍商事     
赵芃  萧三匝 《中国企业家》2012,(18):110-114,15
地里能长出舞蹈,也能长出黄金,这大概是杨丽萍最朴实的想法,也是深创投投资她的原因前一天深夜,杨丽萍在艺术家罗旭的土筑巢和云南省政府的人吃饭。这天午饭刚过,她已要从昆明飞到广州去准备《孔雀》的第二站巡演。这部舞剧是她多年的夙愿,她用这种方式传达着自己对生命、爱情、美丑的体验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2,(19):78-82,13
要拥有中国的百老汇,"汉化"西方经典音乐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注意节奏,高音区1 2 3,开始。"上海大剧院后台,刚刚还排着队劈腿跳跃的演员们随着口令开始了发卢练习,这让原本有点混乱的排练现场顿时安静得只剩单调而整齐的和声。演员们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从动到静的角色转换,正如他们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猫。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问我怎么不休息一下?医护力量这么紧张,我到一线,医治一个是一个,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赵智刚医生说接通电话时,赵智刚医生刚下夜班。那是2月8日早上,从7日下午5:30到8日早上8点,他工作了整整14.5个小时。这对一个刚刚痊愈3天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说,无疑是体力和精力上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18.
昝慧昉 《中国企业家》2012,(10):67-69,8,66
他相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面对新一轮商业冒险,他准备好了吗?一谈到商业、谈到自己,王文银就开始显露出一丝霸气:"正威集团要成为世界500强。"他接着说,"什么叫天才?对准别人看不见的目标射击,并且命中了,就是天才。"他又说,"我是开了中国(商业)模式无数的先河的。"  相似文献   

19.
冯志卿 《中国企业家》2012,(16):107-112,15
8年前,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感觉自己如履薄冰,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没有减弱,"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整个社会变为网状,过去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管理恐怕不行了"他告诉《中国企业家》。10年前,张瑞敏开始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大规模订制,2007年正式提出"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海尔的组织结构为之扁平化,7万多人的金字塔式管控结构变成网络状的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与此相应,海尔的管理方式也发生剧变,原来发号施令的上层转变为听从员工需求,提供资源支持,一个个小的自主经营体被赋予了用人权和分配权。  相似文献   

20.
冀勇庆 《中国企业家》2012,(20):79-81,15
为什么赚钱的电商最后没干过赔钱的,曾经最有冠军相的电商最后只落得了卖身的下场?"这是我最后一次代表红孩子讲话了。"9月27日,徐沛欣坐在办公室的大班椅上,双手枕着头,身子后仰,一脸的轻松。两天前,他将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卖给了电子商务的后起之秀苏宁。这个结果算不上太好,做了八年的公司才卖了6600万美元,还赶不上红孩子这些年的融资额;不过也算不上太环,在如今萧瑟的市道中,能被人看上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一切恍如隔世。五年前的2007年,红孩子的销售额就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