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紧密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总结了当前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阐明了未来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监测方法上,主要有图像识别法、高光谱监测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和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等。其中,图像识别法和高光谱监测法应用较多,但其数据来源获取困难,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缺少普适性强的自动解译算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由于雷达数据自身空间分辨率粗糙,在植被监测中往往配合其他数据源同时使用,因此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适用于较大空间尺度上的植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监测结果空间定位能力差,很难在小尺度区域上进行应用。在预警方法上,主要有生态机理模型预测和数学模型机理预测两种方法,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学模型预测机理性强、易推广,预警精度较好,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适宜于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应用,但存在部分关键植被生理遥感参数获取困难等问题。数学统计模型预测以理论统计为主,只是对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测,对物种或区域环境依赖程度高,普适性较差,遥感参数较少参与模拟过程,空间定位能力不足。总体上,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和预警已成为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趋势。在数据源集成上,传统可见光遥感和新型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多角度遥感等多源数据集成、融合应用更为多见,数据获取范围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诸多新型国产高分卫星发射升空后,使得监测时效性和成本进一步改善,实用化、规模化、业务化动态监测成为可能。在技术方法上,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影响,数据获取范围不断拓宽,空间定位能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和模型的应用,而是多模型、多平台(星-机-地)综合监测、预警模式成为趋势,外来植物入侵的遥感监测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植被生态遥感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2.
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网络。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励相关龙头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植保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物候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植物物候变化是植物对气候与环境变化最敏感且易观测的指示计,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及其响应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物候观测方法是野外观测为基础的目视观测法,遥感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物候监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正日益成为植被对气候响应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MODIS16天合成NDVI产品,提取了全国34种典型植被群落的NDVI动态变化曲线,分析了其进行植物物候监测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植被群落的NDVI年内变化特征明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植被群落的年内NDVI波动较大,第二种植被群落的年内NDVI波动不大,但月内变化较为剧烈,第三种植被群落的年内NDVI变化曲线与第一种类型类似,但幅度较小;2)典型植被群落的NDVI动态变化曲线符合其实际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4.
王妮 《现代食品》2023,(6):42-44
对食品中植物源成分进行生物学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性食品是居民膳食结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植物性食品出现掺假问题,损害了我国居民的应有权益。对已有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特定的植物种类保守基因,进行植物源性成分监测,是目前食品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全新的PCR技术,提供新的检测标准或结合恒温拓增技术,实现现场快筛以及基层实验室检测,为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方向。研究中主要对植物源成分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综述,为后续食品中植物成分的分子学检测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11,(8):41-41
6月14至15日,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对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做好重点区域植物疫情监管阻截,  相似文献   

6.
政策     
《江苏农村经济》2011,(7):14-14
农业部要求安全使用农药 6月15日,农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危朝安强调,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做好重点区域植物疫情监管阻截,加大农药安全使用指导力度,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部土壤的元素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说明了城乡结合部土壤中致污元素的4个主要来源,即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交通源,分析了元素污染的生态效应,揭示了污染危害的严重性,提出了严控工业三废排放、加强农业污染监测和治理、利用微生物提高土壤环境容量、开展植物修复技术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议"生态地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质背景对生态系统的控制、生态地质脆弱带的地质灾害、岩—土—水—植物生态系统、土壤地球化学与生态农业、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生态地质环境计算机模仿等方面进行地质环境效应与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关系的研究,从根本上重建生态环境,对保护大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深圳莲花山公园有代表性的10个植物景观作为评价样本,利用心理物理法中的SBE法对其进行评价,经过对获取数据的分析,表明植物色泽丰富性、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性、植物形成空间变化性、植物的造型艺术性、植物的韵律和节奏性是影响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国际农贸     
韩国胡椒粉出口美国据悉,美国农业部下属动物和植物健康监测机构调整了进口果蔬的规章。该机构宣布允许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从韩国进口胡椒粉。根据近期的相关分析显示,从韩国进口胡椒粉是很安全的。但是美国仍将在进口这类食品上,持谨慎态度,目的是防止引入诸如笋秀荷叶蛾  相似文献   

11.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该文阐明了农业标准化内容的基本内涵,找出了该地区发展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实施农业标准化在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销售业方面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浙江省种植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业走向全面市场化的轨道,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鲜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该文提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科技支撑水平、推进种植业产业化进程与注重农产品安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强制性产品认证市场准入是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审批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消费安全的基本措施。适时开展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市场准入意义重大。该文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的现状,探讨实施强制性公害农产品认证市场准入的基本模式和关键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创新发展模式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城市农业与城市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劳动力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集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郑州市人口众多,对城市农业的需求强烈,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农业发展,将其确定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方法]文章通过现场调研、访谈调研和文献调研等形式,分析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各种城市农业类型的发展现状,在补充市民食物供给、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丰富市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需求。[结果]计算了平面和立体上的城市农业发展空间,包括平面空间上的2.5万hm2耕地和58.35km2公共绿地,立体空间上的115万m2阳台农业发展空间、230万m2屋顶农业发展空间、2 300万m2墙体垂直农业发展空间。[结论]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郑州市应大力推进阳台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引导规范休闲农园、屋顶农业和庭院农业模式,适量引进垂直农业、社区农园、植物工厂和公共绿化农业模式的建议,为促进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旺生 《中国农史》2002,21(4):12-18
本文提出一个“效率空间”的概念 ,然后从农业起源方式、生活方式和继承制度等三个方面 ,论证中国传统农业不存在效率空间 ,是一种“效率”较高但是没有“效率空间”的农业类型 ,而西方古代农业是一种“效率”较低但是有“效率空间”的农业类型。文章还认为 ,黄宗智教授的“过密型增长”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晚期的表现形式。实际上 ,早在秦汉时期 ,中国单一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模式 ,无需太多的土地即可养活较多的人口 ,对劳动力有较高的需求 ,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过密型增长” ,只是因为存在异地移民 ,才使得这种“过密”表现得较隐蔽。近代以后 ,中国东南地区已经无可垦之地 ,才会出现典型的“过密型增长”。  相似文献   

16.
晚清末年湖北农业改良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凯希 《中国农史》2004,23(1):27-33
晚清末年是湖北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侧重发展生物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湖北农业改良方面的显著特点。在张之洞等人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随着西方农学思想逐步传播和商品性农业较快的发展,湖北农业无论在农作物的良种选育、推广,以及发展农业教育和传播农业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且在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同时也为近代湖北植棉业和棉纺织业确立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创造了条件。通过张之洞等人的多方努力,使处在人口不断增长和严重水患压力下的湖北农业,仍有缓慢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种植业区域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对山东省农业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主要指标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主要农作物优势指数测算,得出了山东种植业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发展优势类型,并提出了加快山东种植业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Today, less than 3% of the 250,000 plant varieties available to agriculture are in use. Sources of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re under threat and disappearing in many regions. Increasing industrialis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p-down agricultural resear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dependence on a relatively few plant varieti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new approache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are needed to conserve agricultural diversity, improve crops, and produce food of quality for all. Such an approach should enable small farmers on marginal lands to participate as equal partners alongside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fairly sharing their know-how, expertise and seeds. Three case studies illustrate how farmers and plant breeders are working together in a diversity of agro-ecological,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exts to put these new approaches into practice. New forms of collaboration are producing an increase in diversity and a number of promising improved varieties in terms of yields, agronomic traits and taste. These varieties are showing better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thout requiring extra external inputs. Long-term success requires that these efforts be backed up by supportive policies, by actions to ensure that policies are implemented, and where necessary by related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省沙江流域的热区土地资源现状出发,揭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及耕作,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劳动者素质低下,环境及土地保护意识薄弱,提出了区域热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即加强生态建设及环境治理工作;兼顾生态、经济效益、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加强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建设基本农田、搞好水利设施建设;用地养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20.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双目标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分别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以土地资源、农作物用水量、区域各类农作物需求量和农业生产直接投入为约束条件,基于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模型和生态效益模型,并对两个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以草地生态农业为生产模式的生态效益模型是凉州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